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纪录片《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创作手记

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纪录片《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创作手记

时间:2019-09-16 04:59:46

相关推荐

红船精神永放光芒——纪录片《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创作手记

■《南湖起航》导演 程浩浩

精神感召的力量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摘自:11月-11月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有关《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内容的节选

的夏天,我们接到一项重大的创作任务,为建党百年创作一部文献纪录片,名字就叫《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而我是第一集《南湖起航》的分集导演。

要创作一部关于浙江百年党史的纪录片,一一展现百年党史中的革命精神,全景式地展现浙江百年的历史巨变,身为主创人员的我们,前期准备工作繁重而细碎。

第一步要身体力行,去丈量跟浙江党史有关的每一处红色印记,不仅要走遍浙江,还要前往上海、北京等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嘉兴南湖红船,俞秀松故居、陈望道故居、施存统故居、杭州高级中学(原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等等,我们一一记录下每一件文物展品,与文字资料进行对比印证,每到一处纪念馆、博物馆,都与当地的讲解员、专家学者交流请教,收获了大量第一手调研信息;同时,在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专家们的帮助下,也翻阅了大量党史资料书籍,做足了案头工作。

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去探索、去奔走、去牺牲。多少仁人志士、多少革命的赞歌、多少动人故事,在调研过程中,对他们的了解逐渐深入,我们也被他们的事迹所感染。与此同时,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运用电视纪录片手法,把这份“感染”传递给广大的电视观众。

在节目中,我们尽量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用细节和故事打动人:“大处”是围绕在19-1921这个历史阶段,“小处”的落笔可以是“蝴蝶效应”煽动翅膀前的关键节点,比如施存统撰写《非孝》的前因后果,为何要主张“用平等的爱代替不平等的孝道”;可以是佐证的文物,比如俞秀松在日记里记录的,给陈独秀送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原稿详情;可以是党史细节科普,比如首印版《共产党宣言》为何是错印的“共党产宣言”;可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动人故事,比如俞秀松离家前与他弟弟的对话,他要“等到大家都有饭吃,等到讨饭佬都有饭吃”,才会回家。

他山之石的继承与创新

回顾历史,每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的重要时间节点,从央视到各个省级电视台,都精品频出。同类题材已经拍摄了很多,有些经典作品如《筑梦路上》《我们走在大路上》《红船》等我们也反复学习和观摩。同样的党史我们又该如何去讲述?近些年党史研究是否有新成果?熟悉的风景里是否又有多少大家不知道的红色故事?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挖掘的。

继承与创新,是我们创作态度。

首先,在人物选取上,同样是讲述19前的大事变,我们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等历史大背景下,把目光聚焦在浙江籍的早期几位革命先驱身上,凸显浙江党史亮点。以孕育了浙江新文化运动和“一师风潮”的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现为杭州高级中学)为开篇,从而引出了第一集的3位主要人物: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筚路蓝缕,探寻中国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次,在党史故事的讲述上,我们兼顾重要性与生动性。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经历,在党史上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以往的纪录片着墨不多,通常一笔带过。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形象地用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来概括。我们紧紧抓住这个有趣而生动的细节。

该怎么呈现呢?影视剧资料借用?情景再现扮演?还是空镜头静物摆拍?我们思考了很多种拍摄手法,最后采用了陈望道的老家义乌分水塘村,他当年工作的柴房实景拍摄+局部小景别写意镜头表达。

上图为片中“真理的味道”讲述段落截图

同时为了增加生动性与可看性,创新结合运用广播剧《真理的味道》的人物配音演绎,把落脚点定在陈望道忘我工作,从而引出错把墨水当红糖蘸“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戏剧性,多种媒介的融合呈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

上图为陈望道纪念馆里的雕像

最后,在党史材料的选取上,我们尽量引用被论证过的新成果。近年来,党史研究也不断有新成果涌现出来,比如我们在片中采访并引用了嘉兴市科学联合研究会与嘉兴学院红船精神研究中心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该研究成果得到了权威专家的认可,认为填补了中共党史研究空白,被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所采纳。这样的新成果,我们在求证各方专家的意见后,在片中大胆引用,敢于求新求变。

上图为陈水林教授在翻阅项目研究成果

表现形式多样呈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把中国革命历史形容为是最好的“营养剂”。而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我们在创作一部百年党史的纪录片,也是在生产献给人民群众的“精神营养剂”,这个“营养剂”不光要有营养,还要“味道好”,让观众喜爱,让人民群众满意。

在第一集中,我们综合运用了多种电视视听表达手段,丰富多元的去呈现一些历史故事,重点放大一些历史关键细节,争取做到让观众喜闻乐见。

首先,我们尽可能的去找寻尘封的珍贵历史资料,让节目具有解密性与可看性。比如我们就在杭州高级中学的校史馆里发现了关于当年“一师风潮”的现场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洋政府的军警进驻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且与学生在操场发生了冲突,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与纪录片视听语言结合,让真实的冲击力和艺术的感染力彼此赋能,打开了宽阔的情感空间。

上图为杭高校史馆收藏的“一师风潮”历史照片

其次,我们在节目中有机调动历史的真实影像、重要历史见证人采访视频,为历史真实构筑坚实支点。比如1991年王会悟生前采访的画面,回顾和讲述了关于中国一大在嘉兴南湖红船召开的细节,这些历史重要见证人的罕见画面,都是非常难得的看点。

上图为1991年采访王会悟资料画面

再次,利用现实当下勾连过去历史。历史是遥远的,如何让观众更好的去了解100多年前的那个夏天发生的故事,如何让历史鲜活起来,我们决定从现实当下入手,去走访调研杭州高级中学,去看看现在的年轻人们的所思所想,于是就有了杭高同学们编辑的“五四青年特刊”段落,与片中重点讲述的故事段落俞秀松与他的同学们创办《浙江新潮》相互呼应。

上图为杭州高级中学同学们讨论校刊编辑画面

最后,综合运用多种视听语言手段,内容与形式巧妙结合,让党史纪录片也变得好看。在片中,不管是现实场景对应历史叙述,镜头语言之间的“隐喻”与“通感”,形成解说词与画面的呼应;或是与片中人物故事相关的故居旧址等信息交代、转场功能;还是文物史料的呈现形式更加好看与讨巧,创作组都颇费心思。

上图为俞秀松撰写的《浙江新潮》创刊词的呈现形式

上图为片中与人物施存统有关叙事段落影像风格

回顾这一次参与关于建党百年的纪录片《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创作经历,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我不仅收获到了更多的创作经验,更重要的是我对党史的学习与了解更深刻、更全面了。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上图为摄制组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旧址机关拍摄时的工作照

特别是作为第一集的分集导演,讲述的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的前后历史,重要性不言而喻。“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毛泽东主席这样形容党的一大在党的发展史中的独特地位。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做完纪录片《红船领航——百年浙江潮》,我终于深刻理解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经历了这一次百年党史洗礼,我收获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正是这些宝贵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重点推荐

您还可以在浙江卫视官网蓝天下、人民日报客户端、新浪微博、新浪新闻、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企鹅号、天天快报、网易新闻、百度百家号、凤凰新闻等平台同步获取浙江卫视文章。

“在看”点一下,为我打call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