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天真烂漫是吾师”:苏轼与《黄州寒食诗帖》

“天真烂漫是吾师”:苏轼与《黄州寒食诗帖》

时间:2018-09-25 13:46:31

相关推荐

“天真烂漫是吾师”:苏轼与《黄州寒食诗帖》

西门杏庵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一生的真实写照。

嗯,苏轼的意思是说:活得漂亮才是对岁月最大的报复。

不对,干嘛用“报复”这样的字眼,仿佛跟人有仇似的。应该是:活得寂静无声、无人问津、无人知晓,才是对岁月最大的爱。

这样说,没意见吧。

“人皆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苏东坡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之后留下的诗句。

“乌台诗案”怎么一回事啊?简单地说,苏轼因为写诗获罪,差一点掉脑袋。闯下这么大的祸,他到底写的是什么诗呢?说起来你都不敢相信,就是一份“谢恩表”。元丰三年(1080),苏轼被调任为湖州太守,照例写了一份“谢恩表”。差不多是例行公事吧,可苏轼毕竟是书生,在“谢恩表”写了“新进”“生事”之类的话,总之,有弦外之音,容易让人联想吧。一些人还真的“对号入座”了。没过多久,一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说:出来走两步。你这样写,不是蔑视朝廷吗?于是,弹劾他。监察御史里行舒亶,找了几首苏东坡的诗,里面写到:农人青苗贷款, 3个月无盐吃,还有,什么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接着,御史中丞李定也上表,列举了4点苏轼该杀的理由。这事闹大了。立案,由御史台审理。还在湖州的苏轼就被人抓回京城,关进了御史台监狱。因为御史台常植柏树,柏树又常常是乌鸦的栖息地,所以,人们常称御史台为“乌台”。

这就“乌台诗案”的大致情况。

按照今天德才标准,当时的苏轼人到中年,因“乌台诗案”,被逮捕下狱。他自己也预感不妙,说“今日捉将宫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万幸,万幸,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苏轼最终躲过了这场大难,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据说,苏轼迈出监狱门槛时,感慨万千,挥笔写道:“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苏轼在黄州城外的东坡上开荒种地,自号“东坡居士”,从此,世人记住了一个苦中作乐的苏东坡。

黄州寒食诗,是苏轼于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醉酒之后的人生感慨(寒食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纪念的是春秋时一个叫介子推的人)。

经历过“乌台诗案”,他可以喝光几十年都没有舍得喝的好酒,也见证一辈子都没有见证过的苍凉。那滋味呀,根本无法用语言描述,他一下笔呀,满纸都是幸运+惆怅+孤独+……。

苏轼被贬黄州第一年,他怎么过的,第二年又是怎么过的,你自己想象去。反正到了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他的手又痒了,又有感而出、又想写诗了。

《黄州寒食诗帖》的内容是两首五言古诗,诗的内容写的大致是他孤独惨淡的生活和凄凉苦闷的心境。他,一个人独自回想自己48多年走过的路、喝过的茶、做过的事、交过的人、见过的脸……心绪何止苍凉、何止惆怅。被冤枉也好,被称赞也好,都过去了……小屋、渔舟、空苞、寒菜、破灶、湿苇、乌衔纸、坟墓、死灰……这些深具悲剧色彩的书法意象,全在他眼前,现成的,都不用多想。值得也好,不值得也罢,都过去了。但有些话,虽不能言,却可以借助于书法表达。“寒食节”,情感突然勃发。身世之感,切肤之痛,化作这《黄州寒食诗帖》。他一落墨,一起笔,痛快淋漓,通篇笔法起伏跌宕,气势奔放,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这样一气呵成。他用书法诠释了他的人生经历和艺术追求,把书与人的情绪高度统一,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貌。

黄庭坚在此诗后题跋云:“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意思是说,此为苏轼最佳的作品,再写就很难超越它。

《黄州寒食诗帖》虽无款及年月,实际上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即苏轼被贬谪黄州的第三年,时年苏轼四十八岁。

全帖共两首,凡17行,共129字,后有黄庭坚大行书跋,明董其昌小行书跋(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也许是有话要说,也许无人理解,也许是压抑呼喊,苏轼提高笔就是侧笔,错落反侧、跳宕突变,那不是什么抒情色彩、也不是什么悲剧美,只是他内心深处的言说——其实,他只是,只是,只是写给自己看的,只是要表达,留个记忆的痕迹而已——如鸟在空中飞过,别人看不到,但他自己知道,就够了。开篇“自我来黄州”,侧锋为主,坚利凝重,至“年年欲惜春”的“年”字,锋利不凡,章法上跌宕起来;写到“暗中偷负去”的“中”字,使第一首诗的全篇显得错落有致起来,“中”字的“口”字与上文形成大小落差,又一悬针使“中”字产生了极大张力,也使全篇活泛而有情致。他自评己书时说的“长短肥瘦各有度,王环飞燕谁敢憎?”结尾部分“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是他的灵魂呐喊和精神挣扎。

令苏轼打死也想不到的是,他宣泄情感郁闷的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在若干若干个百年之后,排行第三(“天下第三行书”),被书法家们、或者书法界、学术界评价为:继“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的《祭侄稿》之后,又一件震烁千古的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据说,还能还原激活传统文化的维生素和蛋白质。

到了明代,董其昌见了《黄州寒食诗帖》,写了一段跋语,大赞:“余平生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有宋一朝,人称书界四家“苏、米、黄、蔡”,他排行第一。

至于谁排的,不清楚,你别问我,我真不知道。“人称”究竟是谁称,也不大清楚。总之,是“大家”或者“我们”都这么说吧,或者,是“公认”?

在苏轼那个时代,还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书法家,是西方“艺术家”概念为国人广泛接受后,现代社会分工与民族文化传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比中国书法史更具正统地位的帖学传统,某种意义就是一部文(名)人书信手稿的历史。《黄州寒食诗帖》,确实是苏书法艺术中的精品。究其原因,实乃“无意于佳乃佳”, 非常典型地代表了“宋人尚意”的时代特色。

既然被称为学者,就得讲、说、写,说写不准确,应该叫研究。用研究员的语言来讲,今天虽然时代相去已远,我们仍然可以从《黄州寒食诗帖》中,感受到深沉动人的力量。在唐代“尚法”书风走到极致时,北宋苏轼于唐人之外另辟蹊径,率先提出了书风“尚意”理论,并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实现着自己的美学主张,创作出了最具代表性的“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诗帖》。

苏轼“尚意”说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魏晋风度,其哲学基础是老庄思想。苏轼的书法创作观在创作主体上强调技道两进的境界。在创作理念上提倡不践古人、自出新意的创新精神,在创作传达上讲究书以意造、任其自然的心态。可以说,后世盛行的以“书宗晋唐”为基本内涵的帖学传统观念,首先是由苏轼建立的。

黄庭坚向苏轼询问对自己书艺的看法,惯于诙谐的苏东坡随口说道 “君书如枯枝挂蛇”。东坡将同样的问题询问黄庭坚,黄山谷略加思索,便说“老师的字是石压蛤蟆”。二人相对大笑。看似戏谑嘲讽,却形象地表露出苏字的丰腴厚重,黄字的舒展挺健。

《黄州寒食诗帖》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时创作的,充分体现了“天真烂漫是吾师”的艺术主张,其精神实质就是脱去雕饰,崇尚自然。他虽然没有系统的书法理论专著,但是,作为宋代“尚意”书法的主要倡导者和中流砥柱,他的书法思想不但左右了当时书坛的主流风向,而且对后世的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是倡导北宋“尚意”美学思想的领军人物,这一思想贯穿了他诗文和书画创作的全过程。“尚意”在苏轼的文学理论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对于自然、冲淡、和平之美的追求。

什么是“尚意”?怎么理解这个“意”?历来众说纷纭。事实上,苏轼此处之“意”,不仅是指思想、情感之“意”,而是一种无意之“意”,其思想内核是自然论,包括三个层面:作书前的精神状态要淡泊自然;运笔布局要“无思、无意”、“忘手、忘笔”、听其自然;书法中所表达出来的审美精神要有一种高蹈自然的萧然之气。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