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爱国忧民 为振兴楚国而上下求索 誓与祖国共存亡的伟大诗人屈原

爱国忧民 为振兴楚国而上下求索 誓与祖国共存亡的伟大诗人屈原

时间:2019-11-15 03:44:58

相关推荐

爱国忧民 为振兴楚国而上下求索 誓与祖国共存亡的伟大诗人屈原

屈原虽是一位在社会实践中失败的政治家,但他却是在艺术创作上真正成功的文学家。他的政治生涯和创作活动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果,相反相成而统一地表现了爱国志士的伟岸人格和高洁志行。他的政治生涯和创作活动相互交织,鲜明而深刻地反映了进步思想家的政治理想和人民性。他将“美政”理想、爱国情愫和“虽九死犹未悔”的坚忍精神,都付诸切切实实的行动中。同时,这些思想与行为的精神实质,又都渗透于他的全部作品的字里行间,成为其作品的灵魂。因此,我们不仅要从作为政治家的屈原的角度去体认其思想,还要从作为诗人的屈原的角度来观照其创作,进而将二者结合起来。

屈原的一生是为振兴楚国而求索,誓与祖国共存亡的一生。他居官在朝时,以天下为己任,希望辅助楚王,效法古圣先贤,发愤图强以建树统一天下之大业。他在《离骚》中写道:“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意思是说,希望楚王能像夏禹、商汤、周文王那样广揽群英,任贤使能;像尧舜那样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摒弃夏桀、殷纣王那种邪恶不正的行为。为此,屈原表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他要做楚王的向导,奔走前后,以帮助楚王追及前王的足迹,继承先王的功业。

然而,屈原生不逢时,他所遇到的是一个黑暗险恶的社会:楚国的旧贵族反动势力败坏朝纲,蒙蔽和左右楚王;楚怀王父子两代都是鼠目寸光的昏君。这不仅是屈原个人悲剧的根源,也是导致楚国危亡的根本原因。屈原目睹楚国腐朽的统治集团荒淫无耻,狼狈为奸,他们苟且偷安,出卖国家利益,把祖国引入幽暗险隘的绝路。屈原身受诬蔑、排挤和打击,陷人黑暗的包围之中。这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荣辱,而是国家的安危。屈原遭谗见疏被放逐后,在穷困潦倒之中仍不改其初衷,“ 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改也。” (《史记屈原列传》)“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离骚》)“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性涌)》“匆若去不信兮,至今九年而不复。曼余目以流观兮,冀壹反之何时。”(《哀郢》)

长期流落蛮荒僻远之地,见君无日,报国无路。面对楚国的黑暗衰败的现状,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严峻地摆在诗人面前。当时,大多数有才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观念非常淡薄,往往采取“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态度,尤其是“游说之士”,朝秦暮楚更是司空见惯,这已经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象屈原这样的旷世奇才,并非不能远适异国以求个人事业的成功。他在困厄逆境中,也曾想到去国离乡的出路。但在尖锐复杂的心理冲突后,终于不忍离开故乡。留国的意向便决定了他的悲剧结局:“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以终穷。”(《涉江》)这种心理冲突表现为两种人格的斗争:一是荆楚民族赋予他的眷恋乡国的秉性;一是北方政治家周游列国风气对屈原的影响。结果前者战胜了后者,这正是屈原的难能可贵之处。

当然,我们肯定屈原的这种人格选择,并不意味着否定北方政治家们顺应历史潮流的战国时尚。相比之下,我们看到乡土情愫的局限性。无疑,这些都是爱国思想中民族狭隘观念中的消极因素。但我们也应看到,爱国本身包括热爱本民族,热爱本民族赖以生存的疆上,乃至热爱本民族的语言和历史、文化传统等。如果说,屈原执着于其生的意义,那么他对于“死”的思考和抉择,则更集中地体现了他的人生观。首先,他敬仰为国捐躯的烈士。他在自己整理加工的《九歌·国殇》中赞颂保卫祖国的战场死难者。其次,屈原当国破家亡之时,他已预见到祖国即将面临覆亡的命运,而自己既不能立朝共图兴复,又不能报国拼死于疆场,于是他觉得已失去“生”的价值。

他认为,如果死能使人们了解自己的高尚气节,因而使执政者得以启发与醒悟,这也是死的胜利:“介子忠而立枯分,文君寤而追求。”(《惜往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离骚》)在这里,他以介子推以死感悟晋文公的事来说明“死直”的行为。如果这种死能证明事情的是非曲直,从而使人们认识到真理之所在,这样或可拯救祖国颓势于万一,那更是死得其所,他将毫不吝惜自己的生命:“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怀沙》)

屈原对于死的选择,不仅经过长期的考虑与分析,也是社会悲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他不愿在遭受国内邪恶势力的一再迫害后,还再次遭到敌国的凌辱:“宁溘死而流亡分,恐祸殃之有再。”(《惜往日》)同时,他的死既是为国殉难,也是殉自己的政治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离骚》)屈原就是这样以积极、斗争的姿态来对待死。他不能与敌人决胜于当时,但愿以死争讼于后世。从本质上看,他是把死这一问题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来处理的,唯其如此,故而他虽死犹生。他至今仍然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人们每逢五月初五端午节都举行各种民间活动,纪念这位不朽的英灵。

屈原主张以民为本。他对祖国的热爱,与对人民的同情,关怀是相致的。由于他长期过着迁客逐臣的流亡生活,有机会较多地接触到人民的生活、人民的苦难,因此他的思想倾向于人民,他的作品经常直接、间接地反映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在《离骚》中提出:“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在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分,孰非善而可服?”统治人民施行德政,政权才能巩固下去。这种民本思想是春秋以来的一种时代思潮。 屈原的思想正是这一进步思潮的反映。基于这种思想,他热爱人民,同情人民疾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