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什么情况 我们读的《静夜思》竟不是李白的原作?

什么情况 我们读的《静夜思》竟不是李白的原作?

时间:2024-02-14 13:43:26

相关推荐

什么情况 我们读的《静夜思》竟不是李白的原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仙”李白的这首《静夜思》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过,我们现在所熟悉的这首《静夜思》并不是李白的原作,其实是被人改过的。

《静夜思》曾被改动多次

李白的《静夜思》创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扬州客栈,当时李白26岁。《静夜思》自问世以来,几乎每一本唐诗诗集都会收录。可是到了明代以后,就开始有人擅自更改李白的原作。

那我们先来看看李白的原作吧!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目前世界上记载李白这首诗的原作最权威的版本有三种∶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北宋刊本《李太白文集》、日本静嘉堂藏宋刊本《李太白文集》、公元1707年由康熙皇帝钦定出版的《全唐诗》。这三个版本所记载的都和以上相同。

首次更改李白原作的是《唐人万首绝句》由明朝赵光在万历年间(介乎1573-16)编成的《唐人万首绝句》,这里把“举头望山月”改成了“举头望明月”,内容如下:

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有清代诗人沈德潜在康熙年间编纂《唐诗别裁》,虽然与《全唐诗》都在康熙年间编成,但《静夜思》的内容亦有不同,他是把第一句改为“床前明月光”,而第三句还跟原作相同。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静夜思》是源自于清代蘅塘退士孙洙在乾隆28年(1763年)所编成的诗集《唐诗三百首》,参考了以上两个被改过的版本,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仔细对比一下,李白的原作更加意境深远,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写作的层次和高度可是相差万里。而且李白作为写诗的高手,根本不需要写出‘明’字,在原作中的头两句中就已经暗藏着一个‘明’了。

曾有一位学者对于李白的原作被改动,感叹不已∶“打个比方,一幅价值连城的古画,你是持宝人,原作在你手上,而其他人只有这幅画的影印件。如果你认为这幅画有几个地方画的不好,你在上面加了几笔,不管你认为自己改的有多好。你这幅画都将变得一钱不值,而且还可能遭到人家的唾骂,因此你在破坏文物。更改李白原作的行为,与更改古画的举动类似。”

如此来看,擅自改动李白的作品已经是大不敬了,那如果是随意删减或更改历史,不仅丢失了原有的意思,也让现代的人更难以理解古文和古人的思想境界了。

床前明月光的“床”到底是指什么?

一直以来,我们都会把“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的“床”解释为床铺,但其实“床”在古代是有多种意思的。根据许多学者的考察,古代的“床”一般是以下两种意思:

一、指井栏

古代的井栏有数米高,成方框形围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内,这方框形既像四堵墙,又像古代的床。在中国古代,人们习惯在院子里挖一口水井,以供全家饮水。因为是平地掘井,为防止人畜跌入井内,人们便在井台的周围砌上一圈木围栏,叫作“井栏”。这种井栏四四方方,形状像睡床一样,所以古人又称井栏为“银床”。

《古乐府淮南王篇》中有:“后园凿井银作床”之句;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诗《富平侯》,其中有句“不惜金蝉飞林外,更筑银床在井头”;杜甫诗中也记有“风筝吹玉柱,露井冻银床”之句。可见,唐代时人们普遍将井栏称为“床”。

古代井栏专门有一个字来指称,即“韩”字。《说文解字》中释“韩”为“井垣也”,也就是井墙的意思。

二、坐卧的器具

床的异体字是“牀” (chuáng)。《说文解字》中说:“床,安身之坐者。”所以在古代,床不仅是休息的地方,也是一种简易的坐具。《诗经小雅斯干》有“载寐之牀”,《易剥牀王犊注》亦有“在下而安者也。”之说,讲得就是卧具。

虽然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床”字,却让很多人为了它争论不休。其实不管李白是在井边看月亮,还是在床边看月亮,都不影响《静夜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静夜思》触动了人们心底的纯真,最自然也最深刻,这首诗既然能千古传诵,就一定有它的道理。难怪连贺知章都赞叹李白是天上的神仙啊!

林子的遭遇,让我想到了之前的一起热门事件。

河南长葛县的一位农妇黄海霞,声称堂姐黄凤玲在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在媒体镜头前哭诉自己的人生因这场变故而被毁掉了。

这件事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经过调查,堂姐黄凤玲确实是在前用了堂妹的学籍参加考试,为此长葛县教体局当即停了黄凤玲的职务。

但是,事件很快又发生了反转,真相是这样的:

黄凤玲确实是用了堂妹黄海霞的学籍,但成绩是自己考的。

而堂妹之所以“大义灭亲”,是因为堂姐现在的生活令她眼红,有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又快退休享福了,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农民,终日为生活奔波。

巨大的落差,让她心里很不舒服,说白了,就是嫉妒心在作祟。

哲学家斯宾诺莎说,在嫉妒心重的人看来,没有比他人的不幸更能令他快乐,也没有他人的幸福,更能令他不安。

实际上,“见不得别人好”这个话题,我曾和几个朋友吃饭时聊过。

朋友老李就有一个嫉妒心比较强的亲戚,所以老李全款买了车,在他面前说是贷款买的;自己开公司一年收入超百万,过年的时候也喊挣不到钱。

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尚且如此,其他人往往就更不用说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