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每一个初学写作者 都应该读读《文心》这本书

每一个初学写作者 都应该读读《文心》这本书

时间:2021-02-03 13:37:27

相关推荐

每一个初学写作者 都应该读读《文心》这本书

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

顺治七年,一个书生进京赶考,他的手里拿着用夹书的木板捆着的书。日落西山,离城还有两里左右,他向路人问道:还能赶得上南门开吗?。路人看了看他说:慢慢地前行,还能在城门开着的时候赶到;走得快了,(在走到之前)城门就关闭了。他以为路人开玩笑,心里很生气,就快步赶路,走到一半时,跌了一跤,捆书的绳子断了,书也散落了一地,他着急都来不及,立即从地上爬起来,把书捆好继续前行,城门已经关上了。

有时候我们正如那个赶考的读书人,只在意进度而不在意质量。基础薄弱的我怀着对文字的满腔热爱,奢求从量变到质变,欲速则不达。

而真正的用心来琢磨写作这件事,是我有幸读到了《文心》这本书,读完之后,才知道,读书、写文不是兴之所至,是要用心的去打磨基础和琢磨技法的。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因为书中自有文法、技法、能够供读者学习,模仿,积累得足够多,灵感自然喷薄而出了。所以从别人的书中吸取经验,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个方法。

《文心》由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先生共同撰写。作品完成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文心》的选篇来自于当时创办的《中学生》杂志,由两位先生将杂志中的内容集结成册,进行出版。

《文心》以故事的题材将语文的知识串联起来,故事的情节自然有趣,语言通俗易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将生涩的语文知识领悟消化,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语文方法和技巧的蒙书。

《文心》一经问世便大获好评,出版虽八十余年仍对语文教学和学习有指导意义。通读一遍,如获至宝。当然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琢磨透了,你会在写作方面豁然开朗。

下面我将自己在这本书中学到的精髓解读给你听。

一、如何选择好书著

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好好选书读,要知道读了一本坏书,也就浪费了能读一本好书的时间。

《文心》在 第五章介绍了一些基础类的经典书籍,和获得概括性知识的方法。

工具类:《辞源》小说类:《三国演义》、《水浒传》、《镜花缘》、《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希腊神话》古诗类:《唐诗三百首》词类:《白香词谱》经书:《论语》、《孟子》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读书无非以下三个目的:获得知识、收集信息、消遣。作为初学写作者,我们的目的是获得文法和技法。

所以关于选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选书如交友。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生命成长史,交益友,益终生。经典书籍如外表朴素、举止儒雅、言语含蓄之人,看似平凡,深交之后却发觉如睿智的人生导师,令人景仰,越读越觉得深刻充实、意味无穷。

莫言在读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由最初的震撼、佩服到不服气,构建了属于自己的高密文学王国。贾平凹说:“读了马尔克斯的书,就永远记住了《百年孤独》这四个字。”余华则说:“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无可争议的大师。"

2.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有很多好处,同一主题的内容集中阅读能够融会贯通,等于在搭建自身知识体系中,充实了更多的知识;同一主题的书对比读有助于阅读理解,把知识转化成能力;同一主题的书有助于培养在阅读中的对比、归纳、联系的阅读和思维方式。

如果你想在阅读领域深入研究,就读《如果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用阅读改造大脑》、《沟通圣经;听说读写全方位沟通技巧》等阅读指导类书籍。

如果你想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就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大师的写作课》、《小说的骨架》等。

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衡量一个人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 方面:理解、记忆、速度。《文心》在第二十五章中提到:

读书要精细,才能写出读书笔记,反过来说,试写读书笔记,也就是使读书不苟且的一种方法。

作者借古人笔记举例:

知识点的归纳、文章语言风格的妙处,借鉴名家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诗词鉴赏、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或者学有疑虑的地方,都可以成为读书笔记的材料。读书笔记是自己的思考,是为了记述自己的读书心得与研究结果,以备将来考察与运用。读书笔记是议论文,文体以简洁朴实为宜,须有判断、理由和例证。

以伟大领袖毛主席读《二十四史》为例:从1952年起,毛主席开始系统地阅读《二十四史》,直到他逝世。在这漫长的24年里,他不仅通读了《二十四史》,而且还对其中的十五史的重点篇章进行了反复的阅读和大量的批注。毛主席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具体事例联系实际,从中得到很多读书的益处。这种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使我们受到启迪。

现在我们读书大多是为了学而致用,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葱鲔火锅式”摘抄法:摘抄与评论交替进行,加深记忆理解,从而引发新的思想火花也是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

三、如何写作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是生活中缺少不来的部分。

我们知道,阅读使人学问渊博,写作使人思考精确,我们要善于写作,不仅仅是因为考试,而是因为好的写作能力使人终身受益。

有的人会说,我也想提高写作水平,可是总觉得没什么可写,或者写了也只是干巴巴的几句话呢?

《文心》这本书提到了“触发”的妙处

什么是触发?

读书贵有新得。 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你读书时对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的书中某处有关系,是触发;觉得与自己的生活有交涉,得到一种印证,是触发;觉得可以作为将来某种理论说明的例子,是触发;对于目前你所经验着的事情,发见旁的意思,也是触发;

这些触发都是作文的好材料。

如何触发?

1.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和善于观察的眼睛。

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生活中总有许多有意思的人和事,只要懂得以小见大、致知格物,每个细微之处都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引出许多文章。生活处处皆素材。

19世纪末,俄国有一位不幸的少年肖洛姆 阿莱汉姆,继母虐待、毒打、痛骂他。她骂起人来咬牙切齿,而且每一字都能带出一句咒骂。后来,继母咒骂他时,他就偷偷观察,注意她的表情神态,并暗暗记录那些恶毒的词汇,后来竟记录成了一本很有特点的《后母的词汇》。当他成为作家,需要写人物咒骂时,就常常翻开这本自编的书。

所以说:万物静观皆自得,只要用心,到处都是妙文佳句。

2.触发要有新味

文章贵有新意,如果你重复别人的观点,读者就觉味同嚼蜡。

这就需要你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积极的思考,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时,"头脑风暴"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把看到文题产生的第一感觉剔除掉,找到一个新的角度和观点来思考,反弹琵琶,这样你的触发才能有创意、有亮点。

3.触发时运用“移情”

《文心》中以鲁迅的《秋夜》为例,提出景物是外部的经验,对于景物的感想是内部的经验。

鲁迅所写的是晚夜的秋,所以文中表现出萧瑟的寒意、凋落的枣树、枯萎了的花草、避冷救火的小虫,都是那时实在的景物。他对着这些景物,把自己的感想织进去,就成了那篇文章。

美学大师朱光潜说过:移情作用就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飞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

陶渊明在菊的傲霜残枝中看出孤臣的气节,林和靖在梅的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至于对景物的感想,是因人而异的。

在王安石笔下,家乡是吹绿了江南的徐徐春风;在李白诗中,故乡是天上那轮皎洁的明月;在孟郊的心里,故乡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如何动笔

1.重视语法、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如果作者的语言习惯不良,平时贯说一些支离的、累赘的话语,写起文字来也会有这样的病象。毛病主要有三种:用词、用语不恰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如果在写作中能够避免这些毛病,就能写出语法正确、文通句顺的文章。

2.为你的文章袭一身华美的袍子修辞

文章语言就是要运用修辞润色打磨,以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运用比喻,生动形象;运用拟人,鲜活亲切;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运用排比,强化有力;引经据典,凸现文化底蕴,厚重而又灵动。当然,修辞不可滥用,过分雕琢粉饰反而适得其反。

长短句错落。

如果你的文辞简明、句式有章法、长短句错落,富于变化,开放自如,韵律十足,自然令人赏心悦目。

色彩的运用

色彩是形成画面感的重要因素,我们在进行描写的时候,免不了运用色彩词来描绘画面,表达情感。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色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地探下身去,尚不大难。

这一句写父亲的背影,色调呈灰暗的基调。作者用“黑”和“深青”这两种极为朴素的色彩描写父亲的服饰,源于家庭祸不单行的遭遇,祖母离世、父亲失业,灰暗的色彩中流露出一种伤感而凝重的色彩。

如何修改

《文心》在第三章指出:写完文最好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改,改到无可再改时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很有把握的。

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美国作家海明威把《老人与海》的手稿反复读过近200遍才付印。

正如《文心》最后所说:无论是应用之作,还是兴到时所写的一篇东西,一首诗,总之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要忠于自己,绝不肯有半点的随便和不认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