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苏轼第一次被贬为什么是黄州?据传改诗被贬体验黄州菊花满地金

苏轼第一次被贬为什么是黄州?据传改诗被贬体验黄州菊花满地金

时间:2021-02-25 07:46:23

相关推荐

苏轼第一次被贬为什么是黄州?据传改诗被贬体验黄州菊花满地金

文章标题“苏轼第一次被贬为什么是黄州?据传改诗被贬体验黄州菊花满地金”

苏轼在北宋是一个全能型的文坛领袖,诗词书画无不独领风骚,也是锐意改革的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题材广阔,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他的诗词文赋不少是千古绝唱,世代传诵不衰。一生传奇色彩先后三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共计。据传苏轼因“乌台诗案”第一次被贬湖北黄州,是王安石另有深意。

苏轼四十三岁在元丰二年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苏轼在给宋神宗写的《湖州谢表》中,写道“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等对朝廷有些暗讽的句子很快就成为了变法派手中的把柄。并且变法派在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在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并押解到了京师。

苏轼在想下狱后并未逼问出任何有价值东西,曹太后爱惜苏轼才华出面说情,变法的主持者王安石上疏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也为苏轼辩白。此外宋太祖赵匡胤曾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苏轼才躲过一劫。苏轼出狱之后,虽说无性命之忧但是被贬是难免的。在苏轼何去何从的时候,在苏轼出狱拜访过王安石之后,王安石便上奏宋神宗建议苏轼到黄州当团练副使。

传说苏轼出狱有一天后去拜访宰相王安石,当时恰好王安石出去不在。苏轼便在王安石书房等候,在王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一首咏菊的诗稿,刚写了开头两句: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西风”就是秋风,“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最能耐寒、耐久,敢与斗秋霜,怎么会被秋风吹落呢?认为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很是不恰当。苏轼就想当然也不管王安石是宰相上级,便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然后拂袖而去。

王安石回来后看到苏轼续的诗后,笑了笑便写起了奏章,并特地建议皇上让苏轼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去。神宗皇帝很痛快的便同意了。不久苏轼便要调任到黄州时,王安石亲自相送苏轼上任,并出了三个句子让苏轼对。第一句“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因为那年恰好闰了个八月,而且正月和腊月都有立春,所以是“两度春秋”。第二句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个叫半塘的地方实际距离刚好三里半。苏轼不久前曾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第三句为:“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润州(今江苏镇江)古名铁瓮城,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也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以上的对句不难发现其中事物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包括里面运用的数据都十分严谨。王安石想让苏轼明白什么是实事求是,不能凭空臆想。

这三个对句苏轼当时候并没有对出来,称到了黄州之后继续对。因此苏轼对王安石的看法也有了根本的转变。后来苏轼用“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对出了“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其余的两句一直都没有对上。在到黄州后,第二年重阳他和好友陈寄常到后花园赏花饮酒。这天正是刮了大风之后,园中十几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只见满地铺金,落英缤纷。苏东坡惊得目瞪口呆。陈寄常问:“你见菊花落瓣怎么这样诧异?”苏东坡讲述了在王安石府中改菊花诗之事,好友恍然大悟。苏东坡不禁感慨自己当初鲁莽。再联想到当初王安石给自己的三个对句,立马明白了王安石安排自己被贬黄州的真实用意。

以上轶事是否真实我们无法考证,但是就根据苏轼和王安石的个性来说这些故事发生的在他们身上,非常的契合。从这个小故事在讽刺苏轼恃才傲物、口无遮拦不然也不会一生三次被贬长达十年之久。同样可以发现王安石为人实事求是、果断刚毅不然也不会被宋神宗看中主持改革变法。不论故事褒贬如何我们都必须真实客观了解他们,那样才是真实的苏轼和王安石。

欢迎阅读“苏轼第一次被贬为什么是黄州?据传改诗被贬体验黄州菊花满地金”我们下期再见!

总有一个人在坚持,总有一件事要完成。以诗为媒,驭歌而行。不喧哗,自有声。—— 诗音传媒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