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筱青读诗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

筱青读诗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

时间:2020-06-09 20:24:17

相关推荐

筱青读诗词: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辛弃疾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

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

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将旦:天快亮了。

天问体:《天问》是《楚辞》篇名,屈原作,文中向“天”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用《天问》体即用《天问》的体式作词。

可怜:可爱。

天外:古人以目力所及的天体之外为“天外”;

汗漫:空阔无边;

浩浩:广大的样子;

飞镜:喻明月;

姮娥:嫦娥

故:本来;

堪:能够;

虾蟆:蛤蟆。传说月中有蟾蜍(蛤蟆)。

云何:为什么。

无恙:安好,无损伤。

题前小序说:

中秋之夜和客人一起饮酒,快要天亮的时候,客人说:前人诗词有赋待月者而无送月者,因此词人作了这一首送月的词。

送月,怎么送法呢?

本词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不同,既不思乡怀人,也不追古伤今,

而是仿照屈原《天问》的写法,对月亮提出一系列的疑问。

“可怜今夕月”,词人在对月亮发问之前先对月亮进行赞美。

今可爱的中秋月亮啊!我要问你几个问题。

“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词人小序已经交代,天快亮了,月亮依然要落下去了,于是词人展开大胆想象。

可爱的月亮啊!你要降落到什么遥远的地方去呢?

是不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们刚刚看到月亮从东方升起?

辛词人的想象竟然与与今天的科学常识月亮绕地球公转的道理不谋而合,实在是智慧超群的高人。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在对月亮的去向作了猜想之后,词人又一连提出三个问题:

是不是天外空空荡荡,无涯无际,一股大风把明月送走了?

那明亮的月亮无根无蒂,却一直悬在空中,是谁把它系住了?

月宫的嫦娥一直也不岀嫁,是谁把她留住了?

这三个问题提得非常有趣,既是自然现象,又包含传说故事。

这些问题对今天的人们来说可能有些幼稚可笑,但在辛弃疾生活的时代,人们对自然还没有科学的认识。

也只有象他这样想象丰富的人,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前两问,问的是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

后一问,说明词人对有关月中嫦娥的神话故事发生了怀疑。

这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的“嫦娥孤寂与谁邻”意境相近。

下片紧承上片,词人继续对月亮的传说,展开想象,大胆提问。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有人说月亮每天是从海底升起来的。

(张九龄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之句)

但是这种说法却又无从查问,让人迷茫困惑,忧虑不解。

怎样忧虑不解呢?

词人继续提出两个有趣的问题。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怕”字领起,是写词人的担忧和质疑。

如果月亮真的经过大海,那海中往来纵横的鲸鱼,不会撞坏了月宫中的华美宫殿和亭台楼阁吗?

那月亮里的蛤蟆本来会游泳,倒也无妨,可是那玉兔不会游泳,又该怎么办呢?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结尾二句最妙。

如果说月亮经过海底的时候,月宫中的琼楼玉宇不会被撞坏,

玉兔也和蛤蟆一样会游泳,

一切顺利安然无恙地通过大海。

那么,

为什么圆圆的月亮又为渐渐地会变成“钩”子一样的月牙呢?

辛弃疾在这首赏月词新颖别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他摹仿屈原的《天问》体,创造性地采用问句形式,就明月西沉后的去向接连提出了九个问题。

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岀词人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

向月亮发问的诗词前已有之,如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而通篇发问,一问到底的仅有辛弃疾此作。

同时,辛词的感情豪纵激宕,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磅礴大气。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彻底打破前人咏月的陈规,不思乡,不怀古,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

其意义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寄托深远,其境界较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

窃以为中秋赏月词除却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这首“可怜今夕月”怕再无人能及了吧!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