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爸爸是猪八戒” 小学生作文令人捧腹 老师:不失为佳作!

“爸爸是猪八戒” 小学生作文令人捧腹 老师:不失为佳作!

时间:2023-06-18 07:43:43

相关推荐

“爸爸是猪八戒” 小学生作文令人捧腹 老师:不失为佳作!

看了一篇小学生写的作文,笑得肚子疼:我的家,就是一部西游记,我是唐僧,一路受着保护,有时还不辨好坏,忠奸不分。妈妈是孙悟空,爷爷奶奶是沙僧;爸爸是猪八戒,没什么用,就知道吃……

哈哈,了不起的小学生:生动的比喻,神奇的想象,独特的视角。而且还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展开叙述,大写的服。老师都忍不住点赞:不失为一篇佳作!只是不知道爸爸看了会不会挨揍......

无独有偶,前几天还看了一篇小学生写的《杀猪诗》:磨刀霍霍要杀猪,吓得大气不敢出。嗷嗷叫着不想死,拼命挣脱头撞树。看完后我都笑得发出了猪叫声。

看到没,句式整齐,或用叠词,神态、动作、声音描写,岂是一个传神了得。而且还兼顾押韵,有模有样呢。为什么同样的小学生,人家这么出色呢?我想是因为这些孩子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很多家长反映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写作文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孩子还小,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限。有些看图写话尚且写不完美,何况是叙述一件事情呢?

万事开头难,作为家长我们要从低年级就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体现在书面上,就是写作。可是该怎么下手呢?很多家长一提辅导作文都头疼,看着比孩子还痛苦。

一、帮孩子写。有些家长不会辅导孩子写作文,于是就帮孩子写。家长口述一句,让孩子写一句。最后作文写完了,家长很累孩子却一无所获。

前几天我表姐谈起小时候辅导她儿子作文,说那时把她愁死了,隔三差五就得帮孩子写作文,孩子到现在也不怎么会写。我就纳闷了:你帮他写,他不动脑子怎么可能提高呢?

二、让孩子背作文。有些家长认为学习语文不就是死记硬背吗?于是一两天安排孩子背一篇作文。作文孩子是背过了,考试除了生搬硬套孩子还是没有抓住写作文的诀窍,归根结底还是不会。

再者说了,低年级作文短,能背过,等到了初中、高中,大几百次字的文章还让孩子去背吗?效果不好还给孩子无形中增加了负担。

1、以情境来导入孩子写作的兴趣。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为孩子写作的素材,例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或者带孩子出去游玩,或者日常的所见所感,都可以引导孩子写出来。

记得儿子小的时候一起吃西瓜,然后我就让他描绘西瓜的外形、颜色和味道。他口述完就让他写下来,不会的字用拼音。写完后马上大声表扬他,目的是培养他写作的兴趣。

在孩子开始写作的时候,一定想方设法鼓励孩子敢下笔去写,质量暂时不要做要求,文通字顺就可以。孩子能够完整地叙述事情的经过就可以,有遗漏的环节家长可以侧面提示。

2、把游戏和作文融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锻炼语言表达的游戏,然后让孩子在游戏的基础上来写。例如成语接龙,看动作猜成语,巧接歇后语等等,一般孩子玩得很快乐,自然也愿意写。

以前我教小学低年级孩子写作的时候,总是在写作之前做个与题目有关的游戏或者表演,让孩子们即兴练笔,孩子很喜欢。写出的作文语言比较生动有趣。

3、等孩子文通字顺之后再教给孩子给作文加上意义。小学很多孩子不太会写日记,其实日记就是作文的开始练习。我们看孩子的日记本往往都是写一两句话。

要么就是今天我帮妈妈浇花,要么就是妈妈带我去公园玩儿,我非常高兴。其实低年级的孩子还不了解作文的意义是什么,这就需要老师或者家长引导孩子在作文中点明中心,挖掘意义。

我们可以这样教孩子:通过这件事情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通过这件事情你想告诉小朋友什么?只要能够在文末有这样的点睛一笔,作文的主旨就得到了升华,作文的意义也就得到了凸显。

4、一定要引导孩子多看书。一个爱看书的孩子,TA的作文往往差不到哪儿去,如果一个不爱看书的孩子,往往动笔很难。

我们可以在孩子的卧室、洗手间、餐桌旁边经常摆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在孩子识字之前可以家长念给TA, 等到孩子认识拼音后就可以买带拼音的那种,指导孩子自己拼读。

当然孩子读完之后家长要和TA交流,要分享孩子阅读的快乐,引导孩子彻底的爱上阅读。小学生作文、童话故事、百科全书,都可以作为孩子阅读的首选。

写好作文最关键的是还要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这是创作的源泉。鼓励孩子把头脑中的图画用文字展现出来,哪怕最开始是幼稚可笑的。学习、游戏、绘画这些活动都会孩子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逻辑会把你从A带到B,想象力能带你去任何地方。——爱因斯坦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之美,发挥生动的想象,把它变成感人的文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