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苏轼被贬黄州后写下此词 告诉世人:真的勇士敢于面对生活的惨淡

苏轼被贬黄州后写下此词 告诉世人:真的勇士敢于面对生活的惨淡

时间:2024-06-14 22:40:56

相关推荐

苏轼被贬黄州后写下此词 告诉世人:真的勇士敢于面对生活的惨淡

什么才叫勇敢?苏轼在其散文《留侯论》里有过一段真知灼见: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在苏轼看来,真正的勇敢,不是与人针锋相对,而是心中有大抱负,不因一时得失而乱了心智。苏轼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人生跌入低谷,几乎丧命。虽然在各方的救援下, 性命得意保存,但被贬黄州,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团练副使,过着被人监视的无奈生活,内心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但是,苏轼却以达观的态度面对着这一切,不得不让人惊叹,这就是真正的勇敢——明知道生活糟糕到了极点,仍然精神抖擞地努力生活。

苏轼刚到黄州的时候,居住在一个叫“定慧院”的地方。每天,他都在内心挣扎。在几经挣扎之后,他挥笔写下了这首有名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在元丰三年(1080)被贬黄州,即现在的湖北黄冈。苏轼在正月一日离开京城,二月一日到黄州,刚到黄州的时候,寓居在定慧院,后来在五月签到了临皋亭。定慧院,也叫定惠院,或定惠寺。

刚到黄州的苏轼,内心肯定是十分痛苦的、孤独的,在这首词里就有体现。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写的是一个十分幽清的夜晚,一钩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枝之间,漏壶的水已经流断了,四周那嘈杂的声音渐渐安静。

在这两句中,词人选择的几个意向值得深思。月亮一向是古代诗人喜欢描绘的对象,她可以表达思念、高洁、孤独、愁苦等情感。在这里,我们的大词人苏轼也选择了月亮,可是独独用了一个“缺”字。

也许有人说这没有什么,当时苏轼看到的就是一钩残月。可是,表达月亮还未团圆的词语有很多,比如“新月”,比如“明月”,甚至也可以像李煜说的“月如钩”,都是可以,但苏轼却倔强地选择了“缺月”这个词语。

为什么叫“缺月”呢?“缺”表达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平常说“这张桌子缺了一个角”,说的就是这个桌子的四个角本来应该都有,而现在却少了一个。所以,“缺”字其实表达就有原本应该怎么样,现在却没有这样。月亮本来应该是要圆满的,现在却缺了另一半,不就像刚遭受人生磨难的苏轼在喟叹自己的人生吗:我本该前途无限,现在却像折翼的大鹏,未来已经残缺了。

其次就是“疏桐”,梧桐是什么?梧桐很早就进入了我国的文献资料里,在古诗文里象征高洁美好品格之意。《诗经·卷阿》有句云:“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庄子也在他的文章里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都可以告诉我们梧桐是一种很高贵的树。

很显然,苏轼在这里是以梧桐自比。苏轼二十岁就中了进士,诗名满天下,可以说是当时的青年才俊,他把自己当作梧桐,是很正常的。可是现在的梧桐怎么样了——他稀疏了。一片片繁茂的叶子,正迅速掉落。这不正是很像他自己吗?曾经的青年才俊,现在却变成了被人监视的人,不正像枝繁叶茂的梧桐逐渐凋零吗?

所以,词人在一开篇就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感慨身世。

在四周寂静无声的夜晚,外面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可是苏轼的内心是不安定的,他要思考人生。于是,他走出了舒适的房间,思考人生,思考自己这些年来的得与失。他说自己就像一个“幽人”一样,独自来往。“幽人”指的是幽囚之人,出自《周易·履卦》:“履道坦坦,幽人贞吉。”他就像一只缥缈的孤鸿一般,无人欣赏,无人关注。可是,即使是“孤鸿”,也是高洁的。

孤独、寥落应该是此时的苏轼内心最真实的状态,没有人理解,也没有人抚慰。可是,他会因为这样而向世俗低头吗?他会因为这样而与世界和光同尘吗?很显然,苏轼没有这样,他自有自己的选择。即使“有恨无人省”,他也不愿意低下自己高贵的头颅,毕竟凤凰安可与燕雀同伍!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他就像那只孤独的飞鸿,即使在寒冷的夜晚,面对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树枝,也是不肯委曲求全的。宁愿受尽风雨的吹袭,宁可受尽世俗的冷落,也要保持自己高贵的身姿。

苏轼是真的勇士,明知道在那个浑浊的社会想要独善其身是很难的,他也绝不向现实低头。在他心里,还有更高远的追求,当世人不懂,那就留给后世懂的人懂吧。因为这份勇敢,他才是真的苏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