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杜甫:千古流传的《登高》何以称为“唐人七律之冠”?

杜甫:千古流传的《登高》何以称为“唐人七律之冠”?

时间:2021-11-13 09:01:19

相关推荐

杜甫:千古流传的《登高》何以称为“唐人七律之冠”?

hallo,我是小帅

关于杜甫的这一首《登高》我认为是“唐人七律之冠”,理由有如下三条:

感情角度来讲,内心苦闷,弥漫诗行格律角度来讲,平仄相对,联联对仗文学史角度来讲,各朝各代,深远影响

感情:内心苦闷,弥漫诗行

杜甫的人生经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7―746年是读书游历期:第一次漫游以吴越为中心,第二次漫游以齐赵为中心,与李白结识,这一时期可视为杜甫文学创作的准备期。746至755年为长安困守期:这一时期的杜甫发生了深刻变化,抱着兼济天下的信心求仕,却连独善其身都难保,生活非常贫困,儿子饿死,混迹于上层社会,使他看清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漂泊于下层社会,又目睹了人民的苦难。使她对天宝盛世的内幕有着更深刻的了解,看到了腐败不堪的本质。755至759年为陷贼与为官期:这一时期是杜甫与人民结合最紧密的时期创作出了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高峰759至770年为漂泊西南期:这时期是杜甫的安定时期,是诗作的繁荣期,丰收期。有一部分表现田野父老往来的作品,但表现忧国忧民的作品仍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表现内容,而律诗的音律更加考究,为唐诗繁荣,特别是律诗的繁荣做出了极大贡献。

《登高》这首诗就是作于最后一个时期,可以说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贡献出了自己的力量,而杜甫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最主要的就表现在他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于诗歌写作的过程之中。

除此之外,他还善于关照现实人生,把社会的一些弊端和自己的亲身感受,融入在诗歌当中,使他的作品对现实有着更强烈的关照。

而这一首《登高》,是他在晚年的时候,回顾自己这一生的历程所生发出的无限感慨,全部融化在了这56个字中。

他曾经也是志得意满的去参加高考,结果第一次高考不中,参加第二次高考的时候,丞相却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奸臣当道,政治生态逐渐混乱,而杜甫作为一名忧国忧民的诗人,怎么能看见这种情况而不管呢?于是就上书启奏,可是换来的却是沉沦下僚,一再的被打压。

就在长安这个时期,自己的儿子被活生生的饿死,自己这个当父亲的一点办法都没有,可想而知杜甫的伤心无奈。

而在第三个时期,虽然杜甫被授予官职,但是那却是安史之乱的领导赋予他的伪官。他自己是不想去当官的,可是就在安史之乱与农民流离失所的时候,他才真正的扎根到了人民群众之中,写出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伤心苦难流离失所的诗歌。

《登高》这一首诗是作者在回望自己的一生时,所产生的想当官却仕途不顺,想辞官却又没有办法果腹,想为人民群众说话但是永远进不到权力中心,作者这一生的底线和志向完全的被现实打败了。

于是作者在这一首诗当中呈现出的是一种苦闷迷茫,感叹忧伤的现实主义创作情感。

可以说这一首诗没有一个字不在表露作者凄苦的感情,没有一个意象不在营造萧瑟凄凉的环境。

“唐人七律之冠”的感情因素正是基于作者的独特经历和因为这种经历而生发出来的特殊感情。

格律:平仄相对,联联对仗

谈到格律,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整首诗押韵在ai上,韵脚分别为“回,来,台,杯”。平声起韵,平声收韵。在押韵方面非常严明。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整首诗的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这一首《登高》押韵并不是新韵,而是平水韵,所以这其中的如“浊”等字都应该是去声,自然是仄声字。

我们可以看到,唐代从初唐时期沈佺期,宋之问开始研究的律诗格律,到了盛唐的杜甫手里已至化境。

杜甫也明白,沈佺期,宋之问他们研究格律只是研究五言律诗,而七言律诗的格律是可以有规律,进行拼凑的。

所以杜甫不仅仅在这一首诗中严格的按照平仄来进行音阶排布,同时他也创造出了一种诗歌平仄的安排规律。

这就是《登高》在平仄方面被誉为“唐人七律之冠”的原因。

文学史角度:各朝各代,深远影响

可以说杜甫作为一名现实主义的诗人,在历朝历代都有学杜诗的文人。

在中唐时期,韩愈孟郊的韩孟诗派侧重发挥杜甫奇崛的一面,而元稹白居易的元白诗派侧重发挥杜甫现实主义俗的一面,都是杜甫诗歌成就的某一方面的传承者,他们不像杜甫一个人可以开创一个全方面的诗歌时代。

像李商隐更偏重发挥杜甫锤炼精工的一面特别是他的七律,被王安石看来是“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惟义山一人”

白居易所惜发起的新乐府运动,更是直接起源于杜甫的新乐府诗。

杜甫的影响更表现在思想方面,原来的新月服务以及李商隐的忧时伤世之作,都是杜甫现实主义在唐代的回响,在宋代之后杜诗的崇高地位得到了广泛的加强,王禹稱,王安石都大力的提倡杜甫,黄庭坚,陈师道等江西诗派更是以老杜为祖,但他们学度多注重效仿杜甫奇峭的一方面。

而南宋的陆游开始,将老杜之沉郁顿挫与李白的豪放奇丽融为一炉,写下了大量的爱国主义篇章真正的继承了杜诗的精华。

此后还有文天祥,元好问,顾炎武,沈德潜等等都受到了其的影响。

这便是杜诗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总结一下,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唐人七律之冠”有三个原因。

首先杜甫的沉郁顿挫的感情在这首诗当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其次杜甫在这首诗当中所创造使用的格律对仗异常工整。最后杜甫在这首诗当中所呈现出来对人生的感慨对后世有着更深刻的思想方面的影响。#新手作者专属活动第三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