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古代考试制度——科举选拔

古代考试制度——科举选拔

时间:2022-10-05 20:44:32

相关推荐

古代考试制度——科举选拔

作为当下我国高校招生入学的主要方式,高考已经展示了考试制度所能发挥的巨大的指挥棒效应。而作为大规模统一考试的起源,科举制度在封建时代同样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显著的指挥棒效应,从诞生之日起,贯穿了科举时代的始终。由此,通过科举的指挥棒效应,在门第凭借轻易入仕之路受阻和科举取士的利害性提升的背景下,无论寒门或世族都积极投入科举考试中,科举制度指挥棒效应的广泛性和显著性得到体现。通过科举选拔出的寒门官员,打破了门阀世族对官场的垄断。

一、选拔形式更替:消解延续数百年的门阀政治影响

1.科举制度的出现

在科举制度创立前,我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主要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由于制度功能遭到异化,两种制度造成并助长了门阀世族政治团体,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维系。由此科举制度应运而生,运用强大的考试制度指挥棒效应,逐步消解了门阀政治影响,解决了困扰历代统治者数百年的政治难题。首先唐代规定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员分为生徒和乡贡两类,允许自学成才、报名并通过州县考试应举的乡贡参加科举。其次,采用考试作为人才评判的标准。唐代科举考试分为进士、明经等诸科,以考生的才学作为评价标准,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2.科举制度的变化性

科举制度的出现,发挥了指挥棒效应的变化性,使出身贫寒的下层民众和庶族地主得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引导确有实干的人才参与到封建政权的组成结构中。而考试制度的设立,将人才选拔的权力由地方收回中央,很大程度上消减了凭出身门第、个人喜好进行人才选拔的现象,使门阀世族再难轻而易举地凭借世家背景入仕。与此同时,唐王朝还不断通过抬升科举入仕者的地位、给予特权的方式,增强科举考试的利害性,为科举制度赋予了指挥棒效应的隐性强制性,吸引门阀世族的子弟同样参与到科举考试中。这一方面体现在科举出身的高级官员比重逐步增加。唐太宗的29位宰相中,只有3位是科举出身;唐高宗时期的41位宰相,科举出身者上升到13人;到了武则天称帝时,科举出身的宰相占总数的一半,并在唐玄宗时期上升到三分之二。

由此可见,科举制度正逐步成为唐代高级官员的主要来源。世家子弟若想延续家族辉煌,只能和士子一同投入到科举竞争中,科举考试指挥棒效应的广泛性得以彰显。另一方面,进士登第后可以跨马游街、曲江游宴,给予士子极大的社会声望;而登第后即可免除徭役的制度,则赋予士子实在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家族的延续和传承。科举考试指挥棒效应的显著性和强制性得到保障。

二、考试内容更迭∶影响千年文人风气

“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所收者天下莫不以为法,所弃者天下莫不以为戒。”为了科场中式、实现“学而优则仕”的理想,文人士子不得不向科举考试内容靠拢,重科举之所重,轻科举之所轻,随着考试内容的变化在不同文风和体裁间来回切换。于是在科举指挥棒效应的作用下,科场内容的风向会轻易地影响并作用于文坛风向。科举考试的内容偏向可谓是文坛的风向标、晴雨表,其影响力贯穿千年不衰。

1. 唐代“诗赋取士”:唐代诗文盛行一时

唐代进士科设立之初只考察策问。策问答题有一定的规章套路,有迹可循。于是有人收集登科进士的策问文章编辑成册,命名为“策学”,供考生参考作文。一时间人人争相效仿,进士科策问“不以指实为本,而以浮虚为贵”;考生作答只是“旧文”,无法切实选拔真才。这也侧面反映出科举指挥棒效应的广泛性和显著性。

永隆二年,唐王朝对科举的考试内容加以改革,明经加试帖经,进士加试杂文;并在神龙元年形成了帖经、杂文、策问的3场考试形式。所谓的杂文,起初指箴、铭、论、表之类的政府公文,开元年间加入对一诗或一赋的考察,并最终在天宝年间完全考核诗赋,成为唐代“诗赋取士”的源头。另一方面,唐代科举采用每场定去留的考核形式,因而首场考试的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唐代前期三场考试的顺序是帖经、杂文、策问。中唐以后,随着社会上诗歌风气盛行,以及诗赋的音韵格律有一定的评价标准,考试顺序最终变更为杂文、帖经、策问,并一直延续到唐末。帖经考察经文的背诵和默写;由于有“策学”的出现,考生大多模仿旧文,策问选拔鉴别的功用大幅下降;因而以诗赋为主的杂文考试,本就是在3场考试中最能展现考生真实才学的。将杂文提至首场,更是大大提升了诗赋在科举中的重要性,为诗赋赋予了高利害性

由此唐代科举“诗赋取士”的风气正式形成。在“诗赋取士”的指挥棒效应指引下,唐代社会形成了重视诗赋的文学风气,并激励了一大批文人投入到诗歌创作中,这是唐诗空前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科举也成为唐诗创作的重要素材。据统计,在《全唐诗》收录的四万多首诗歌中,有2500首的内容与科举相关;创作者超过600人,占作者总数的38%。可见科举“诗赋取士”对唐诗繁荣的正向作用。

2. 宋代“诗赋取士”和“经义取士”之争:儒家文化地位再难撼动

宋初科举制度承袭唐制,考试内容“以诗赋进退,不考文论”。此举虽有利于诗赋繁荣,但士人在科举指挥棒效应的导向下,“知为诗赋以取科第,不知其他”。对此,宋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重大改革:废除了诗赋、帖经和墨义,首场考察本经(《诗》、《书》、《易》、《周礼》、《礼记》之一),次场考兼经(《论语》、《孟子》)大义,三场考论,四场考时务策。王安石主导的科举改革在考试内容上扭转了自中唐以来注重“诗赋取士”的风气,极大地提升了儒家经典在科举中的内容占比和重要性,使科举逐步向经义取士而转变。

但王安石改革却忽略了科举指挥棒效应对士子的强大作用,衍生出新的问题。因为本经只需选择一经考察,于是为了集中精力,士子除了学习自己所考的一经外,对于其他经书、诸子百家和历史书籍,“无复有读之者”。由于创作诗赋时常要使用典故,因而士子必须博览群书,对经史子集皆要有所涉猎。经义取士后,考试范围被限定在一经和兼经中,客观上使读书人应举需要的知识储备减少、知识面变窄。正是在科举指挥棒效应广广泛性、显著性和强制性的持续作用下,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干的地位再难撼动。

3. 明清时期:八股文主导士人文化活动

明清两代期,科举考试成为“国家抡才大典”,大小官员的选拔必须经由科举,“非科举者毋得与官”,其选才功能得到空前重视。伴随着科举考试利害性和强制性大幅增强,其指挥棒效应的广泛性、显著性和强制性也越发显著。明清科举采用3场考试形式,其中最重要的首场是对八股文的考察。于是在科举指挥棒效应的作用下,八股文成为了明清两代读书人文化活动的主角,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学校和书院成为科举的附属品,其教育内容大幅偏向于八股文。明清两代科举与学校的关系空前紧密,“科举学校”,学校成为了应举人才的储备基地。

三、科举变革和停废:迫于无奈消解科举指挥棒效应

以八股文这一侧重于智力测验的考试文体选拔治国官员,是对科举内容、形式屡次变化的纠正,也是对防弊难度提升的一种妥协。在明清两代波澜不惊、平稳运行了500余年后,面对西方坚船利炮入侵、内忧外患毕至的艰难处境,科举制度也面临重大变革。1901年,清廷下令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改为考察包括学校、财赋、兵制在内的各国制度。值得注意的是,科举指挥棒效应并没有因为八股文的废止有所减弱或是消失。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科举产生重大变革的一年之内,就有10余种内容不一的新式书籍出现,并受到广大士子的追捧。这一现象也侧面证明了八股文只是明清科举考试的载体,其本身并不具备任何指挥棒效应。

即使废除了八股文,科举取士的指挥棒效应凭借其自身具有的高竞争性和高利害性,也仍然强大如初。但也正因其强大的指挥棒效应,科举最后不得不被废止。明清500余年间,学校一直作为科举的附属品,其存在价值就是“储才以应科目”。科举与传统学校牢牢绑定,除教授科举应考内容外,学校并未很好地发挥应有的教学职能。在近代西方入侵、清政府需要培养掌握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的情况下,传统的官学和书院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四、小结

科举作为隋唐以降封建王朝文官选拔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上是一种文学考试,主要考察文学才能。科举制度指挥棒效应具有的广泛性、显著性、强制性和变化性,透过历代的考试内容更迭,在对当时文人风气的影响和推动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科举则成为家族能否兴盛和延续的重要因素,若想延续家族辉煌则必须参加科举,发挥了指挥棒效应的强制性:“孤寒失之,其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于是无论是世族还是寒门,都倒向掌握人才选拔权力的中央政府,使延续数百年难以遏制的门阀政治影响,在历代借由科举制度的指挥棒效应逐步消减,并最终在唐末完全消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