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论语为政——《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时间:2021-06-02 22:54:52

相关推荐

论语为政——《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思无邪”

此文较长,望耐心观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靡靡。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谈到今天这个话题,《诗经》的语句不断涌现,琅琅上口,意境优美,给我带入了那个唯美,广阔的诗境当中。

《诗经》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它跨越了五百年的历史时空,是一部社会史诗,让我们从这里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悲欢离合,林林总总。

《诗经》之前我们就有诗歌,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击壤歌》;像“飞土,逐肉”的狩猎,生活的诗歌;像鲁迅先生提出的劳动中产生的杭育杭育派…正如马克思所说,美是从劳动中产生的。我们从很早就有对节奏的感触,对语言声音的把握,对生活表现的愿望…诗是伴随生活产生的!但是像诗经这样,有这样长的跨度,这样高的审美,这样多的内容,这样深的感触的,这是第一部!《诗经》是如此之珍贵!跨越千年,我们依然情感共通!

孔子评价《诗经》,一句话概括叫“思无邪”!这个评价的影响力不亚于诗经中的名句。解诗读诗悟诗的多如牛毛,但如此提纲挈领,一语中的者唯此也。

何晏《论语注》:“蔽,犹当也。”而郑玄《论语注》:“蔽,塞也”。刘宝楠《论语正义》说:“塞、当,义同。”也就是说,“蔽”的解释应为“挡在前面”的意思,通俗来说就是“简而概括”。

简而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无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有很多不同。

这句话出自《诗经鲁颂駉》: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骓有駓,有骍有骐,以车伾伾。思无期,思马斯才!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溥言駉者!有驒有骆,有骝有雒,以车绎绎。思无敦,思马斯作!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薄言駉者!有骃有騢,有驔有鱼,以车祛祛。思无邪,思马斯徂!

此诗四章都是在说田野里有很多强壮的马,接着列举它们的不同毛色,渲染马之数量繁多,然后进行赞美。

“思”我们一般认为是语助词。与无邪对应的无疆、无期是繁多的意思。无敦,《后汉书.张衡传》:「睢盘逸之无敦兮。」李注:「敦,古度字也。」无敦,就是无度,也是多的意思。于省吾先生《诗经新证》中认为,邪应读为「圄」,「圄」通「圉」,从「牙」从「吾」古字通,圉则(边)垂也,无邪即无圉,所谓无边无际,也是说的马群数量之多。所以「思无邪」的本意,是言马群数量极多。

周代有「物一无文」的审美意识,这里马颜色各异,马与车搭配和谐,体现了一种中和之美。

《毛诗序》:“《駉》,颂僖公也。僖公能遵伯禽之法,俭以足用,宽以爱民,务农重谷,牧于坰野,鲁人尊之,于是季孙行父请命于周,而史克作是颂。”郑玄解释为描写鲁僖公“思遵伯禽之法,专心无复邪也。”(《毛诗》笺)“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诗谱序》)

鲁僖公在位33年,极为艰苦、动荡,华夏和蛮夷斗争激烈。也就是说,这篇是颂赞僖公按照伯禽的主张,勤俭节用、宽和爱民,重稼重穑,放牧郊野,为政以德,故命令周史为其作颂。以赞颂其政治功绩,匡正救恶。

可见这篇诗歌里边“思无邪”的意思是形容马众多,一片和谐之态,中和之美,表现僖公为政以德,行三王之道。正所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在这里应该是借用了这里体现的思想内容,但是并不是思无邪在这里的字面意思。

那么,“思无邪”,孔子用在这里,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可以概括诗经的内容呢?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有两种。

一种是说“思想纯正”。杨伯峻先生,就持思虑纯正之意。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引《说文解字》说「思,容也。言心有所念,能容之也」。“思”为思想,“无邪”就是纯正。

钱穆说“或曰《詩》有美、刺、正、變,所以勸善而懲惡。則作者三百篇之思,皆歸無邪,又能使天下後世之凡有思者同歸無邪。”

朱熹说“凡诗之言,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其用归于使人得其情性之正而已。然其言微婉,且或各因一事而发,求其直指全体,则未有若此之明且尽者。故夫子言诗三百篇,而惟此一言足以尽盖其义,其示人之意亦深切矣。”

所以,这里意思是说“思无邪”是希望人们放下邪念,思想纯正。这是提倡一种教化功能。与《毛诗序》对诗经的解读是一致的大家可以感受。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还有一种认为,“思无邪”是思想不歪曲,真情流露的意思。

程树德的《论语集释》说思字语气助词。郑康成考据《诗经·国风》「邶国北风」篇里面有一句叫「其虚其邪」。无邪就是无虚,那无虚就是真。全是真情流露。

钱穆:又一說,無邪,直義。三百篇之作者,無論其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其言皆出於至情流溢,直寫衷曲,毫無偽託虛假,此即所謂“《詩》言志”,乃三百篇所同。故孔子舉此一言以包蓋其大義。詩人性情,千古如照,故學於《詩》而可以興、觀、羣、怨。此說似較前說為得。钱穆认为“思无邪”本来是咏马的,马不所谓邪正,用来表达诗言志的真实情感,有着兴观群怨的现实批判作用。

其实我想这两种意思是可以统一的。一方面,从诗经的产生我们知道,是采诗官收集到的各地的风土民情的反映,是为了政治功用的目的。所以诗经是现实的反映,是人们的真是生活思想的反映。从这一点看它是“直”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诗经虽分为风雅颂,但其实都可以认为是风的泛化,都是反映风土民情,“风”是大风,老百姓就是草,我们常说“风靡”,“靡”就是草被风吹倒下的意思。所以“风”的引申义就是说“教化”,风吹草就好像是君王的思想散播到了各处,就是王道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诗经是让人们思想纯正,归于无邪的。

“这里孔子一句话概括,简单而又不简单。

本章孔子論詩,猶其論學論政,主要歸於己心之德。孔門論學,主要在人心,歸本於人之性情。學者當深參。”思想纯正,宣传教化,其实就是我们上节说的为政以德。最终都归于人心之仁德,归于性情。

另外,这里还提出了一种撮其要的提纲挈领的方法。范氏曰:“学者必务知要,知要则能守约,守约则足以尽博矣。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毋不敬’。”

《礼记》第一篇「曲礼曰,毋不敬」。其实我们读书,领会要旨是很重要的方法,能够以简御繁,更能以此学深识博。礼记用此法来概括,就是一个敬字,所有的礼都不只是形式,而是一种内外统一的真情流露,仁德性情的表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