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忆东山:游东山访诗路 缘文化见上虞

忆东山:游东山访诗路 缘文化见上虞

时间:2021-12-09 06:13:31

相关推荐

忆东山:游东山访诗路 缘文化见上虞

任冠青

刚回到家两天,我便忍不住想起浙江上虞的东山。

作为“江左风流丞相”谢安的多年隐居之地,这里从不乏名士后辈的慕名寻访和追忆感怀。最著名的诗篇,当属李白那首《忆东山》: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李白一生中曾三次寻访东山,这次作诗追忆时,已然人过中年,却仍壮怀莫展。睹物思人,凭吊观己。蔷薇洞曾为谢安与友人游宴吟咏之处,谢公当年建成的白云堂和明月堂依然安在。李白如盐入水的用典之中,无不掩映着其欲效仿谢公、建功立业而不得的胸中块垒与落寞。

属于我的“东山忆”,则更多是历史“补课”之后的后知后觉。

作为一个读《红楼梦》都会忍不住跳过诗句的读者,来到这里,我却意外地有按捺不住想要念诗的冲动。大概因为眼前的景色,实在与脑袋中的诗词记忆太过契合。

东山谢公祠以及“浙东唐诗之路”路线图。

行车至盘山公路中途,面前出现了一片颇具古韵的远山淡水,其间泛着质朴素雅的孤舟。这一随性自然之景,简直就是“钓罢归来不系舟”的完美再现。循着东山的青苔古道,于云雾之间拾级而上,那句应景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几乎脱口而出。行至半途,山道旁边出现了茂林修竹和脱胎于山石的古拙棋桌。此时,再望一眼远处静阔的曹娥江,便不由想起王羲之那句“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我就这样沉浸在东山妙造自然的诗景之间,感叹着这里为何时隔多年还会有古风遗韵。

后来我才真正明白,寻访东山,沉迷于吟赏诗景实在是舍本逐末,体悟其中的诗境和人事才更为重要。陆游若是在世,可能都要当面棒喝我一句“岂少名山宇宙间,地因人胜说东山”。

随着大部队一路向上,没多久就到达了山顶。这里是谢太傅及其家人的墓塚,东山书院院长徐景荣先生带领我们鞠躬致敬。不知为何,感受着这里的静穆安然之气,凝视着一旁白居易的《东山寺》题诗,我仿佛体会到了一种莫名的、难以言说的感动。众人离去之后,甚至不由自主地多逗留了一分钟。

也许是为了搞懂这感动究竟从何而来,多留下的一分钟使我暗下决心:回家以后,一定好好补上这一课。回归相关史料与介绍之中,我才更加真切地意识到:原来谢安是如此熟悉的“陌生人”。

云雾之中的谢安雕像。任冠青摄

著名的“东山再起”是由他而来,二十年高卧东山,渔弋山水之间,对功名利禄宴然不屑。至国家危难、士族凋零之际,又能“相与济苍生”,力挽狂澜。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时人所谓的“小草”“远志”之讥,如今看来也不过是燕雀鲲鹏的小大之辩罢了。

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离不开他的运筹帷幄,苻坚百万大军压境,“晋祚存亡”之时,手握八万兵马的谢安却泰然自若,谋定而后动。谈笑间,便让当初放言“投鞭断流”的苻坚溃不成军,“草木皆兵”。捷报传来之后,谢安竟能不露喜色,一句“小儿辈遂已破贼”后继续淡定下棋。

“咏絮之才”“芝兰庭树”之说出自他与子侄的对话,谢安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终使谢家子弟衣冠磊落,不攀附、不营私,卓然而立。

而他令李白等诗人景仰神迷的,还有那异于常人的雅量高情。与孙绰、王羲之等魏晋名士泛舟江上,一时波涛汹涌,众人惶恐不安,唯有谢安神色淡定、镇定自若,“独啸长风还”。

为助老乡凑齐盘缠,素有“丰神秀彻”之姿的谢安主动为他“带货”,走哪都要手执一把新会蒲扇。“明星效应”之下,蒲扇很快被抢购一空。

东山胜境。任冠青摄

谢安的每一个故事,总是能以摄人魂魄的力量,使人陷入沉思。这其中,既有为人之道,义利之辨,也有是非之分,家国之念。掩卷深思许久,我才终于理解了在山上停留的一分钟,理解了那份难以言说的感动。

回家几天之后,我便忍不住想起东山,忍不住像李白梦游天姥一般,再次神游一遍东山。这里云峦苍林,山远水阔,仍有不系之舟,似有黄石在岸。仔细一听,仿佛是谢安与友人曲水流觞,啸歌丘林,入室鸣琴,醉飞吟盏。循着青苔石道而上,古拙石桌两侧,敌兵当前、前来问计的张玄正心不在焉地落子,对面的谢公则早已成竹在胸,谈笑间巧胜这位比自己棋艺高太多的对手。遥望曹娥江上,烟波浩渺,仿佛有庄周行马,范蠡放舟。

东山上的古拙棋桌。任冠青摄

很快,我又登到山顶。皓月当空,众星失色,我看到了只身乘舟前来拜谒的白居易,听他吟出那首“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

山不在高,在于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这一次,我大概才算体会到了东山的诗境。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