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井冈山是毛主席“马背写作”的起点

井冈山是毛主席“马背写作”的起点

时间:2019-02-10 12:44:29

相关推荐

井冈山是毛主席“马背写作”的起点

前言:诗人是伟人,伟人是诗人。让我们从诗词的角度看井冈山,看这片红色的土地。

毛主席诗词是非常人写非常事、出以非常之笔这种“三重非常”的产物。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那就是“马背写作”。

诗人自称其诗是“马背上哼成的”,因而还得了一个“马背诗人”的雅称。1955年他曾说,“我的确曾经写诗,那时候我过着戎马生活,骑在马背上有了时间,就可以思索,推敲诗的押韵。”(见于苏扬编写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诗人的“战争诗词”正是源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的“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行军之中。用炮声来代表历史发言,“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用怒气来宣示历史正义,“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马背文章,还多有山的意象,比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928年9月诗人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当时正值回师井冈山途中,欣闻“黄洋界保卫战”胜利,于是就即兴创作。有资料记载,当时诗人是骑着战马率领红军大队回到井冈山的。(邱横聪《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所以,这首词可以看做是“马背上哼成的”第一首佳作。

1962年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词六首》,是毛主席“马背哼诗词”的最典型作品。这六首词分别是《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和《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创作时间是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一年,这正好是他诗词创作的高峰时期,诗人那时经常骑马行军,在战争环境下行军转移,坐在马背上信马由缰,往往会诗兴大发,加上有时间、有精力,正好可以精心构思、仔细推敲,于是一首诗词的腹稿就酝酿产生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的诗人创作体裁几乎都是用他所擅长的填词,词这种“长短句”形式更富音乐感,更易于表现战争状态下的情感起伏变化,或者说,马蹄声更适合具有音乐感的长短句的创作吧。

出品:星火燎原新媒体工作室

部分参考资料未尽说明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