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论语.学而》 人生从这里开始 却又远未结束

《论语.学而》 人生从这里开始 却又远未结束

时间:2021-10-07 20:05:47

相关推荐

《论语.学而》 人生从这里开始 却又远未结束

人类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丰富,在学习中深刻。现代人,还未出生便开始有教,出生以后更是教而又教,各类智力开发、人生启蒙之术多不胜举。

现代的父母,巴不得把全世界的知识一股脑儿的塞进孩子的脑子里。可怜的孩子能对付父母的唯一办法就是心不在焉,充耳不闻。父母的急与孩子的拖,形成了普遍的教育冲突,在很多家庭里上演。

最近又读《论语》,看学而篇,不觉有些怨我的启蒙老师,他们照本宣科,让我们死记硬背,却不告我们宣讲的意义和背诵的目的,让我横冲直撞了很多年。

现在想想,其实人要所学,并没有那么复杂,看看《论语》里的学,用少有的文字,学出深刻的人生。

学诚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孝顺、尊老、守信、仁爱,这是百姓的诚信,是人生的起点,是开始。

学会孝顺,就不会叛逆;懂得尊老,就不会任性;懂得守信,就知道规范自己的行为;懂得仁爱,就知道伤害不能容许。

这些是人性启蒙的基础,直接而又单纯,简单而容易理解,可我们却在成绩的绑架下,失去了对孝顺、尊老、守信、仁爱的思考,失去了对人格树立的系统性受教,把这些本应作为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成绩与功利的附庸,进行零散的传播。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多人在成长中失去了视野和包容,看得最远的地方就是老师、家长、大人的脸色,

以此造就了很多许可馨,这些许可馨的心里装了无数的恨国论。这种对养育自己的国家的鄙弃,父母的钱和人脉成了她所认为的正道、个人的努力一钱不值的本末倒置的教育结果,让孔子在另一个世界都不得安宁。

君子是孔子最为提倡的人格,所谓君子,有仁爱、知识、勇气三德,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所以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才。过,则勿惮改。”

君子要庄重,要守信,要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错误不怕改正。这是君子之信。

谦逊而知进退的君子,处处可见,遍布周遭,何愁国不兴,民不富呢?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

国家要勤俭节约而爱护百姓,征用民力要顾及百姓的生产时间,这是国家的诚信。

国诚信于民,爱于民,体恤于民,从而民爱国,顺于国,维护于国。所以国信则民安,民安才可以图发展。

孔子的很多弟子都宣扬着这种诚信,如子夏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他的弟子有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意思是信守的诺言符合道义,诺言便可以实践。都用这样的诚信作为教育的启蒙,是不是会少一些许可馨,少一些恨国论?

学做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在世人的讨论中,最频繁的话题莫过于怎么做人。可是讨论来讨去,很多人仍然不明所以,最后就遵从习惯,遵从潮流,失去个性。

所谓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不是一定限制一个人的吃和住,只是排除奢侈,防止陷入物欲。人如果只求舒适的生活,大多都会在舒适中颓废。

中国历史上,每一段奢靡史就是一场灭亡史。纣王“酒池肉从”,成天吃喝玩乐,连奴隶都起而反抗,焚烧米仓,经常逃亡。致使商王朝就此终结。

周幽王奢靡无道,不理政事,至使周王朝一败不起。

舒适中,士无斗志,将无雄心。所以“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是自我激励,自我鞭策。时时提醒人们,每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责任。责任是根本,奢靡即忘本。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向有道之人求证行为的对错,道理的正邪。

说空话很容易,一如既往的脚踏实地的做事,却是很难得。所以才要言之于书,刻之于本,让人谨行慎言,远离空妄,追求务实精神。

“巧言令色,鲜矣仁!”能说会道察颜观色之人,很少有仁慈之人。

看来孔子对只说不做的人,毫不留情地贬斥,希望能让人回到务实的本质。

“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

在乡亲而前,恭敬而似乎不会说话,之所以“似乎”,不是真不能言,而是不要在乡亲面前夸夸其谈而已。在宗庙朝庭,说得明晰流畅,是在需要说话的地方,才说话。

也许是孔子看到太多衰败的国家,都聚集了无数巧言令色的奸佞之臣,如纣王身边的费仲、恶来和崇侯虎,巧言惑众,危害忠良。所以才用行动来证明语言的适当用途。

学会做人,也就学会了做事。会做事之人越来越明白夸夸其谈的语言,只能突显一个人的无知与浅薄,无聊与愚昧。

学会认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忧别人不了解我,却担忧自己不了解别人。

人的一生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我”,“我认为”,“我觉得”,“我说”等等。

人人都以“我”为中心。黛玉因宝玉不了解自己的心事而生气,贾母因刘姥姥合了自己的心意而认了这门穷亲戚,很多夫妻因对方不理解自己而离婚。因“我”很重要,所以“我”的好恶决定了别人在自己心中的存在。

但却没有想,别人也同样重要,在太多以“我”为中心时,却忘了去理解别人,了解别人。所以孔子才教育弟子去了解别人,然后理解别人,认同别人。

他的弟子曾子就知道:“吾日三省吾自身。”想想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对朋友是不是真诚,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认真复习。

反省,是自我认识的开始。认清了自己,更能看清别人;认清自己,更能理解别人;认清自己,才会善待生命。所以,认识很重要。

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孔子这句话,他希望人们能反复学习有用的知识,热情的接待自己的朋友,做一个心无怨恨的人。达到“贫穷而自乐于道,富贵却谦逊好礼”的为人境界。

能让一个反复去学习的知识,不但得有兴趣,还得有意义。而我们成长以来,谁在乎了我们所喜欢的?谁在乎了有意义的?如果不是自己潘然醒悟,自己坚持了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一生所围绕的都是生计所需,名利所累。

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反复琢磨,不断学习。从学习的开始,就需要激发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填鸭式充塞,以至于厌学厌书。

培养对知识的兴趣,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逐渐的,学习就成了一种自然,一种习惯,天天都是读书日。

大多数人已不愿读书,是因为从幼儿园到大学,一直忍受着对课本的厌倦,受各种参考书的累犊,在很多心灵里,留下一道道书伤。能治愈这种伤痛的,就是远离痛源,放弃伤脑筋的学问,所以对书敬而远之。

至于要规定一个日子,挽救人们对书的兴趣,那是因为人类的确需要书籍来改变富有的物质生活中那些贫穷的心灵。

能让我们重新拿起书本的,是需要和兴趣,在旧的知识里得到新的收获,“学而时习之”才有了意义。

《论语.学而》,教导着人从学习的开始到学习的方向,让人之初的心灵,得到端正而明了的启蒙,不至于到认识千万字以后,还怀揣着一颗迷茫的心,问无数找不到人回答的问题而体会不到生命的意义。

孩子读书的兴趣,也容易化解父母的急与孩子的拖所形成的教育的冲突和矛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