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罗隐很罕见的七律 看似悠闲 却句句充满了惆怅之情

罗隐很罕见的七律 看似悠闲 却句句充满了惆怅之情

时间:2019-10-17 11:32:37

相关推荐

罗隐很罕见的七律 看似悠闲 却句句充满了惆怅之情

古代书生从小勤学苦读,盼望一朝金榜题名,可以光耀门庭,实现年少时的梦想。但是很多人经历了多次科考,却总是铩羽而归,心中极其愁闷。特别是晚唐时代,社会矛盾加剧,百姓们更是民不聊生,诗人的生活也处于艰难的处境。

这时有人开始颓废消极,有人则急流勇退,也有人心中矛盾重重、进退两难。晚唐作者的诗歌经常流露出感伤的情调,甚至被后世评价为气骨卑弱,其实这都是才子们对前途失去了信心的表现。他们或借酒浇愁,或决意归隐,诗行中更彰显了无限的无奈和惆怅。下面分享罗隐很罕见的七律,看似悠闲,却句句充满了惆怅之情。

曲江春感

唐代: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诗的大意是:天气渐暖、花儿盛开,江南的旅人悠闲自在。嗜酒放荡之人多半已经故去,终南山却徒然高耸。贤明时代应该没有无用之物,但是豪门却未必任用无才之人。一只扁舟、一竿钓丝,载着明月、归隐五湖,尽享人生恬淡之趣。

罗隐是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身世和遭遇也被大家所熟知,读者都非常同情他的坎坷命运,也喜爱其水平高超的诗作。他性格刚烈、为人直爽,但因为屡试屡败,最后就连自己都没有脾气了。

有一次诗人再次落第,看见新中的进士们都在欢呼庆祝,他只好落魄地躲在一旁,除了唉声叹气,就剩一片迷茫。惆怅之余,诗人来到曲江的江边散心,看见春花烂漫,心中却别有滋味,于是提笔赋诗。

曲江位于长安城的西南,是唐代著名的皇家园林,从各地前来参加考试的书生,都喜欢来此游玩赋诗。时值暖春,诗人漫步在曲江两岸,只见桃红李白、莺歌燕舞,到处都是姹紫嫣红,游客们也络绎不绝。

作者在首句先描绘了一幅春光无限的场景,鲜花盛开,诗人也欢喜开怀,暂时忘记了落第的痛苦。“心悠哉”三字,表达了诗人非常欣喜于眼前的乐景,看似冲淡了心中的忧愁,其实却是一种反衬手法,也为后文打下铺垫。

接下来作者没有继续写景,思绪却跨越时空,“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高阳酒徒,是化用秦代末年的郦食其追随刘邦时的自称,后来用来代指嗜酒而放荡不羁之人。“空崔嵬”,指空有高俊雄伟的形貌。

诗人感怀过往,叹息人生,情感显得悲怆和深沉。如果是一时一事的失意,诗人也许未必放在心上,可是他屡遭打击,再结合社会的衰落、命运的多舛,罗隐仿佛失去了精神支柱,一时间变得极其茫然无助。

如此想来,作者刚开始的平静心情,便立刻发生变化。所谓乐景,不过是为了衬托其悲愁。颈联抒发议论,“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晚唐社会逐渐衰弱,诸侯割据、战火纷飞,帝王将相早已应接不暇。诗人却说自己身处圣代,而且只是一个弃物,明显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也让“非才”二字耐人寻味。

并非诗人不努力、无恒心,十次落第、却依然坚持,整个大唐乃至后世,又有几人?也并非诗人无才,每次读到他的诗篇,不仅可以感受其斐然文采,而且令人感悟深刻。

万般无奈之下,诗人只好安慰自己,世界很大,既然长安城里没有自己的安身之地,也不必困守窘境。诗人最后抒写了恬淡的心境,“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诗人无心留在京城,一竿竹篙,撑着载满的月光,回到太湖之滨的故乡。

“五湖”,化用春秋时范蠡的典故,好像非常恬淡,但“一船、一竿”,则隐含着诗人孤独和悲怨之情,完全是意在言外。

罗隐的这首诗看似恬淡,其实充满了愁闷之情。因为即使隐居,也不过是暂时的行为,无法让其真正解脱,只不过借托一花一叶、一帆一湖的吟诵,表达一种精神慰藉。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