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编辑手记:怎样真正读懂黄河|写在《黄河与中华文明》出版一周年之际

编辑手记:怎样真正读懂黄河|写在《黄河与中华文明》出版一周年之际

时间:2024-02-08 15:46:19

相关推荐

编辑手记:怎样真正读懂黄河|写在《黄河与中华文明》出版一周年之际

转眼间,《黄河与中华文明》出版一年了。9月3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跟着黄河入大海”纪录片收官,邀请本书作者葛剑雄教授到直播间作为嘉宾,当时第一本快样书刚从印厂寄到,我抓着书奔赴机场,赶在葛老师上飞机前送到他手中,随后的央视访谈,许多问题就围绕这本书展开。

当时的紧张与喜悦似乎还在目前,而短短一年后,《黄河与中华文明》已经3次印刷,销售逾2万册,并获得度文津图书奖社科类推荐图书、中国出版集团度好书、中华书局年度出版物、《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度影响力图书、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人文社科十大好书等多种荣誉和奖项。这本书何以能够获得市场和学界各方面的欢迎与肯定?我想,或许以下三点是最重要的。

一、黄河与中华民族的永恒主题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奔腾千万年,是中华文明得天独厚的摇篮,她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自然伟力,仿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图腾。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的保证和象征。尽管时至今日,“中国”早已不仅仅是黄河流域的代名词,但无论是否生长在黄河边,相信每一位中华儿女都知道黄河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不可取代的地位。

然而,在这个宏观的概念之下,许多具体问题,大家或许并不那么清楚。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她和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孕育出辉煌的文明?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究竟从哪里来,源头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黄河是黄的,她能够变清吗?她的独特面貌是如何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治理呢?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对黄河做过怎样的探索,如何面对她带来的丰收与灾难?黄河儿女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新中国对黄河做了哪些工作,我们又该如何展望未来?

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有待从考古发掘中探索,从历史文献中寻觅,从真实的地理环境考察,逐一梳理辨析,最后以作者多年的研究加以融汇贯通,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一本书中。尽管我们说黄河如此重要,但真正做到以上这几点的图书却绝无仅有,《黄河与中华文明》应该是相对最全面的第一本。

二、权威专家数十年心血汇聚

《黄河与中华文明》的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央文史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前任所长,在历史地理领域卓有声誉的葛剑雄教授。

葛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一届文科博士研究生,他的导师谭其骧先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早在1960年便撰写过《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可谓所有研究黄河相关领域学者不可不读的重要论文。葛剑雄教授继承老师的学术传统,长期关注黄河乃至河流文化,多年心血汇聚,成就了这本《黄河与中华文明》。

葛老师在这本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有两个特点:宏大的格局,以及历史学家的客观冷静。

先说格局。这本书虽然只有20万字,但其中涵括的的是一个宏大的世界,是115万年前诞生的黄河的历史,是5687千米的中国第二大河,是80余万平方千米的广阔流域,以及在河边繁衍生息千万年的中华民族。而且,还不止于此。书中《引言》部分开门见山地阐述了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从理论角度为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论证。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并不仅仅是黄河,而是将地球上各大主要河流与文明均作了联系与比较:世界流量最大的河流亚马逊河并没有孕育出相应体量的文明;孕育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印度文明的恒河都不在世界十大长河之内,“更不用说罗马文明发源地的台伯河,希腊半岛和西西里岛上那些更小的河”。事实上,世界十大长河中,“与古代世界最发达的几种文明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尼罗河、长江、黄河”。由此可见,河流的长短、水量的多少并不必然决定是否能诞生伟大的文明,那么,更重要的是哪些因素,何以中华文明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完整拥有两条大河的文明呢?葛老师接着从气候、地形、人类与河流的互动等多个方面逐步阐述,归纳出几大要点,形成理论构架,最后再以此理论反观黄河,提出具体建议。这不仅需要对黄河乃至中国其他河流的研究,更需要对全世界河流与文明的充分了解,以及高屋建瓴的科学眼光。葛老师跟随谭其骧先生治学,又担任谭先生助手十余年,受到第一流的学术训练,养成了科学家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他还曾长期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对国家大事始终关切并多有建言;再加上他足迹遍及全球,甚至到达世界“四极”——西藏阿里、南极长城站、北极、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其见闻之广阔绝非常人所能及。多方面因素相加,方能酝成如此宏大而精准的概括。

其次是历史学家的客观与冷静,自信而不盲目,坚持“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比如第一章《大河上下》,从源头至入海口,逐段梳理黄河的地理面貌,其中讲到陕西段时,提及毛乌素沙地。加工书稿时我与葛老师商量,说根据近来报道,毛乌素沙地93.24%已治理,可能成为第一个彻底消失的沙漠,这是近期关注度较高的消息,倘能补入相关叙述,既能显示书稿的时效性,又能增加读者好感。但葛老师斟酌之后,表示不能说“即将彻底消失”这样的话,因为其中有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仅在于人力付出和主观愿望,也要看气候是否帮忙。网络新闻可以这样说,但成书必须有严谨的数据与科学论证,不可随意下断语。最后,写进书中的是这样一句:“近年来经过持续有效的治理,毛乌素沙地面积缩小,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9月8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拍摄的治理后的毛乌素沙地(无人机照片)。摄影/新华社记者 连振

还有一个例子,第二章《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中讨论到陶寺遗址和二里头遗址,书出版后有一次采访,记者就提出“是否可以认为是尧的遗址”的问题。显然,记者是很希望葛老师给出肯定答复的,这将多么有话题性啊!但葛老师坚持摇头,强调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只能说“很有可能”,但还缺乏直接证据,不能下定论。这样的态度,显然是历史学家应有的冷静;也只有在这种严谨客观的态度下作出的考察,才真正有可信度与说服力。

但对于确实经过科学论证和思考的问题,葛老师又是敢于发声,敢于下结论的。比如说到近年来有人提出黄河在中国早期文明没有那么重要,甚至对中国弊大于利等,对此,葛老师坚定地表示:“如果我们尊重历史事实,不抱任何偏见的话,就可以十分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包括考古发掘的成果,上述看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并随后对种种质疑做出了回答。

在书之外,和葛老师交往的过程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即他对时间极强的把控力、超高的效率与节奏。和葛老师约见面,是一件很容易又很艰难的事。说容易,因为他从不会“搭架子”故意晾着你,总会非常坦率地告知:“我明天要去北京,后天飞四川,从四川入藏,周游西藏十天,下个月才回上海,所以我们最快也只能下月初再见了。”说难,也就在这里,他实在太忙了!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年过七旬的学者的日程,然而他几乎天天如此,大约只有初爆发的新冠疫情才迫得他停下脚步。也正是在那几个月,我终于能抓住葛老师,催着他一鼓作气把《黄河与中华文明》写完了。

书出后,有两位专家给出了恳切的评价,谨录于此。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说:“此书在广义的“河流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的偌大主题之下,站立在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历史高度上,发挥历史学家严谨持重、冷静清醒的风格,就黄河流域的自然特点(包括两岸支流及其湖泊的演变)、文化内涵、民族和人口迁移融合的过程、自古探讨河源的足迹、历朝历代治河的不平凡历程,以及黄河演变史提出的多个历史之问,做出了内容全面而见解独到的阐发。”中国人民大学王子今教授在此基础上,还敏锐地指出:书中“探寻河源”一节讨论了中土文化与“中原王朝的疆域之外”地方的文化交往。联系汉武帝时代“汉使穷河源”故事,相关论说也可以对有关丝绸之路史的思考有所启示。

三、精心设计的内容结构

毋庸置疑,《黄河与中华文明》是葛剑雄教授对黄河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数十年来的观察、思考与文献积累是书稿的基础,但如何安排各个章节段落,如何穿插图文,使成书既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和巨大的信息量,又具备较强的可读性,让非专业读者也能够兴致勃勃地读下来,从中获益,而非望而生畏?作为责任编辑,我和葛老师反复沟通,三易其稿,最后才确定为现在的呈现形式:

1.插入数十幅精美图片,尤其在第一章从源头至入海口逐段梳理黄河地理面貌时,通过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使读者对黄河的壮美获得更真切的体会。在这里,也要感谢著名摄影家郑云峰先生和青岛出版社,慨允授予版权,让我们能够使用这些精彩的摄影作品,为全书增光添彩。感谢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鲍俊林,绘制了多幅地理示意图,使读者能更直观地了解黄河流域面貌。当然,书中还有葛老师自己摄制的照片,以及编辑过程中我们找的文物及古籍图像。

2.相关历史传说、人物故事,直接用白话重新讲述;涉及历史考证须引用古文的段落,则尽量配上白话翻译,既保持史料的严谨可靠,又便于读者理解。比如第四章中说到唐朝对黄河源头的探索,葛剑雄老师即结合《旧唐书 吐谷浑传》和《侯君集传》的记载,重新组织,翻译为“有侯君集和李道宗从南路进军,翻越了汉哭山,在乌海给马饮水,经过了二千多里荒无人烟的地方,当时虽然是盛夏却仍然有霜,山上还有积雪,路上缺乏水和草,将士只能化冰饮用,马只得吃雪。又经过星宿川,来到柏海。在那里北望积石山,看到黄河发源的地方”。

3.请葛老师尽可能抒写自己与黄河的渊源故事、认识过程,并融汇他作为历史学家的宏观思考、对黄河流域未来发展的判断,提出可能的方向,从而使全书不仅具备科学、学术的严谨,也有人文的温度,以及直接可感的借鉴作用。第一章开头部分,葛老师谈了自己年轻时在地图上看黄河,看到毛主席视察黄河的报道,看到漂流黄河的勇士郎保洛牺牲的故事并巧遇他的家人,以及对黄河的印象如何由最初的失望,而逐渐感受到她真正的气势与魅力。而在最后一章,葛老师则对“黄河能否变清”“黄河流域未来的发展”等问题做出了明确的答复。

4.最后,结合黄河流域日新月异的建设以及相关水利测量、研究成果,全书所有的地理数据均用最新版《黄河水利志》等科考文献核对更新,确保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目前已知最准确的黄河真实面貌。

可以说,《黄河与中华文明》中既有翔实细致的具体数据、文献资料,又有动人的传说、可靠的历史记载,更有宏观视野和理论构建,力求呈现全面而真实的中华民族母亲河,真正做到一本书读懂黄河的历史与现在,无论是想了解黄河,还是治理黄河、弘扬黄河文化,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黄河万古流,面对这条哺育了无数中华儿女,但也曾令自古以来无数能人志士扼腕叹息、难以治理的,与中华文明息息相关的大河,只有全面了解其历史、地理等相关知识,深入理解其对中华文明究竟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塑造我们的文化基因,才能更好地完成治理黄河、弘扬黄河文明的任务,让母亲河继续造福亿万人民,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见证中华文明复兴。

(本文作者郭时羽系中华书局上海聚珍公司编辑,《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责任编辑。本文9月18日原载《南方都市报·南都文化》)

| 拓展阅读:

黄河水是不是越清越好?葛剑雄做客央视谈了关于黄河与中华文明的这些问题

葛剑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黄河的河道变迁

葛剑雄:“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之水到底哪里来?

扫码进入中华书局伯鸿微店购买本书,赠葛剑雄教授签名藏书票一枚

(统筹:陆藜;编辑:思岐)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