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吴岩:科幻小说创作之基本功的修炼

吴岩:科幻小说创作之基本功的修炼

时间:2019-02-17 15:34:43

相关推荐

吴岩:科幻小说创作之基本功的修炼

11月1日,“以好奇为指引,探科幻之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幻大会“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承办,清大紫育等共同协办,邀请到了包括中国科学院林群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周忠和院士,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堂江以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吴岩在内的众多业内专家学者、知名作家齐聚一堂,围绕”中国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这一话题,与广大公众积极交流、畅谈分享。

以下是科幻作家、南方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吴岩老师的主题发言全文。

非常感谢主持人,先前听戴博士演讲、林群博士的演讲,看到这么多小同学的得奖和朗诵特别有感受,无论是她们的情感、声音还是表现,所有的东西都是特别打动我的心,非常感谢各位。

今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来讲一讲科幻创作里面的基本功。我在南方科技大学教科幻创作课多年,这个课程是由我和刘洋老师来上,刘洋老师是凝聚态物理学博士,他还有科学基金的课题在做,很多同学的课题的内容很有意思,怎么能够用好的科幻建构出一个新的世界,所世界建构是我们科幻文学里面特别重要的一种构架,是感动人的一种核心内容。听了刘洋的课以后,大家感觉思想就开拓了,可尝试的方向在脑子里展开了自己的光亮。我也同时在科幻创作名下讲课,我不是做物理学,我的课更多在别的方向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我从1978年写作一直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除了自己写作、跟很多人交往,所有的跟我谈到要写一个东西,这个东西非常好,我马上分成两类,第一类,就是这些人永远是在说这个故事,过一年、两年、三年再见到他,这个故事仍然停留在他的嘴上,他仍然停留在某一天要去干这件事上,我要把这类人切掉,这些人不是我要主动去帮助的对象。第二类,他是踏踏实实在写,不是说会写很多东西,创作力非常旺盛,但看了两页之后发现,别人写过,多少年前就看过,是吗?我不知道,我没有看他们的作品,我脑子里的东西是最强的,我不看他们的作品,这一批人基本上也要被切掉,为什么?因为他不关注阅读,他不关注周围发生的事情,他不关注科幻文学到今天已经发展了200多年的时间里面,我们已经建立太多太多不同的故事,太多太多新的创造,所以这些人也把它划走了。

再剩下的这些人既懂得要踏踏实实写作,又懂得要去从周围吸取营养,同时要注意不断改进,这些人就是我觉得最应该关注的对象,这些对象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我们中国的科普科幻作家有一个特别好的传统,这个传统就是老一代人喜欢和特别乐于帮助新一代人,我见过的例子高士其,他是我们老一辈,从美国回来的中国版诺贝尔霍金,高士其是中国科协的推动者,他当时特别关注一批年轻的专家,比如叶永烈先生就是在高士其帮助下成长的,我自己也受叶永烈老师的帮助,我就是追星族,找到叶老师,把自己的作品拿给他看。比如我写科学小品给他看,“少年朋友,你们知道眼睛的故事吗?”我想写生理人造眼睛的故事,叶老师看了说,少年朋友去掉,有什么话直接说,我当时还有一点不太高兴,我为什么要去掉,人家都这么写,我为什么不这么写。叶老师说,科普科幻的文章就是要去掉,在同一个水平上把这个知识传递出去。

第二个故事,我开始写科幻小说,叶老师看完说,你写了一个核电的故事,但是你把核电当成了一个反面,为什么不能当,因为我们写的作品写出来以后是有社会影响力,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一个作家不单要考虑写自己的故事,还要考虑这个作品背后的社会影响。几乎每一篇作品开始的时候,叶老师都会从语言怎么做、结构怎么做、内容怎么做帮我指导。在这个帮助下我发表了科学小品,科幻小说,参加了中国科协的文艺年会。

我那时候还是一个中学生,两年以后,1980年,一年以后,1981年,我参加高考,彻底失败,在这之前,在国家的各大报纸上,在新华社的新闻里都会写,这是一个小作家,这是一个新星,所以一家子感觉的落差非常大,当时我想我怎么办呢?我又找到叶老师说,我不想念了,我不考大学了,我要自学成才,有很多作家不都是自学成才的吗,有太多作家没有上过大学,我也可以。叶老师说,你如果写小说可以自学成才,但是在科普和科幻上面作出你的努力,绝对要上大学,你什么都不要说,你绝对要上大学。随后的一年,我就放下所有的创作,认认真真的准备高考,第二年我考上北师大。在考试之前,叶老师还说到底考什么专业呢?你想考什么专业?当时我说,在我们那个年代最好的专业就是物理,大家都要学物理,为什么刘慈欣写三体,三体就是那一代人的梦想,那一代人当物理学家没有当成,靠他的小说来完成他的物理学的梦想,这是我的观点。叶老师说,你要找一个文理兼修的学科,这样的话既了解科学技术的进展又了解文学作品,于是我选了心理学。事实证明我们老一代的作家对我们的帮助真的是特别的有用,所以我们今天生活在这个环境里面,我们有这么多科普科幻的老作家、中青年作家,我们一直保持着这个传统,我们希望这个传统一直保持下去,我们要用把创作当成生命的一部分的想法来完成我们的事业,所以我最后一句话说的,写作真正的素养不一定在这一篇文章本身,而是在你的一生。

我说完了,谢谢大家。

(该稿件为吴岩老师 在中国科幻大会青少年科普科幻教育专题论坛上的讲话内容)

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清大紫育(北京)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旨在引导高中生追求和探索科学的奥秘,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搭建展现新时代高中生的科学素养、想象力、创造力与写作能力的平台。

大赛已成功举办六届,累积参赛学生达数十万人,优秀获奖学员数以千计。活动影响范围广,参与面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众多中学认可,千余所中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赛事活动;学生获益良多,培育了一批青少年科普科幻创作人才,对于传播科学精神与知识,繁荣祖国的科普科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与科学普及出版社深度合作,出版科普科幻优秀作品集《等你,在未来》,收录历届大赛全国一等奖优秀作品。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