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解读谷雨赏牡丹习俗 共同赏析唐代诗人牡丹诗词

解读谷雨赏牡丹习俗 共同赏析唐代诗人牡丹诗词

时间:2021-05-16 17:12:24

相关推荐

解读谷雨赏牡丹习俗 共同赏析唐代诗人牡丹诗词

七律 谷雨赏花》谷雨来时已暮春,鼠姑花放正宜人。满园络绎晴方好,尽处喧妍梦也真。点染姚黄情脉脉,吟哦魏紫意循循。曹州自古多骚客,尽付情怀九曲滨。

《漫谈品析诗词文化》第10回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降雨量增多,农耕作物茁壮成长,每到谷雨时正值牡丹花盛开,因此牡丹花又被人们称为“谷雨花”,并衍生出“谷雨赏牡丹”的习俗。牡丹是古代文人墨客所偏爱,留下了大量诗词,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谷雨赏牡丹”的习俗和赏析唐代诗人对牡丹花的诗词描绘。

先来看看“谷雨赏牡丹”的习俗

牡丹花的故乡在河南洛阳,每到谷雨时正值牡丹花盛开,并衍生出“谷雨赏牡丹”的习俗。赏牡丹之风,始自大唐,而盛极于宋。唐时,长安赏牡丹的活动最为隆盛,宫廷、民间皆趋之若鹜。

古人宴赏牡丹,有花会、万花会、牡丹会等美称。谷雨时节,偕同家人,或者约集亲友,进行共赏牡丹的活动,有益身心,增进情谊,也是人生乐事。山东、河南、四川等地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的习俗,人们徜徉在花海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和生活的美好。牡丹素有“国色天香”和“花中之王”的美誉,下面我们来赏析唐代诗人对牡丹的诗词描绘。

第一首《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赏牡丹》诗文赏析

作者: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曾任监察御史,是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暗示了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这首诗本来是《赏牡丹》,虽然只有短短四句诗,却写了三种名花,先评价庭前芍药和池上芙蕖。诗人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芍药的种植历史悠久,也曾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却“妖冶无格”;芙蕖,即荷花,大概由于它亭亭玉立于池塘水面之上,清高洁净,但却冷艳寡情。至此为后两句推出作者心中的最爱,可谓做足了铺垫,唯有期待着作者心中的“花王”隆重登场了。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里诗人把牡丹花比作国中最美的女子。“唯有”是一种不二的选择,增强了评赏的分量,照应了上面两句,是经过了认真比较,确认了“非此莫属”的地位的意思。再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赏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正是由于它具有令人倾慕的“国色”。诗人用拟人化和烘托的手法,巧妙生动地把自然美变成了艺术美,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第二首《红牡丹》【唐】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红牡丹》诗文赏析

作者: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这首诗约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前,社会动荡。适逢春日,牡丹盛开,满肚子苦水的诗人便借之吐露愁绪。

这首诗是一篇咏物诗,前两句写牡丹娇艳可爱的丰姿和闲雅安静的气度,诗人以人写花,说碧绿鲜艳的牡丹叶,簇簇拥立,多像一个身着绿妆娴静文雅的少女;那色彩时浅时深错落有致的红色欲滴的花片,又像少女的衣裙。把美人和牡丹融为一体,写的是牡丹的外部形象。

后两句写花欲凋谢时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含蓄蕴藉,余味悠长。在美好的春天里,牡丹花娇嫩妩媚,姿容娟秀,清香万里,占尽了春情。然而,春天不能永驻,谁也无法挽留,这正是牡丹的愁心所在。因此,人们只知道欣赏春色,欣赏牡丹花的鲜艳,而不知道它的一片愁心。

总结及感悟

谷雨正值赏牡丹的时节,唐代两位诗人都是借用牡丹来抒发心中的苦水,刘禹锡用写芍药芙蕖,却独重牡丹表现自己的近况,隐含对官僚的不满,心中依旧有着名动京城的理想,而王维拟用花欲凋谢时的愁怨,暗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愁名动京城的理想。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大家都有什么其他不同看法和见解,或者谷雨赏牡丹的其他诗句,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如果您喜欢,请点赞关注!如果您觉得有用,请转发收藏!下回为大家分享宋代诗人对牡丹描绘的诗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