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创新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北京经开区全力打造四张文化新名片

创新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北京经开区全力打造四张文化新名片

时间:2021-03-04 23:07:11

相关推荐

创新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 北京经开区全力打造四张文化新名片

近年来,北京经开区拥有了四张崭新的文化名片。“亦庄学院”“科技馆之城”“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是北京经开区在全国首创的以“科技与艺术交汇赋能、创新与文化共融互促”为主题的三大科技文化艺术品牌,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空间打造着这座新城的精神内涵,而“智慧融媒”将这三大品牌点亮,将亦城故事、亦城声音、亦城面孔传递给世界。

“到2025年,《亦庄学院》将完成品牌塑造,充分汇聚全球创新力量,成为经开区展示科技成果、优化科技发展生态、促进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科技馆之城’的版图将不断被点亮,亦庄新城的常住人口中,每一万人就可坐拥2.8家科技馆;将通过持续打造包括‘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在内的重要文化活动,形成至少3个全市知名科文融合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将持续推动‘全国区级融媒体中心标杆’的建设,实施传媒精品战略,建立内容质量评价体系,推进原创优质内容供给。”从北京经开区“十四五”文化专项规划中的有关内容可以看出,在文化品牌打造和融媒建设方面,亦庄新城的文化名片内容将不断更新升级,为新城人民的生活增添更多知识内涵、文化趣味和创新创业创造的无限激情。

《亦庄学院》形成高端思想文化品牌

黑洞真能实现星际穿越?科技创新如何驱动中国芯片的研发?“碳达峰”“碳中和”为中国发展转型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这些“烧脑”问题和科技热点,都能在北京经开区打造的《亦庄学院》得到答案。

“《亦庄学院》是目前国内首档聚焦全球前沿科技普及、前沿产品发布,主打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大型科技前沿新知讲座节目。《亦庄学院》围绕经开区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在世界高精尖产业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和获得的重要成果,站在科技知识的最前沿,汇聚国际专业领域顶尖科学家、工程师、学者等,在此探讨、讲授、传播思想,打造科技的知识殿堂。”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底,首期《亦庄学院》开讲。台上,天体物理学家、“慧眼”天文卫星首席科学家张双南教授正在进行“黑洞与中国慧眼天文卫星”主题演讲。作为网络评选的最接地气“科普达人”及“最受媒体欢迎科学家”,他把慧眼天文卫星探索发现的一手资料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娓娓道来。台下,学生、家长、企业代表、天文爱好者……高端科技人才和普通市民会聚一堂,共同聆听宇宙的奥秘。京东集团员工许长江带着孩子来到现场,他表示,《亦庄学院》是非常好的科普平台,能帮助孩子们在大咖的演讲中点燃对科学新知的兴趣,埋下创新创造的种子。

在首期《亦庄学院》中,张双南教授被授予“亦庄学院特聘教授”证书。北京经开区工委宣传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更多行业大咖来到经开区,传播科技前沿知识,分享科研创新成果,共同营造良好的全民科普氛围,打造科技传播前沿阵地。”而因《亦庄学院》与北京经开区结缘的张双南教授,也因此刷新了对亦庄新城的认知,“这里不仅是一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城,也是科技创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城。”

学术与行业并进,智慧与创新交锋,新知科普融入北京经开区的发展中,创新文化对经开区文化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RNA剪接体与遗传疾病防治》《极致显示时代的“中国屏”》《“碳达峰”“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截至目前,《亦庄学院》已成功举办了三期共计8场活动,近千人线下参与,作为北京经开区集科学、科技、科普于一体的直击全球科技前沿新知的高端思想文化品牌,正不断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持续推动区域文化繁荣发展,让科学知识成为引领创新的文化与风尚,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做出持续的贡献。

“科技馆之城”打造科技科普新文旅品牌

不久前,在北京网红打卡地网络投票评选活动中,北京经开区的瑞丰飞行模拟体验馆、中国影视非洲之旅影视体验馆等多个“科技馆之城”企业展馆入围,集科技游、工业游、创新游、文化游、研学游于一体的亦城游路线再次出圈。

今年4月首批共有50个企业、区内博物馆和文旅资源纳入“科技馆之城”建设体系,北京经开区“科技馆之城”的版图被正式点亮。创新文化、传统文化、生态文化等主题的展馆,正为市民提供多元化、体验化的科普教育新场景,以 “科技馆之城”打造科普教育新模式。

借助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众多的优势,科技馆的“黑科技”目不暇接。在瑞丰模拟飞行体验馆,坐进波音737-800全动模拟机,推动油门杆,起飞,巡航,很多人为了实现“开飞机”的梦想而来。“我长大想当宇航员。这让我了解到飞机是怎么构成的,学到很多航空方面的知识,我还体验了起飞的过程,特别酷。”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二年级的陈锡澍说道。领队老师表示,让学生走进企业一线,不仅能学习到航空科普知识,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和探究能力。东方瑞丰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提供飞行模拟体验,我们的相关技术成果也在为飞行员提供模拟训练,以及用于未来国产大飞机自主化训练用飞行模拟机研制等。通过体验活动向大家分享航空技术成果,也能让科学和技术的魅力最大程度释放。”

经开区不仅打开企业的“门”,让人近距离了解产业发展和前沿技术,还推开一扇扇文化传播的“窗”,打开全球视野,展现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以前我理解的中非交流,是我国对非洲在建路、建桥等基础设施上的帮助,但通过观看非洲电影下乡活动‘影视大篷车’的短片,以及用五种语言译制配音的《欢乐颂》片段,我发现依托现代传播技术所做的文化输出,也是中非交流中重要的一部分。”人大附中朝阳分校的学生王子涵在参观四达时代集团中国影视非洲之旅体验馆时说道。北京经开区企业四达时代集团在卢旺达、尼日利亚等30多个国家开展数字电视和互联网视频运营工作,发展数字电视用户逾1350万,移动端用户逾2750万,是非洲重要的视频流量拥有者和家庭视频流量入口。作为“科技馆之城”的首批企业之一,四达时代精心设计了游览和体验内容,面向全社会开放参观。四达时代集团有关负责人说:“‘科技馆之城’项目搭建起了企业与社会交流的平台,以前我们更多是面向传媒专业的学生和工作者,现在则有很多区内外的在校师生和市民前来体验。希望能发挥企业优势,让大家了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科普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与企业相比,文化博物馆则为参观者连接了历史。有汇聚红星集体农庄时期的元素及党建引领下的瀛海人民奋斗历程的瀛海文史馆,有展示长子营镇军民抗战史和田载耕烈士生平事迹的长子营镇革命斗争纪念馆,还有集文物收藏、传统文化传播、书法研究教育、碑拓制作于一体的天佑兰亭书法文化博物馆……

此外, 在这座“科技馆之城”,还能走进一个个城市生态地标以及新能源企业中,重新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进凉水河滨河公园,水澈风清,感受包括智慧灯杆、智能垃圾桶在内的公园智能设施所带来的生活便利;走进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麋鹿、孔雀等动物怡然自得,了解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走进金风科技北京亦庄智慧园区,了解行业领先企业通过创新风电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最新技术创新情况,提高节能环保意识。

“科技馆之城”开放接待以来(疫情防控期间暂停接待),通过“科技馆之城”小程序个人预约访问次数突破12300次,科技馆之城体系内企业共接待各类团体预约突破500场,总接待人数超过5000人……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座集聚了科技、文化和历史的新城。预计到“十四五”末,北京经开区有序推进亦城科技展示中心、亦城青少年活动中心、亦城书院等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营造工业科技旅游场景,发展一批特色企业科技馆、艺术工业园区、文创旅游产业园区,建设“科技馆之城”,打造“亦城网红打卡地”。

“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点亮科技创新品牌

当科技创新遇上艺术文化,会碰撞出什么?北京经开区依托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科文领域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势,立足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创新文化展示空间的区域定位,发挥作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主平台的强大作用,重点打造了首届“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

梦幻的穿越,激越的鼓声,震撼的激光倒计时……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今年5月28日,经开区首届“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以“赤子之心、创新之魂”为主题,首届“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向公众展示了经开区科技、艺术与创新融合共通的文化景象。通过致敬艺术(科技+艺术)、致敬学术(科技+知识)、致敬创新(科技+产业)、致敬生活(科技+文娱)四大板块,引起当代人对未来生存环境、未来社会生态的触发性思考,让城市把目光投向创新,将目标指向未来。

作为北京经开区“促进科技文化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格局高度优化,集中力量抢占未来知识创新发展高地”相关战略的核心构成部分,“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率先确定了“立足大都东南,覆盖亦庄全区,惠及京城内外,放眼全球文化”的基本项目定位,向全社会传递包括“创新文化、工程师文化、工匠文化”在内的亦庄新城文化理念,通过开展多种创新文化板块下的高质量活动,为公众带来科技与诸多文化产业的巅峰跨界对话,呈现集结声、光、电与全新“黑科技”的全方位文化盛宴。

“赤子心-新媒体科技艺术展”、“对话达芬奇:沉浸式光影艺术展览”、“千帆过竞”电子竞技大赛、“大都东南”工业设计展、“城市之心”音乐艺术季、“南海子森林艺术市集”和“南海子系列主题日”等百余场活动陆续举行。精彩的活动吸引了区内外企业和群众的广泛参与,仅是“亦竞杯”电子竞技大赛就有800家区内企业参赛,历时65天,呈现了750场线上线下赛事。在决赛舞台上,战队及参赛选手使用5G手机进行比赛,直播应用8K技术,“5G+8K”的应用让观众有了沉浸式的观战体验,彰显了北京经开区科文融合产业的发展实力和蓬勃生态。

“北京经开区通过政府搭台指导、国有文化运营集团——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策划运营、社会力量参与,用高精尖技术为文化活动赋能,树立科技感、互动感、体验感十足的特色文化品牌,塑造亦庄新城科技创新型城市的区域形象。为激发经开区人民争做首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创新创业激情,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打造文化软环境,为建设世界一流产业综合新城提供坚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道。

智慧融媒探路区级融媒改革“亦庄样本”

树品牌,更要强传播,品牌的价值力和影响力才能更好地凸显。有声量有力量的传播离不开专业的队伍、畅通的渠道、创新的机制。在北京经开区,这三者汇聚在一个强有力的核心平台——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以“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为例,仅是开幕式就受到超百万人关注,人民网、中新社、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多家主流权威媒体纷纷重点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的宣传视频“点亮”了50余万人的微信朋友圈。

今年,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经北京经开区工委批准正式委托尚亦城(北京)科技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改革以来,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首创了“政府指导企业主导的管理方式、政企校三位一体的用人育人、央市区企四级融通的内容生产、事业产业双向滋养的商业运营”的融媒新范式,为全面发展“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新型主流媒体的运营模式提供“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亦庄样本”。

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以“机制为源、内容为本、技术为底、运营为要”为原则,通过“坚持党管媒体、实施兵团作战、创新平台生产、重筑融媒矩阵、培育全媒人才”五项改革不断打造四全媒体。改革以来,北京经开区融媒内容总生产量增长188%,App发布量增长25%,短视频和中长视频的生产能力提升376%,产品生产效能大幅度提升,媒体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例如,与新华社联合制作的五四青年节短视频《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微访谈丨青年人给2050年捎句话》,近百家全国主流媒体权威进行发布及转载报道,阅读量突破1.4个亿。

以融媒事业促进产业,以产业滋养融媒事业。未来,不断擦亮的亦城文化品牌,也将经由北京经开区融媒体中心所生产的文字、图片、影像以及新媒体产品等,转化成更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有热度的亦城文化故事,以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将亦城的精神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将世界的目光汇聚亦城,也将亦城的“心声”与世界互联。

融媒体中心记者:张艳艳、孙艳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