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乌当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乌当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时间:2023-08-22 06:56:12

相关推荐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乌当区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半篇”文章,乌当区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学用结合,在精准破解搬迁后续疑难杂症上下功夫,全心全意为搬迁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引导广大搬迁群众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奋进新生活的强大动力,从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中发自内心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

抓好学习教育,把实干奋进的理念树起来党员干部和搬迁群众的党史学习教育两手抓,齐推进,努力做到学习教育全覆盖。党员学习不折不扣。充分运用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召开专题学习会议精准学、融入“三会一课”专题学、丰富活动载体灵活学、精读党史书籍重点学,将学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确保学深学透学到位。截至目前,全区82家党委(党组)共开展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64余次,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620余次。 群众教育有声有色。采取“送学上门”、“入户解说”等多形式抓好搬迁群众学习教育,确保党群学习不断档;运用党建带团建,针对异地扶贫搬迁点青少年开展“颂党恩·乌当情”——党史学习分享交流会及“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增强易地扶贫搬迁点青少年爱国主义思想,引领少先队员回顾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开展情景式教学,以“世界上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为主题,开展扶贫搬迁点儿童亲自参演的话剧表演活动,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居民们自觉接受党史学习教育。

深入调查研究,让解决问题的措施硬起来乌当区坚持把“查明情访民意”专题调研贯穿于做好搬迁群众“后半篇”文章全过程,搞清楚问题是什么、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真正梳理出一批搬迁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清单。联系实际精选课题。乌当区东风镇党委紧紧围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结合工作实际,确定调研主题,深入到搬迁群众家中、生产一线开展调研,重点查找“思想解放有差距”“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格落实台账管理,及时研究制定具体措施,落实解决问题。以上率下全面走访。利用开展专题调研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实际制定实施度民生实事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同时,以扶贫搬迁点云锦尚城社区为重点,通过不定期开展“敲门行动”,全方位了解搬迁群众所思所想所需,着力解决好同搬迁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问题。 大力开展互动座谈。定期召开扶贫搬迁点院坝会、楼栋座谈会等,邀请党员干部群众、各相关部门等参与座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切实为群众提供更贴心,更精准的服务。

推进实事解决,把为民服务的诚意拿出来紧扣后续帮扶中痛点、堵点,不断完善“五大体系”建设,深化“五化工作法”,健全结对帮扶体系、优化管理服务体系、落实支撑保障体系,把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续帮扶工作作为检验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主战场。完善机制助帮扶。构建“区下派副科级领导+社区两委+党员先锋+楼栋长+搬迁户”的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党委帮支部、支部帮楼栋、干部帮群众”的帮联机制,联合各相关部门、群团社会组织等同向发力,着力构建思想教育联抓、培训就业联推、文体活动联办、关爱帮扶联做、社会问题联破的良好局面,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会治理实现新突破。主动作为听民声。通过开展“敲门行动”、“开门纳谏”座谈会、设立群众接待窗口、落实台账式管理、利用微信平台,推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群众)接单”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听取群众心声,架起干群“连心桥”,多方式、全方位了解搬迁群众合理诉求,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实现群众办事不出门、有事随时办。 多措并举强服务。贴心辅导解民忧。乌当区总工会通过在搬迁点设立爱心托管班、思维培训班、课业辅导班等教育扶贫的方式,搭建“连心桥”,发挥工会职能,以“新市民·追梦桥”工程为载体,为搬迁安置点群众解决后顾之忧,不断提升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

爱心义诊保健康。乌当区卫生健康局党委牵头,与乌当区人民医院党委、贵州福万康康复医院党支部、乌当卫生院党支部开展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健康乌当我们在行动”义诊活动,帮助异地搬迁点群众看病就医,巩固健康扶贫成果,以实际行动带动搬迁群众知恩感恩。创业就业解难题。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搬迁群众群体,多方面整合资源,免费提供创业技能培训,积极提供政策指导,提升群众创业能力,拓宽创业思路。同时,积极探索“车库变车间、门面变旺铺、农民变工人”模式,打出推荐就业、自主择业、扶贫车间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劳务输出就业等“组合拳”,主动服务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全面架起“致富桥”,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发展问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菊

编辑 罗昌

编审 王太师 田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