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传承壮族优秀文化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

传承壮族优秀文化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

时间:2022-03-15 13:28:45

相关推荐

传承壮族优秀文化 增进民族团结进步

掌上曲靖讯“传承壮族优秀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传承历史文脉,保护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方式,守望精神家园”......

历史应该被铭记,不应该被遗弃,老祖宗的根不能忘。曲靖有7个民族乡,师宗就有3个。面对传统文化流失甚至濒危的窘境,有感于传统文化的流散与衰败,更源于对壮学文化的挚爱与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自觉。11月,师宗县壮学发展研究会(简称壮学会)就此诞生,特别7月特设党支部成立后,师宗壮族传统文化的研究、保护、传承和挖掘工作就有了“定盘星”。

走出去与请进来

师宗壮学会现有会员128人,党支部有党员16人,由作家、摄影家、美术家、戏曲家、记者、律师、企业家等专业人士组成。学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在日常、坚持在平常、落实到经常。

壮学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到广西、文山学习取经,并到云南民族大学集中学习充电。同时,邀请广西博物馆、广东茂名俚人研究会、云南民族大学等壮学研究专家到师宗开展专题讲座,为学会成员集中统一授课。3月,“云南省壮学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壮乡文化旅游开发研讨会”在师宗县五龙乡隆重召开,全省14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一团火与满天星

党支部突出“特设”,彰显“特色”,全体党员在各自岗位积极参加“三会一课”,过好组织生活的同时,特设党支部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交流活动,活动中,每位党员把各自岗位学到的好经验和好办法带到特设支部中,并各抒已见,努力践行“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我有责任,应尽义务”的理念。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党支部深入基层、村寨、田间地头开展考察,详细了解壮族文化传承、居住环境、生产生活、礼教信仰、教育现状等,并形成田野考察调研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为壮乡经济社会发展献言献策。党史学习教育中,以边纵攻克高良、智取五洛河、黑耳剿匪为切入点,深入到壮乡向党员群众讲党课,使民族地区党员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大著作与小散文

按照“保护、传承、发展”的工作思路,壮学会编写出版了70余万字图文并茂的《黑耳神韵》和《师宗壮族》,从民俗、民情、文学、宗教等方面未壮族文化研究研究提供丰富详实资料,也为各族同胞与壮乡壮民的交融、互动提供了平台。两本书共印6000册,分别在国家、省、市、县图书馆、档案馆收藏。目前,约8万字的《师宗壮文教程》已完成初稿,下步将印发。

壮学会把“讲好壮乡动人故事,传播壮族美妙声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情萦故乡》《神奇的抱洛陀》《壮族铜鼓》等多篇文章在市级主流媒体刊发,4篇小说、诗歌、散文被《云南省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刊用,《简析师宗壮族文化传承保护及对策》被《云南少数民族古籍研究》收录刊载,原创的《一杯米酒敬亲人》《木棉花开等你来》《脱贫攻坚壮乡赞》、《春风温暖彩云南》《魂牵梦绕是壮乡》等10余首双语歌曲飘逸师宗大地。

沿海边与壮乡里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党支部积极与劳务公司对接,以主题党日为载体,开展“发展打工经济、助推脱贫攻坚”送岗位下壮乡活动,帮助壮乡儿女外出务工。通过劳务公司输出,每年1000余名壮乡儿女成功到沿海地区实现稳定就业。同时,开通维权热线电话,免费为农民维权,共为40余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壮学会成为了“壮族群众信赖之家”。

近年来,党支部积极宣传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婚育新风,提倡厉行节约,反对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壮乡群众积极响应。下一步,壮学会将以“万名干部规划家乡”为载体,深入壮乡助力乡村振兴,铸就“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营造绿水青山的宜居环境、打造乡风淳朴的人文之地,切实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着力在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工作永远在路上,忆往昔,步履艰辛,硕果依旧;看今朝,任重道远,前程似锦。请大家跟随壮学会的脚步,一起到师宗体验“春过小年三月三,夏观田园赏稻花,秋尝新米摘水果,冬御严寒走壮乡”的壮乡民族特色之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