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读刘禹锡的《乌衣巷》 旧地怀古 感怀繁华易逝物是人非

读刘禹锡的《乌衣巷》 旧地怀古 感怀繁华易逝物是人非

时间:2019-11-26 18:14:29

相关推荐

读刘禹锡的《乌衣巷》 旧地怀古 感怀繁华易逝物是人非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刘禹锡题下的一首怀古诗。诗人踏及金陵之地,金陵之地脂粉之乡,秦淮河上曾经也繁华一时,南岸的乌衣巷在东晋时候更是世家大族居住的地方,煊赫一时,风头无两。无论是王导、还是谢安,都是当时的豪门贵族,世家子弟无数,来往的均是达官贵人,马车华丽,冠盖满京华,盛极一时。

但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与当年的煊赫差异悬殊,当年此地的繁华与富丽堂皇仿佛云烟一般消逝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如今满目皆是萧索,朱雀桥旁,遍地都是风中野花、荒烟蔓草,令人生出荒凉之感。而南岸的乌衣巷如今住的已经不是像东晋时期王谢那般的门阀贵族世家子弟,而是家境普通的百姓,也此前的富丽堂皇也大相庭径,繁华逝去,难免让人生出千古兴亡盛极而衰的感慨,世事无常盛衰易变,千秋之后只能让人嗟叹一句物是人非。

在该诗当中,诗人前两句当中主要描写朱雀桥边喝乌衣巷口的自然风光与景物,暗含古今对比,对仗工整,耐人寻味,而后两句当中,诗人更是巧妙描写燕子依旧飞回这一事实,紧扣古今对比这一主题,燕子每年照旧回归筑巢,但是当年燕子所筑巢的地方是在王家或者是谢家那金碧辉煌的门梁上,而如今却是在平民百姓的家中。诗人并未正面提及乌衣巷如今的变化,但是通过燕子的活动,其实也是在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古今对比。当年此地雕梁画栋亭台楼榭,如今是普通房屋。诗人语言平易之中不失别致,隽永凝练,脱俗清新,自成一派,而在主题上,该诗也感叹盛衰兴亡乃是规律。

“朱雀桥边野草花”当中,寥寥七个字之间,诗人简洁凝练地表现出了朱雀桥边的变化,凸显出了今昔之对比,对比鲜明,效果显著。朱雀桥在秦淮河边,当年东晋时候,在桥上来往的均是些富贵名流、世家子弟,身份非同一般,门庭煊赫,登桥的人是富贵的世家子弟,桥下划过的也是精致的画舫,盛极一时。当然,这些当年的画面诗人不必具体描写出来,因为朱雀桥属于当年此地的典型建筑,象征着繁华与煊赫,内中蕴含着这些深意。

只不过当年繁华满桥,冠盖如云,如今却只剩下了一些野草闲花,不为人所注意,再也不是当初的模样了,而野草闲花一般也生长在石桥的断壁残垣里,更可觑见此地的无人打理。“乌衣巷口夕阳斜”当中,乌衣巷与朱雀桥遥相对应,与朱雀桥的蕴意一样,乌衣巷当年居住过的都是世家大族豪门贵族,比如王、谢巨族。当时的乌衣巷本身就代表了一种荣耀,当年王谢两家的后辈与子弟也被称作乌衣郎。只可惜如今这里已经不复当年的雕梁画栋,如今的乌衣巷墙壁斑驳,斜阳的余晖倾洒下来,暮霭沉沉,倒是显出几分孤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两句写得最为巧妙,诗人在写乌衣巷的古今变化,但是诗人并未继续描绘直接景物上的变化,也并未直接抒发自己的心绪,而是轻描淡写地在写看似无关紧要的燕子。当年在王家河谢家的雕梁画栋上筑巢的燕子,如今也飞入寻常的百姓人间了。诗人透过燕子的变化,刻画出物是人非的画面,凸显出了繁华与盛衰的变化之大。全诗语言平易,但蕴含深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