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吴山时评」美美与共的诗路文化带

「吴山时评」美美与共的诗路文化带

时间:2019-08-03 17:51:23

相关推荐

「吴山时评」美美与共的诗路文化带

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与山对话,与水交流,与诗融合。10月12日下午,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建设暨浙东唐诗之路启动大会在天台召开。诗路文化带,是在山水诗情中绘就内涵丰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这里有幸福美好家园,有绿色发展高地,有健康养生福地,有生态旅游目的地;这里有诗路文化名山,有诗路人文水脉,有诗意森林古道,有文化遗址公园,有诗路名城古镇古村……美丽中国,诗画浙江,串珠成链,美美与共。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天台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而历史上,浙东唐诗之路正是在“前往天台山”这个目标驱动下形成的。天台山,在天台县北,有华顶、赤城、琼台等胜景,其中以石梁飞瀑最为著名;因为有国清寺等杰出的文化遗存,在5月与良渚古城遗址等一起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名单。《徐霞客游记》开笔第一篇就是游天台山日记,时在公元16。历史上,先后有300多诗人吟诵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占了浙东唐诗之路诗篇总数的80%以上。很多东西都是古人比今人厉害,比如诗词,今人和未来人都永远无法超过古人。

建设诗画浙江大花园,离不开诗路文化。在浙江版图上,大运河、曹娥江、钱塘江、婺江、瓯江等主要水系,其实都是文化纽带。古代文人墨客,或寄情山水探幽访胜,或追慕先哲问道论学,一路行吟,一路咏叹。古人以诗词文化,为今人赋能。一年前,浙江省政府出台《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四条诗路”,分别是: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和瓯江山水诗路;谓之“一文含四带,十地耀百珠”,串联起了浙江文化精华之“链”、山水之“链”、全域发展之“链”——好一幅有灵魂、有胜景、有历史、有文化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四条诗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而钱塘江诗路别具一番风采。下游的钱塘江大潮波澜壮阔,带来大量豪放派诗词,从“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到“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大家耳熟能详。中游富春江静水深流,风光绮丽,被南朝文学家吴均推许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里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上游则有南北二源:北源新安江清纯宁静,“洞澈随清浅,皎镜无冬春”;南源衢江妖媚俏丽,“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在钱塘江诗路上,有一首美妙绝伦的佳作,那就是当年苏轼在吴山上写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其有“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的气势,更有“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的宁静——在一轮明月映照下,钱塘江水澄澈得像碧色琉璃。而在钱塘江上游,因着“宋室南渡”,则嵌入了一段“宋诗之河”,它就是宋诗遍布的常山江,“日望金川千张帆,夜见沿岸万盏灯”。5月,钱塘江诗路文化带首批成果发布:一首钱塘江歌曲《潮起钱塘》、一套《钱塘江诗词选》、一张《钱塘江历史文化旅游导图》、一本《流水的盛宴——诗意流淌钱塘江》。这些“诗路花雨”,是对诗路文化实实在在的挖掘。

诗路文化带建设,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是“诗心自在”内涵的彰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践行……这需要政府投入撬动,更需要社会资本积极参与,需要大家勠力同心!

编辑 倪宇翀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