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艺”起脱贫丨济世情怀!张伟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扶贫笔记》背后的故事

“艺”起脱贫丨济世情怀!张伟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扶贫笔记》背后的故事

时间:2019-09-16 22:12:25

相关推荐

“艺”起脱贫丨济世情怀!张伟创作长篇报告文学《扶贫笔记》背后的故事

三年前的情景,张伟还历历在目:“我力主选择最偏远贫困的地方,县里就给我推荐了长发村。”年初,四平市委决定派一批扶贫干部进驻四平市的贫困村,其中就包括四平市文联副主席、四平市作协主席张伟。对于长发村的贫困,四平市作家们印象颇深:村部院子没有一块砖,只有一口压水井,围墙倾斜,用木杆子支着,两垛苞米秆子之间就是解决内急的地方。走访了八九家贫困户,也是同样的破落。大家开始替张伟担忧,这样艰巨的扶贫任务,能完成吗?张伟说,梨树县最贫困的就是长发村。,这个居住着493户的小村有37户贫困户。

作家张伟

3月,张伟作为长发村扶贫工作队员正式入驻长发村。他与长发村村民同吃同住,对每家贫困户了如指掌,每家贫困户都走访过上千趟。长发村只剩下9户贫困户,所有贫困户脱贫,“扶贫队员”张伟全心投入,功不可没。张伟将在长发村的所见所思所想写成了一篇篇真实的故事,9月出版了长篇报告文学《扶贫笔记》。这本凝聚着张伟两年心血的书也使他得到了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先进个人”的荣誉。

“我们更应看重的是记在老百姓心里的日记”

三十年前,张伟就是最年轻的副乡长,如今他是最年长的扶贫队员。因为他曾当过副乡长,村干部对他没敢小瞧,多了几分敬畏;因为他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三十多年写作的主要题材就是农村的发展变化,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深厚感情,他是真心实意地想帮助长发村民,为他们做点事,使村民们感到他很亲切。

长发村村部

年末,上级发了日记本,要求扶贫干部每天干了什么都要记下来。张伟这些年的作品不少,长篇小说五、六部,还有散文随笔、电视剧,却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起初几个月就没写。后来与村民一起偶然谈到节气,张伟的脑子忽然像放电影一样,清明、夏至、立秋等这些节气前后做的事一下子都清晰回放起来。二十四节气有固定规律,到了某个节气就有某个节气的事情,比如夏至他到田头调查贫困户抗旱情况,立秋去村民家商量把孩子送韩国打工。趁着这次一捋,他把几个月的日记写出来了。从此,他养成了写扶贫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不是“流水帐”,而是一篇篇生动的故事,也像一篇篇散文或小小说。张伟说:“看来老祖宗不仅给我们留下‘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还给我们留下了二十四节气的做事规则。对于我,留下的是日记。不过,我们干没干什么都在老百姓的心里。相比这本写出来的日记,我们更应看重记在老百姓心里的那本日记。”

张伟与扶贫干部

学人的“使命”,文人的“宿命”

长发村的扶贫工作队员共有三人,张伟是其中之一。对于贫困户最主要的工作是帮他们领取低保、减免学生学费保证上学、大病救助、危房改造和土地流转。这些工作其实做起来很繁杂,每家张伟都去过上千趟。有的贫困户脱贫后,还要对他们观察、验收,尽量避免返贫的工作更繁重。其中,甄家老两口让张伟印象很深。他们平时话很少,是朴实木讷的庄稼人。脱贫后由于被电话诈骗借钱给诈骗犯,一股火都病倒了,又成了贫困户。张伟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有一天甄老到村部给张伟送来了自己做的鹅毛垫子,让张伟靠着“别着凉”。拿着他们亲手制作的鹅毛垫,张伟心里温暖异常,感觉胜过千言万语。他说,这个鹅毛垫他会永远珍藏。张伟常为这份工作搭钱,他曾把中国作协给他“深扎”的补助拿出来给村里买砖。村干部受了感动,知道他爱吃大豆腐,悄悄把大豆腐放到他的窗台上。大队会计晚上有时来陪张伟喝两盅,已经和他亲如兄弟。村里人,就是只会用行动表示真心。

脱贫户养的大鹅

面对土地和乡亲们,“文化人”张伟是谦卑的,他的样子就像个农民。一位北京的评论家曾说他是“最土的作家”,他一点不反感这个说法;他甚至从来不坐飞机,因为不想离开地面。只有脚踩大地,他才感觉踏实。在书中他写道:“我父亲告诉过我,在人之下,把自己当人;在人之上,把别人当人。”他也是这样做的。

张伟走访脱贫户

长发村的扶贫工作让张伟不仅记录下一个个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总结了很多心得。他说,“精准”扶贫的工作原则太重要了,纠正了以前扶贫的很多弊端,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保证了最重要的“公正”。他坚信,公正就是精准扶贫的核心,也是让所有贫困百姓受益,与党员干部心连心的重要保障。

张伟说,扶贫工作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放得下身段,看得见问题。乡村的土地哺育了我,我的乡土情怀让我为此竭尽全力;文人的良知也时常告诉我,使我必须关注苍生,身体力行,为中国最广大的农民兄弟做点什么。就如他在书中的肺腑之言:“我不是为了讨到什么‘好’,也不是为了‘份’,我是因为一个‘命’。不是领单位的授‘命’,到农村发现美是一个学人的使‘命’,和泥土结缘是我本人的宿‘命’。”

将扶贫进行到底

《扶贫笔记》出版后,张伟继续着他在长发村的扶贫,将一直到年底。他也仍在写作,目前,他已写完了60多篇,以后还要整理成书。

4月,记者来到长发村,跟随张伟一起度过了他工作的一天。他踏上了防止脱贫户“返贫”的新征程。这一天,张伟告诉王美玲家的姑娘要考研,不要着急挣钱,家有困难大家会一起帮。王美玲感激地说这孩子总想快点挣钱给我治病,这回心里有底了;他对老甄头说他春节收到了他儿子的电话拜年,真是又惊讶又欣慰;他询问李春江的病情,与他的小儿子一起念诗,屋里顿时有了笑声;他又拿起了李凤江老人的“老人手机”看是否正常,连说老人的手机越简单越好。终于学会用手机的李凤江连说你们啥小事都帮我,我这心里暖和呀……他就像村民们的自家人。

张伟对记者说,防止“返贫”的任务更重了。工作越深入,觉得需要做的就越多,他也有很多力所不能及。扶贫注定是艰难的重担。对他来说,即使载不动所有,至少可以载动一颗乡下的草。不是每个人都能济世,但人不能没有济世情怀。孔子说“求仁得仁”,做的一切无非是求得良心的安定,他会抱着这颗初心把扶贫进行到底。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梦溪/文 张丹/策划 编辑:徐青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