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文综考查学科素养 理综注重凸显能力 本报继续邀请一线名师进行试卷分析

文综考查学科素养 理综注重凸显能力 本报继续邀请一线名师进行试卷分析

时间:2024-08-17 20:06:18

相关推荐

文综考查学科素养 理综注重凸显能力 本报继续邀请一线名师进行试卷分析

兰州晚报讯 6月7日,本报邀请西北师大附中3位高三一线名师对高考语文作文和数学试题进行了分析和点评。那么,8日的文综、理综以及英语试题难不难?为此,本报继续邀请一线名师进行试卷分析。

文综 政治

题型平稳 考查学科素养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孔德梅

一、试题结构相对稳定、题型平稳

试题结构保持了稳定性,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模块与高考的试题位置、分值一致,选择题依次按模块还是“四三二三”结构,主观性试题38经济(14分),39题政治(12分),40题三问分别是哲学(10分),文化(12分)和开放性试题(4分)。其中主观题38题,第一次采取了传导类设问方式,但今年又回归到以前的设问方式,问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经济原因,较为常规。

二、背景材料选取接近生活,贴近实际

材料选取既有当代生活现象,又有传统、先进文化材料,既接近生活,贴近实际,微观视角反映热点,又体现文化传承。经济和哲学选择题分别以曲线图和漫画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窃以为是一大亮点。

经济背景有疫情之下中国对外投资的逆势增长、财政货币政策的经济干预、公民的政治参与、乡村公共设施建设、文化现象《夺冠》、传统文化现象:王安石遣词、名人名言(恩格斯),整体难度不大。曲线图和漫画对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进行符合题意的解读,对学生思维及综合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只要学生准确理解图所反映的意思,正确理解设问指向,做出正确答案难度不大。通过某中学生就公交车道利用问题通过调研给政府提建议,题目设置简单,但很接近生活,贴近实际。考生会觉得似乎是课本的情景设置,有一种熟悉感。

三、考查学科素养

与前不久教育部称今年高考要更加灵活的要求很契合,学生死记硬背恐难全垒通过。“分析说明甲企业从垂直整合模式向供应链开放式转型的经济动因?”“说明中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结合材料运用……,说明共产党为什么要永葆‘赶考’的清醒?”“……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四大模块主观题基本都是运用一定知识说明原因。今年原因说明类题目居多,这既能考查知识掌握的全面性,更能体现一个学生整合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分析问题的学科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说明论证的严密性、全面性,要求不低。

四、小切口的特点一以贯之

主观题的切口都比较小,经济以甲企业新时期经营方式的转变,透过微观视角透视经济生活和经济环境;政治以涉外领域立法的视角考查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利益;哲学和文化的知识切口比较小,也是常见题型。

历史

聚焦热点话题 凸显学科应用能力

西北师大附中 徐长亮

高考全国乙卷文综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党史等相关内容,呼应热点话题,强化学生对中共党史的了解,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从总体上看,考点分布均匀,重难点突出,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知识覆盖面比较广,凸显“以史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学科特色。

一、聚焦党史,坚定爱党爱国的理想信念

学习党史是为了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如第29题材料引用毛泽东的话,强调改进工作方法的问题。第42题回顾中国共产党从创立到取得革命胜利期间的部分重要会议,要求学生任选2次会议分析其发展及原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初创时的艰难,到一步步发展壮大,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信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强化基础,考查历史学科的迁移能力

试题注重对历史学科基本概念的考查,如第24题关于分封制的考查,第26题四民社会结构下不同社会群体间流动性的增强,第32题殖民扩张的考查,第41题希罗多德的《历史》和司马迁的《史记》所产生的历史背景的考查都属于基础知识考查,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很多选项就可以直接排除,如24题的分封体制不断强化,第26题的重农抑商政策瓦解。创设新情境,注重学科知识的迁移亦是重点考察的方向,如第25题创设新情境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情况,第28题书商慨叹废八股之后的生意惨淡,反映了当时政局的变化。

三、凸显素养,强化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一直是近些年来考查的热点话题。如第24题以分封制考查历史学科的唯物史观,第45题“江楚会奏”变法方案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要准确进行时空定位,第42题考查中共党史,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凸显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强化历史学科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努力做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地理

注重基础 强化运用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 王述华

在新旧高考交替阶段,高考地理乙卷命题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题在题型结构、内容比重、呈现方式、难易程度等方面继续延续近几年高考的命题风格,试题稳中求变,注重基础,强化运用,紧扣主干知识,以学科素养为导向,突出能力考核。试题选择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区域联系与可持续发展、新型乡村旅游开发等素材,强化对学生学科素养、爱国主义等方面的引导。

一、情境的选取符合时代精神,体现家国情怀

将重大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体现时代特色与发展成就,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试题1-3题,选取了农业生产实践活动等具有时代精神的素材“科技兴农——无人机服务新疆棉花生产”这一热点焦点问题,展示了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引导学生“心怀家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思维。

二、凸显地理学科特性,重视探究能力

试题7-8题,以城郊相对湿度的时空差异为案例,考查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解。将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做题”转向“做人做事”的素养提升。引导学生重视地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学习,并重视对地理知识的纵深探究。9-11题,考查苔原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机理。凸显了“整体性”这一地理学科重要特性,重视对地理过程与地理联系的考查,对今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引导作用。

三、重视区域特征的分析,助推教学改革

选择1-3题、4-6题,综合题36、37题,选考43、34题,都是以某区域为背景,考查对区域地理环境的认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36题,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学“尺度—结构—时间—过程—机理”这一逻辑思维脉络的理解和掌握。试题引导学生要加强对区域认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

四、与时代接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考试题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共振,是近几年设题的一个重要思路。37题时代感很强,以巢湖西岸圩田区从种植庄稼转变为发展水产业的情境为案例,探究农事活动的地理原理。试题呈现人湖关系协调发展,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反映农业生产特征是一定地域人类与地理环境长期协调的结果,引导学生开放思路和视角,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五、突出生产建设,体现人地和谐理念

36题以某品牌在江苏昆山市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为案例,要求分析在上海的产业和企业类型,需要学生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43题以云南元阳某村新型乡村旅游开发等素材,展示了当地取得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4题以青藏铁路某风沙活动路段调查材料为切入点,充分考查学生信息整理能力和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题都以人类生产活动、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切入点,始终贯穿人地关系的主线,在科学理解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传递和弘扬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之美,引导学生树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同时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理综 物理

创设真实情境 强化基础考查

西北师大附中正高级教师、高三物理备课组组长 吴家伟

理综乙卷物理试题重视情境设计,在保持稳中求变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如碳中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等内容都被融入到了试题情境中。试题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强化基础性考查,增强试题灵活性,深化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作用和选拔功能,引导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现象,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强化基础性考查

试题依据课程标准,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深化。

第14题以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考查学生对多质点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是否守恒的理解和掌握;第15题设置一负电荷固定在接地金属平板上方的情境,考查学生对电场强度、等势面、电势能等概念的深刻理解;第20题设计不同荷质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情境,考查学生对类平抛运动规律的掌握。这些都是教学中常见模型。

试题还突出对基础实验的考查。比如,第23题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些实验均是教材中的基础实验。加强基础实验的考查,有利于考教衔接,引导中学教学认真开展基础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能力。

二、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试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与生产实践、体育运动、科技前沿等方面紧密联系的实际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注重学以致用,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第17题以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半衰期的理解和应用;第18题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情境,呈现出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多年的运动轨迹,考查学生从图像中获取运动的周期,以及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科技领域;第24题以运动员拍篮球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动能、功、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渗透健康第一的理念。

三、增强试题灵活性,引导学生培养核心能力

今年高考物理通过丰富试题的呈现形式、设置新颖的问题角度等方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考查学生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引导学生培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第21题通过呈现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以及木板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要求学生综合分析两幅图像的特点,建立物块和木板的整个运动过程,从而提取图像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第25题对常规的金属棒在导体框上运动的情境进行了创新,呈现导体框和金属棒在斜面上下滑经过磁场区域的情境,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受力情况更为复杂,考查学生在复杂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化学

精选情境 考查关键能力

西北师大附中高三化学备课组组长 方志斌

高考化学命题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原则。试题充分发挥化学特点,精选试题情境,弘扬学科核心价值,创新呈现形式,优化设问方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考查关键能力。

纵观今年化学试题,呈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更加重视对化学学科素养、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的要求。试题中,按考纲要求既注重主干知识的理解和基础的考查,又加大情景式设问类型题的比重。总得来说,本次考试难易适度,高频考点突出;有传统有创新,新老题型相得益彰;传统时代双结合,激发科学热情;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强调学科素养。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培育学生正确价值观

试题聚焦基础化学理论和化学工程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国家科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又深化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应用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例如,第7题以碳中和为情境,考查如何利用化学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并向学生普及了多种实现碳中和的手段和技术。

二、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坚持全面科学评价选拔

1.完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考查。例如,第13题提供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浓度随氢离子的变化关系图,要求学生获取图中数据信息推导酸的电离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并对不同物理量的关系进行深层次推导,得到金属离子的浓度平方与氢离子浓度定量关系之后再解决问题。

2.加强逻辑推理能力考查。例如,第26题呈现从炼铁高钛炉渣回收钛、铝、镁的工艺流程,提供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数据等信息,要求学生综合分析整个工艺流程,并根据物质性质推理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及工艺具体参数。

3.探索归纳与论证能力考查。例如,第28题巧妙地将两个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绘制成线性关系图,要求学生利用图中数据信息归纳平衡常数与温度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证第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关系。

今年化学命题从三个方面科学调控试题难度,合理布局试卷中试题的难度梯度,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第一,增加基础题数量。试卷中的选择题均大幅度增加考查基本概念的试题数量,只保留两道具有一定难度和选拔功能的试题。第二,减少情境陌生度。试卷的无机题均是以学生熟悉的铁、钙、镁、碘等元素进行设计,实验题均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基本的实验仪器名称以及基本误差分析等内容。第三,减少计算量。对于较为复杂的数据计算,在设计试题时注重考查原理。例如,第28题一氯化碘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只要求学生列出计算式即可。

生物

稳中有变 凸显能力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生物教研组组长 王明涛

“稳中有变、凸显能力”是生物试题的突出特征。整套生物试题设计科学,难度适中,重视主干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多方位考查,着眼学生长远发展。积极引导中学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和分析、科学语言表达等能力,助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一、各模块分值对比。必修一29分、必修二22分、必修三24分、选修题15分。各模块分值上没有大的相差;从考点分布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没有偏的考点,考题没有过度关注教材中的边边角角。同时,相对往年图表类问题减少。整套试题虽然是旧知识,但却是新背景,如选择题第6题对测交的考查很灵活,需要考生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坚持能力导向,提升素质教育。试题在加强学科主干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与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如第32题的遗传题,考查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要求学生在长期学习与思考过程中逐渐养成生物科学思维,该题对于学生的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关键能力的要求较高,有利于提升素质教育。

三、重视实验分析,突出重点知识。今年的生物试题继续加强对实验分析能力的考查,引导生物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验教学,关注实验分析能力培养。如第29题第(3)小问,要通过题干信息写出简要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这个题稍有难度,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

四、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提高。生物学中的语言表述是历年考试的重点,今年也不例外。如第30题第(3)小问,以自然界中的竞争为素材,要求根据前两问的题干归纳结论,这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较高。

五、紧扣主干,回归本质。试题设置新情境,将生物学重点主干知识进行综合考查。如选择题第1、2、3、4、5题及第31题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进行综合考查,将貌似远离却有相通之处的主干知识进行整合,加强对生物学科核心主干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的考查,这有利于改善教学偏离本质、盲目刷题的现象,引导教学回归本质。

英语

强调基础性 增强开放性和灵活性

西北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 龚淼

高考英语全国乙卷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突出人文关怀、环保意识、健康理念、劳动意识的引导,强调关键能力考查,体现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一、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试卷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材广泛、体裁多样,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的命题思路。在篇章选择和情境设计方面,体现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引导的篇章布局。试题阅读A篇选取了有关世界知名体育场馆介绍的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提高运动意识。C篇介绍用废弃塑料制作雕塑的艺术家的语篇,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劳动教育方面,试题短文改错选取了有关做家务益处的语篇,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实际的生活中宣扬劳动精神,积极参与劳动。

二、重视关键能力,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和科学探究精神

试卷通过选择主题相关的语篇引导学生养成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法填空选取了有关生态旅游的内涵和意义。完形填空阐述了如何表达感激之情。“七选五”介绍如何与人交流的技巧。这些语篇积极倡导建立和谐美好、彼此关爱的社会人际关系。另有阅读B篇涉及家里保留座机的现象及原因。D篇涉及工作环境背景音对创造力影响的实验。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强化考查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三、强调基础性,增强开放性和灵活性

试题结构设计稳定,选材难易搭配合理。试题进一步优化应用文写作的考查形式,除信件以外,进一步拓宽写作文体,更新试题呈现形式,设置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的英语交际任务情境,增强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书面表达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标题(Be smart online learners)写一篇发言稿。试题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鹏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