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猪的夏季饲养管理

猪的夏季饲养管理

时间:2022-12-15 02:25:52

相关推荐

猪的夏季饲养管理

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容易给养猪业造成诸多的不良影响。猪受热应激的临界温度为32℃-34℃,当猪舍内温度在连续达到或超过临界温度2-3天时,通常可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具体表现是:猪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精神不振,仔猪成活率及产仔率下降,公猪性欲减退,或公猪精液稀薄少精、无精及精子死亡等病症,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怀孕母猪容易发生流产、无名高烧症,妊娠母猪胚胎死亡率高,临产母猪在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可能造成死亡。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公母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科学措施,方能减少对养猪生产造成的损失。应对下列各方面进行检查:饲养操作程序、饮水系统、通风设备、降温设备、运输程序,还要针对季节性受胎率低下的情况调整配种、生产计划。

一、加强饲养管理,合理改善饲养操作

在炎热的夏季,转移猪只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设法让猪只保持安静,慢慢赶,尽量不使用电击棒。避免产生噪音,不要大喊大叫,转猪的时候动作不要过快。也不要同时驱赶一群猪(超过五头),这样同样容易造成猪只紧张、发热。此外,转猪、装车、拖拉的过程中还应避免停顿,尤其是非常热的天气里。应尽量把转猪活动安排在早、晚较凉爽的时间段。酷暑会加深转猪造成的应激。应激的表现如下:张口呼吸、尖叫、皮肤起疱、身体僵硬、肌肉震颤、心率加快 、体温升高。

加强猪舍卫生消毒工作,公母猪舍内的粪便及时清除出去,严禁猪粪便在猪舍内进行腐败发酵,这样会严重污染舍内空气,给呼吸系统疾病综合症、乳房炎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每天除了作好清除粪便工作外,还要注意地面及粪池冲洗工作,真正保持猪舍内环境卫生,母猪产仔猪舍尽量不要用过多的冷水冲圈,防止湿度过大,产床上的粪便痕迹要用带有消毒液的抹布擦净。另外还要注意消毒工作,尽量作到环境无菌无毒的程度,使一些细菌性及病毒性传染病的发生无可乘之机。

保证充足的饮水,高温环境下饮水量会增加,母猪尤其如此。增加饮水、增加排尿是猪降低体温的重要机制。环境温度从12~15℃升至30~35℃后,饮水量会增加50%以上。 哺乳母猪每天需消耗30~40升水,妊娠母猪每天需消耗12~20升水。一个最可靠的标准是,水料比应保证达到5:1。配种和妊娠阶段保证饮水的持续供应也是非常关键的。供水量最低应达到每分钟1升,最好是每分钟2升。如果水流太小,母猪喝水时很快就会烦躁,这样就会影响其对干料的食欲。水温和水质也很重要。高温环境中,冷水(10℃)的饮水量比温水(26℃)几乎要高一倍。每头仔猪每天需要3.8升水,每头育成猪每天需要19升水。如果用的是乳头式饮水器,应对水流量进行测量,以保证满足猪只所需的最低饮水量。对仔猪,水流应保证每分钟一杯到一杯半,对肥育猪应保证每分钟三到四杯。

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饲养过密在夏天对猪群的影响更大。在足够的饲养空间里,猪只的咬斗情况减少,生产性能可得到提高,夏季更明显。仔猪饲养密度应为0.16~0.23m2/头。肥育猪的饲养密度应随增重进行调整。随着猪只长大,饲养密度应逐渐降低。肥育猪刚转入的时候,饲养密度应为0.47m2/头,出栏时时,饲养密度应为0.74m2/头。

加强猪舍通风。一般来说,对于东西走向建设的猪舍,可充分利用前后窗户的气流,起到降低猪舍内温度的作用。窗户较小的,可在夏季到来之前,进行适当的改造,将窗户做大一些。有条件的可安装电风扇,在温度过高时,促进空气流通。要想降低热应激对母猪受胎率影响,应提供足够的通风量。对于哺乳母猪、妊娠母猪和空怀母猪,夏季应分别保证14.2、4.2和8.5 m3/分钟/头母猪的通风量。此外,进风口处流入猪舍的风速应控制在3~5米/秒,以避免直接吹到猪的身上形成贼风。不要轻视进风口的问题。不同季节应对进风口风速进行调节。

二、重视种猪群的管理,谨防发生繁殖障碍

季节性不孕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如果您的猪场以往都存在季节性受胎率低下的问题,就应该采取措施,调整配种计划,以便顺利完成产仔目标。可增加配种母猪的头数,根据您的猪场以往受胎下降情况,最多可增加40%的配种母猪。从五月到八月间,配种母猪头数可逐渐增加,九月再减少,之后回复正常配种头数。高温会降低采食量,这样母猪从上次分娩恢复的过程就会受阻,从而使得断奶到发情的间隔时间延长,并降低排卵率。同时还要注意,公猪和母猪一样需要关照。公猪在27℃环境下持续2周后,精子活力就会下降,且异常精子的数量显著增多。经过热应激之后,需要四周的时间公猪才能恢复过来。热天气下公猪还会表现出性欲下降、嗜睡等问题。如果气温超过了29℃,那么此后4至6周期间公猪的精液品质都会下降。高温时应对公猪的呼吸频率进行监控。正常的呼吸频率是每分钟25至35次。如果出现了热应激,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75至100次。如果呼吸频率达到了40至50次,应采取措施为公猪降温。

为了尽量降低热应激和季节性不孕的影响,最关键的要点是设法让母猪维持正常的采食量。热天维持种猪群的采食量是非常重要的。

1. 在温度最低的时间段喂料:应选在清晨或晚间温度最低的时间喂料,这样可改善母猪的食欲。夏季气候温度升高,消化道平滑肌蠕动减弱,食欲量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为了减少公母猪及其他猪只的采食量下降现象,可以把喂猪时间向前提和往后推,也就是说早上5-6点时喂一次,下午5-6点钟时再喂一次,中午不喂猪,保证猪舍通风与降温及饮水即可。为了减少猪只饲料适口性及体液损失,最好喂湿拌料,少添勤添,不要有剩料,因为一有剩料很容易变质发霉,特别有的大集约化猪场,饲养员不负责任,添料时添的很多,这顿不吃下顿吃,结果导致有些母猪食欲废绝,高烧不降,流产甚至怀孕母猪死亡等现象。

2. 增加喂料次数:多数情况下,饲喂次数从每天2次增至每天3次之后,采食量可增加10%至15%。而且增加饲喂次数之后,每次的饲喂量就不必太多。例如,如果每天两次喂料的情况下每次喂2.7公斤(每天总共5.4公斤),那么改为每天喂三次之后,每次可以只喂2公斤(每天总共6公斤)。 母猪采食之后体温会升高。理论上,由于需要消化的食物量不一样,母猪吃2公斤饲料后的体增热比吃2.7公斤的情况要小。因此,如果环境温度很高的话,体增热的这一点差异就会对母猪产生重要的作用。

3. 饲喂新鲜饲料: 与其它家畜相比,母猪其实是很挑食的(这和与大家的普遍认识正好相反)。热天里饲料更易腐败,尤其是当饲料里脂肪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在夏季炎热季节,应尽可能当天生产当天饲喂,大批加工出的饲料,堆放一块容易使饲料霉变,给怀孕母猪饲喂,一是不吃,既便是吃了也会造成胎儿死亡及发生流产现象,分娩母猪会使泌乳停止,造成母猪无乳症,仔猪也因母乳变质造成无法治疗的腹泻症,导致了大批仔猪死亡。公猪也因吃了霉变饲料发生拉稀、性欲降低、精子活力下降或死精,直接影响配种受胎率,有的屡配不孕或母猪不发情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4. 增加日粮中脂肪的水平: 由于采食量降低,许多母猪无法摄取足够的能量来满足代谢和泌乳的需要,出现负平衡。这可能是造成热天繁殖异常最主要的原因。如果让母猪在采食量降低的情况下仍能摄取足够的能量,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日粮的脂肪水平。补充脂肪(7%至10%的动物性或植物型脂肪)可提高日粮的代谢能。然而,采取这项措施之前,应考虑两个重要方面。首先,高脂肪的日粮比1%~2%脂肪的正常日粮更容易酸败。母猪不会吃酸败的饲料。因此,喂这种饲料时,更应少量多次,而且每次喂料时要闻一闻剩下的饲料是否已酸败。其次,由于母猪的采食量下降,所以其它必须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水平也必须相应增加。

5. 公猪在夏季配种时间也应提前与往后推,早上6-7点钟配种,下午5-6点配种,配种公猪应注意营养搭配,每天在早上喂食时应添加2-3个鸡蛋,以保证公猪的营养需要。

6.猪没有汗腺,因此它对高温高湿的环境非常敏感,必须密切注意温湿度情况。母猪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配备降温系统。降温方式包括滴水、喷雾降温以及风扇。喷雾降温最好采用水滴较小的雾化喷雾。如果往猪体直接喷雾,可以为猪的皮肤降温,而雾化喷雾的情况下,是对空气降温,而空气冷却之后必然能对皮肤起到降温作用。多数降温系统每小时喷4次,每次持续1~2分钟。喷嘴的喷雾量应能满足每小时每头猪0.8升的喷雾量。产房的低压滴水降温系统的滴水量应能达到每小时2~4升水。南方各州的猪场还多在进风口安装蒸发式降温滤垫,这种装置可降温5~10℃。另一种给哺乳母猪降温的措施是鼻吻降温。对于进风口建有气室的负压通风的产房,可用管道将空气从气室引至产箱底下靠近母猪鼻吻的地方。这样,当通风系统打开之后,气流就会持续地吹向母猪的面部。如果室外温度达到了32℃以上,那么降温系统的启动激活温度应该设为24~26℃之间,而不是27~29℃,因为降温过程有滞后,系统启动后的一段时间里温度还会继续上升。

在炎热季节里为减少胚胎死亡,可采取下列防范措施。胚胎死亡主要发生在配种后前2~3周当中。影响胚胎损失的因素包括妊娠阶段、疾病、母猪年龄、遗传、营养、外部环境、子宫内环境、应激等。

1. 避免发情后期授精: 避免发情后期授精最简单的办法是忽略授精母猪数的计划,完全根据静立反射的情况进行授精。另一个办法是,分别确定断奶母猪、青年母猪和返情母猪的平均情期长度,根据这些平均值对上一此授精过程的时间段进行缩减。例如,如果母猪正常的配种计划为上午-上午-上午,可改为上午-上午/下午。另外,授精之前可进行彻底的发情检查,以防人工授精时机不当,干扰子宫着床准备。

2. 尽量避免母猪应激,仅在断奶时混群一次: 输卵管中授精发生后,猪胚会迅速降入子宫。然而,着床要等到授精后第12天才会发生,第18天胚胎才会与子宫完全结合。在此期间,母猪很容易受应激因素影响,例如:转群和不适温度。如果母猪需要混群,则应在断奶当日实施,以尽量减轻应激影响。配种后任何不必要的应激都可能会导致胚胎脱离子宫而损失。

3. 尽量避免在妊娠期转移母猪: 配种结束当天以及第30天可以转移母猪,然而,配种后任何时间对母猪进行混群都会大大增加胚胎损失的风险。温度变化也容易造成胚胎损失率的上升。应采取措施避免不利的环境状况,避免妊娠前期出现不必要的应激。

4. 在配种前、配种当中以及配种后提供满足维持需要的日粮: 对于青年母猪来说,在胚胎数和胚胎存活率方面,配种前的营养看起来比配种后的营养更重要。这要求在配种前的一个情期当中多给青年母猪补充营养。对经产母猪也同样可以采取这种措施,但母猪断奶后多会自发地减少采食。然而,也有研究显示,配种后头30天里提高日粮水平对胚胎存活率有负面影响。这样的话,配种以后应给母猪和青年母猪维持水平或稍高于维持水平的日粮。对于解决热应激的问题,在日粮方面没什么特别的办法,只是尽量维持母猪每天的采食量(让母猪每顿能采食1.8~2.5公斤,视配方而定)。

三、夏季常见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一)猪链球菌病

1.链球菌病是由多种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包括猪败血性链球菌病和猪淋巴结脓肿。本病急性常发生于出血性败血症和脑炎;慢性以关节炎,心内膜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及组织化脓等为特征。

2.流行特点:链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各种年龄的猪只均可发病,但败血症型及脑膜脑炎型多见于仔猪,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中型大小的猪只。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伤口为重要的传播途径。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春秋多发,呈地方流行性。

3.临床症状:

(1)败血症型:最急性型一般无任何症状即死亡。稍微晚一点的可见体温升高41.5-42℃以上,精神萎缩,呼吸困难;便秘,粪干燥;结膜发绀,突然倒地,可见从鼻腔中流出淡红色末样液体。

(2)脑膜脑炎型:多见于哺乳仔猪和断奶后的小猪,除具有一般症状外,还可见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转圈,空嚼,磨牙等。病猪常倒卧于地,四肢做游泳动作。

(3)关节炎型:一般由前两型转来,或从发病起就呈关节炎症状,表现一肢或两肢肿胀,疼痛,有跛行,病程较长,约2-3周。

(4)化脓性淋巴结炎型:多见于颌下淋巴结炎。受害淋巴结触诊坚硬,发炎脓肿,有热有痛,可影响采食,咀嚼,重者甚至吞咽困难。

4.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和浆膜炎,血液凝固不良,胸腹下及四肢皮肤有出血点或出血斑。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肿大为正常的3倍左右,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肺脏肿大,出血。慢性伴有关节肿胀,表现为关节炎。

5.治疗方案

(1)青霉素80-180万国际单位,并配合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连用3天。

(2)红霉素25-125万国际单位,5%葡萄糖注射液50-100ml,稀释后静脉注射,1天1次,连用3天;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5-20ml,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天。

(3)氯霉素可按10-30mg/kg体重或庆大霉素可按1-2mg/kg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

(4)对于化脓性淋巴结炎,应待化脓成熟后切开脓肿,用0.1%阿凡诺清洗后涂擦红霉素软膏或撒上呋喃唑酮粉,并结合应用青霉素治疗,效果较好。

6.防治措施

(1)加强管理,注意平时的卫生消毒。

(2)给予全价饲料,防止饲喂霉败变质的饲料。

(3)发现病猪立即隔离并封锁,对于淘汰病猪圈应严格消毒。

(二) 猪的附红细胞体病

1.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多种动物共患的一种散发的热性,溶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全身皮肤发红,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因此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2.病原体:为立克次氏体目中的猪附红细胞体,常寄生于红细胞中。附红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一般浓度的消毒药可将其杀死,但耐低温。

3.流行特点:不同年龄和品质的猪均有易感性,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病死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也可垂直传播。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夏,秋季多发。

4.临床症状:体温升高至42℃,呈稽留热;病猪不愿走动,喜爬卧挤堆;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苍白,黄疸。全身皮肤发红,以耳部,鼻镜,腹部皮肤最为严重,有些猪耳部,腹下,腹股沟及四肢部位可见先发红后出现不规则的紫斑,指压不褪色。耳尖放血稀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5.病理变化:主要变化为贫血和黄疸。皮肤及黏膜苍白,血液稀薄,全身性黄疸。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胆囊肿大,内充满大量的明胶样胆汁。肾肿大,浑浊,贫血严重。肺肿大,淤血水肿。脾脏肿大变软。心肌苍白松软。

6.治疗方案

(1)黄色素注射液,每千克体重3 ml ,静脉注射。

(2)血虫净,每千克体重10 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3)盐酸土霉素,每千克体重5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

(4)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5g,分2次肌肉注射,可以连续应用。如果用来预防,可在每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600g,连续应用。

7.防治措施

(1)预防该病的重点工作是灭蚊,驱蚊和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

(2)阉割,断尾时应注意器械的消毒工作。

(3)注射时应注意更换针头,减少人为传播的机会。

(4)药物预防可用土霉素800g拌1吨饲料,效果较好。

(三) 猪的弓形虫病

1.弓形虫病是寄生于多种动物细胞内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性原虫病。

2.病原体:弓形虫在宿主体内因寄生的不同发育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各异。在其整个发育过程中分为5种类型,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包囊是在中间宿主(人,猪,狗猫等)体内形成的,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是在终末宿主(猫)体内形成的。

3.流行病学:弓形虫广泛流行主要取决于下面四个因素:易感动物多;感染来源广;卵囊,包囊和滋养体的抵抗力;易感途径多。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但以肉猪多发,本病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但以7、8、9月高温、闷热、潮湿的暑天多发,大多为散发。本病一般可通过下列感染途径感染:

(1)通过胎盘、子宫、产道、初乳感染。

(2)通过采食被弓形虫包囊、卵囊污染的饮料、饮水或捕食患弓形虫病的鼠雀等感染。

(3)专家报导可通过猪呼吸道和皮肤伤品感染。

4.致病作用:由于弓形虫侵入机体后,随淋巴,血液循环散布于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并在细胞中寄生和繁殖,致使脏器和组织细胞遭到破坏,同时由于毒素的作用,引起各脏器和组织水肿,出血灶,坏死灶及其他一些变化。

5.临床症状:体温上升到40.5℃~42℃,稽留7~10天。减食或废食,粪干带粘液(仔猪多见水样腹泻),有的便秘、下痢交替。呼吸困难浅而快,严重时呈犬坐式呼吸、流鼻液,有时咳嗽。有的猪发生呕吐。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末期在耳翼鼻端、下肢、股内侧及腹部出现紫红斑和小出血点,最后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体温下降而死亡,有的猪死时口流泡沫样液体。怀孕母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废食、昏睡数天后流产、产出死胎或弱仔。

6.病理变化:肝脏肿大,稍硬、有针尖大坏死灶和出血点。肺稍肿胀间质增宽,有针尖至粟粒大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液体。肾、脾有灰白色坏死灶和少量出血点,盲肠和结核有少量黄豆大至榛实大的凹陷的浅溃疡,胃底出血斑点,有片状或带状溃疡。全身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有粟粒大灰白色或黄色坏死灶和大小不一出血点。

7.治疗方案:因磺胺药对弓形虫病后期病猪体内弓形虫的包囊型虫体无效,故治疗应"用药早疗程足",可选用下列药物:

(1)磺胺六甲+二甲氧苄氨嘧啶,每公斤体重30-70mg,24小时一次,肌注3~5天,重症病猪慎选。

(2)磺胺六甲+三甲氧苄氨嘧啶,每公斤体重30-70mg,24小时一次,肌注3~5天。

(3)磺胺嘧啶(SD)每千克体重70mg,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或二甲氧苄氨嘧啶(DVD)每千克体重14mg,每天2次口服,连用3-5天。

(4)磺胺甲氧吡嗪(SMP2)每千克体重30mg,加甲氧苄氨嘧啶(TMP)每千克体重10mg,剂量为前者加后者,每天1次口服,连用3-5天。

8.防治措施

(1)禁止猫进入猪圈舍,防止猫粪便污染猪饲料和饮水。

(2)作好猪圈的防鼠灭鼠工作,禁止猪吃到鼠或其他的动物尸体;禁止用屠宰物或厨房垃圾,生肉汤水喂猪,以防猪吃到患病和带虫动物体内的滋养体和包囊而感染。

(3)流产胎儿及排泄物也含有滋养体,应严格消毒处理。

(4)猪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1%来苏儿、3%烧碱、20%石灰水等)。

(5)每天给猪喂大青叶100多克,连喂5-7天,有预防发病和缩短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