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宋·陈与义《临江仙》赏析

宋·陈与义《临江仙》赏析

时间:2019-12-26 05:13:28

相关推荐

宋·陈与义《临江仙》赏析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人世间有许多事是不堪回首的,比如远去的青春,比如逝去的爱情,比如曾经的知己,比如绚烂的年月。有时候,真觉得回首往事需要几分勇气,毕竟流光无情,多年以后,物是人非,纵然回到曾经熟悉的地方,见不到曾经风雨同路的人,听不到曾经云天之下的笑声,也只是徒增烦恼。

当然,若是经历了江山变迁、王朝更迭,往事就更让人不敢靠近。当曾经的宫阙成了尘土,当旧日的亭台成了遗迹,谁还能在静默的往事里悠然穿行呢?南宋的统治者们选择了偏安,并且渐渐开始沉醉于江南的烟雨;但是,对于那些有血性有骨气的人们来说,靖康之变是永远抹不去的伤痛。人们都记得,那时候,大金铁骑踏破河山,只留给大宋人民水光边的残破梦幻。只不过,统治者无心收复河山,人们再悲伤再挣扎,也无济于事。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徽宗政和三年(11)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至参知政事。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陈与义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待人接物谦虚谨慎。被他推荐和提拔的官吏很多,他从来不向外人流露,也不向被推荐、提拔的人表白,更不提出任何要求。因此,他在士大夫阶层中具有较高的威望。朝臣们多愿向他袒露心迹或请求他指点迷津。当时,丞相赵鼎建议应该收复中原,宋高宗主张议和。陈与义赞成对金用兵,反对议和。宋高宗虽然道理上认为陈与义的话很对,但事实上甘心于偏安江南,以求苟延残喘。陈与义看出高宗无意收复中原,十分失望,便以病托辞退职。 失去了骨气的时代,纵然有几个未失志气的人,也改变不了局面。事实上,那时候也有过岳武穆,有过韩世忠这样正义凛然的将军,但是结局又如何呢?南宋到底还是在西湖之畔安置了下来,从此开始了醉醺醺不知人间几何的日子。如陈与义这样的词人,也只能借着词句,抒发心中的愤懑,如此而已。 这首词大概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时所作。对于偏安的朝廷,他无力改变什么,只好退居。但是,这个心存正气的诗人,终究难以忘记江山摇落的耻辱。他追忆起二十年前的洛阳旧游,那时候还是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可是后来,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颠沛流离,备尝艰苦。而南宋朝廷南迁之后,却选择了苟且偷安。此时,忆起当年往事,怎能不百感交集!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想必许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仿佛突然之间,我们已经远离了曾经的美好,远离了往日的潇洒,变得寂寞,变得萧索,变得乏味。都说年华似水,可是多年以后,我们感到的却是流光易逝,岁月如霜。

往事悠悠,如云烟般飘荡在那里。虽然我们总说往事不堪回首,但是我们又总是忍不住推开时光之门,去到遥远的从前,看看来时路上见过的花木、赏过的云月。午桥在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词人清晰地记得当年与几个知己好友在桥上畅游对饮,那时候,他们都英气逼人,豪气干云。不难想象,对饮之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何等畅快淋漓!

月下的人间,曾经令人沉醉。有云淡风轻,有月明星稀,更有诗酒相酬,那样的画面,无论何时都令人沉醉。很显然,年轻的时候,那样的情景时常出现。那时候,他们有最美好的愿望、最诗意的情怀,所以,许多个同样的夜晚,他们举杯畅饮,将雅趣与逸兴赋予桥头明月。多年以后,想起当时的情景,词人恐怕还会感动。只不过,感动之余,再想想此时的处境,又会生出无尽的伤感。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没有浓墨重彩,只是淡勾轻勒,便将午桥上会饮的画面刻画得无比诗意。涉笔至此,桥中豪英,桥下长沟,桥畔杏花,桥上明月,这幅雅人高士夜饮之图,动静制宜、形神兼备,怎能不令人神往!而彻夜竞吹的笛声,更是将整个夜晚的诗意,拉得无比绵长、无比悠远。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便是如此。陈与义就在此时的人间,回忆着彼时的情景,从流水到杏花,从月色到笛声,仍旧无比清晰。可是转念之间,他明白这并非当前实境,而是二十多年前浩如烟海的往事。于是,只是瞬间,豪酣转成怅悒,便有了下阕的感叹。

他想起了二十多年来人世间发生的那些事,想起了金人的铁蹄,想起了宋人的退避,想起了战火的无情,想起了生命的凋零。靖康之变,让太多人漂泊苦恨。那些曾经的知交,在经历了那场巨变之后各自零落,于是盛会难再,这让词人深感遗憾。

是的,二十多年,只如噩梦一场。他虽然还存活于人间,但是回忆起那些战火弥漫、河山破碎的日子,却也是触目惊心。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融入其中不只是词人个人身世的感伤,更有国土沦丧、时局危殆的忧愤。

“闲登小阁看新晴。”面对沧桑变迁,除了看淡,还能如何?世事本就多变幻,今宵觥筹交错,明朝各分西东;今年花间携手,明年两处天涯。太多执念,只能让自己深陷悲愁而已。词人没有接上文继续抒发悲叹,而是从那样的情绪中转出来,转向风轻云淡。

当然,世间之人没有谁能真正做到笑看风云聚散,陈与义恐怕也做不到。他的心中仍有悲伤,可是他不愿永远陷在那样的情调之中。所以,这个夜晚,闲得无聊,他便登上小阁楼去看新霁后的月色夜景。虽然世事茫茫,变幻莫测,至少还有天边的月亮给他些许慰藉。有时候,当你放下执念,沧桑也就只如缥缈云烟。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因为将悲愤转化为了旷达,关于国家的兴亡盛衰,关于自己的流离失所,关于知交的零落天涯,也就不再沉重地压着心门。于是,词人有了看新晴、听渔唱的心情,虽有无奈,但更多的却是淡然。

这首词节奏明快,浑成自然,水到渠成。彭孙遹说得好,词以自然为宗,但自然不从追逐中来,亦率易无味。如所云绚烂之极仍归于平淡。每次想起这首词,总能想起那诗酒流连的画面,总能想起那杏花疏影里的笛声。当然,还有那夜深时的渔歌。千百年后,功过是非、成败得失,都已化作云烟。古今之事,当时虽能引起无数人悲喜,最终都尽付渔唱樵歌。要知道,漫长的岁月,可以了却所有的悲欢离合。

梦里不知身是客

人生如梦,来去匆匆。几番聚散,几度秋凉,已是灯火黄昏。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这样的况味,总是避无可避。毕竟,遥远的红尘,我们只如浮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