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杜甫为寡妇出头写下一首诗 有情有义 却被后世评价:最下乘

杜甫为寡妇出头写下一首诗 有情有义 却被后世评价:最下乘

时间:2020-07-24 21:49:43

相关推荐

杜甫为寡妇出头写下一首诗 有情有义 却被后世评价:最下乘

众所周知,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两人在诗歌上的成就不分高下。

李白擅长写七言绝句和古诗,他的《早发白帝城》甚至被后人评为“七绝压卷之作”,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都是脍炙人口的七言古诗,入选《唐诗三百首》。

而杜甫和李白不一样,他更擅长写七言律诗。

他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公认的“七律第一”。

还有组诗《秋兴八首》凝结了他大半生的心血,历来为人所称道。

可以说,杜甫在七律上的造诣,就连李白也难以望其项背。

可是在他的律诗中,却有一首被后世评价“律中最下乘”,这首诗名为《又呈吴郎》,是他为一个可怜的寡妇所写,有情有义,千年来感动很多人。

《又呈吴郎》唐代·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公元765年杜甫离开了居住多年的浣花草堂,在蜀中漂泊。

第二年杜甫到达夔州,在夔州都督柏茂林的关照下,他又建了一座草堂,带着家人在此地暂居。

夔州的那段日子,是杜甫创作的高峰期,他一生留下了将近1500首诗歌,其中四分之一便是在夔州所写。

而这首《又呈吴郎》也是这段时期的作品。

诗题中的“吴郎”是杜甫的一个亲戚,当时杜甫将自己居住的草堂让给了这位亲戚,而自己搬到了东屯的茅屋去。

为此他还曾写了一首《简吴郎司法》,叙述了这件事。

而在搬家后没多久,居住在草堂旁边的寡妇向他诉苦,于是便有了这首诗。

那么寡妇到底受了什么委屈呢?

诗歌首联便娓娓道来。

原来在草堂前有几棵枣树,邻居的寡妇常常来扑枣,杜甫居住在这里的时候一向是放任自由的。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妇人“无食无儿”,仅仅四字便道尽了寡妇的窘境和杜甫的深切同情。

众所周知,杜甫一向忧国忧民,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时,曾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于这样一个可怜的妇人,他又怎么忍心苛责呢?

接着的颔联两句进一步为妇人说情。

若非因为穷困,那妇人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她的心中应该也是充满恐惧的,正因如此,我们应该更加亲切才是。

从“堂前扑枣”到“只缘恐惧转须亲”,杜甫一步步启发和引导吴郎,希望他也能体谅寡妇的难处。

他没有用命令或指责的语气,而是现身说法,这是为了给吴郎面子,也是希望寡妇能得到真诚的帮助,足见他是用心良苦。

接下来的颈联写的是吴郎的行径,措辞委婉,令人折服。

原本寡妇对于新搬来的邻居本就心存戒备,而吴郎一来便插上了篱笆,更是令妇人不安。

这两句指出了吴郎行为的不当,但是却很委婉含蓄,既有劝告的意味,又不至于太过直白,引人反感,可见杜甫的情商还是很高的。

尾联的两句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所谓“画龙点睛”便是如此。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这两句说的已经不止是寡妇的艰难处境,而是普天之下所有处于困顿的广大人民。

从“寡妇堂前扑枣”到“戎马泪盈巾”,这是一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的过程,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当然,杜甫这样写也是希望能引起吴郎的共鸣,希望他能看得远一些,不要为了几颗枣斤斤计较。

全诗写得很是平白,宛如家常话,但是诗人的语气又十分婉转,读来亲切自然。

可是后世对这首诗的评价并不高,《汇编唐诗十集》有言“是律中最下乘”;《读杜心解》也说“若只观字句,如嚼蜡耳”。

诚然,杜甫的这首诗比起《登高》、《秋兴八首》来说并不出彩,但是却让我们看到了杜甫有情有义的一面。

所以即使被评为“最下乘”,依然千年流传,这大概和杜甫的人格魅力有关吧。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