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古朴四合院 民国风 新中式建筑 “换脸”后的雍和宫大街来了

古朴四合院 民国风 新中式建筑 “换脸”后的雍和宫大街来了

时间:2019-11-23 05:37:21

相关推荐

古朴四合院 民国风 新中式建筑 “换脸”后的雍和宫大街来了

漫步在1130米长的雍和宫大街上

从北到南

既有清代传统四合院民居

又有民国风商铺

还有新中式建筑

就仿佛在历史长河中穿越

17个月打造“慢街素院”历史风貌

9月2日,雍和宫大街南段撤掉了施工围挡,露出新面容。从5月北段动工,到如今南段完工,经历17个月的精雕细琢,通过拆除违法建设、封堵违规开墙打洞,以及危房修缮重建、建筑外立面提升等精细化整治提升手段,整条大街呈现出了“慢街素院、儒风禅韵、贤居雅巷、文旅客厅”的历史风貌。

“简直认不出来,变化太大了!”走在整治一新的雍和宫大街上,曾来过这里的人都惊呼。

脚下的步道变宽了,曾经挡在人行道上的路牌、灯杆、变电箱都不见了,街角路边还多了很多小绿地。路边的建筑也面貌一新,商铺曾经统一装修的垂花门式门头全拆了,露出原来面目,古朴四合院、民国风、新中式建筑风格各异。绿荫下、店铺前,居民、商户坐在小板凳上,享受着舒适的环境。

雍和宫大街南起东直门内大街,北至安定门东大街,全长1130米。沿街两侧为平房保护区,并有雍和宫、国子监等文物保护单位2处。它是彰显北京古都风韵的主要空间轴线,展示历史人文遗迹的文化景观线路,体验胡同传统生活的重要承载区域,也是崇雍大街综合提升工程的先期示范区段。

5月,东城区北新桥街道启动雍和宫大街北段(北新胡同、国子监街以北)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

4月,雍和宫大街二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启动,主要包括大街南段(国子监街路口(西侧)、北新胡同路口(东侧)至北新桥交叉口)的建筑风貌提升,全段的景观、交通工程提升及持续性的公众参与工作。

为居民提供48种门窗样式选择

作为崇雍大街主责设计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把握崇雍大街“文风京韵、大市银街”的整体定位,投入了城市规划、名城保护、建筑、交通、景观、业态研究、照明、结构、给排水、电气、照明工程等十余个专业,总计70余人的设计师参与工程设计。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师孙书同介绍,历史上,雍和宫大街北侧就以居住为主,向南与东四北大街相连,东四北大街是繁华商业街,建筑也渐渐向商铺过渡。大街从北向南,建筑从古朴四合院民居、中式铺面房、民国风建筑、民国风商铺过渡。整治充分尊重这段历史,拆除违建后,按照历史资料和居民记忆,恢复建筑的原始风貌。北新桥街道和设计团队根据查阅出的历史资料以及居民的回忆,对每一处房屋进行了“量身定做”,避免一条大街一种工艺用到底的情况,做到“和而不同”。

建筑风貌上北段主要是“慢街素院”,体现传统合院居住为主导的建筑风貌。南段的建筑风貌设计特色为“京华剪映、街区新生”,提取雍和宫大街历史上曾经有代表性风格的建筑,采用蒙太奇的方式进行拼接展示,展现从北至南、由古朴向现代、由居住向商业逐渐过渡的建筑风貌。改造过程中,翻建如意门11座、西洋门15座、随墙门20座、金柱大门4座、小门楼1座。

整治过程中,居民部分参与到方案设计过程中,采用“菜单式选择”方式,是此次整治的一大亮点。“根据建筑风格的定位,为居民提供了48种门窗菜单,供老百姓选择喜欢的门窗样式、色彩,在保证实现规划目标的前提下,又尽可能符合老居民自身个性化的要求。”北新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聂嘉介绍。

比如,门窗的木格图案,就有龟背锦、灯笼锦,还有套方可选;门窗的配色有红抹绿、黑抹棕,还有红抹黑可选。整治后,走在大街上,千门千窗千面,家家户户看似一样,又各不相同。

此次整治,广告牌匾也不再一刀切。整治后,大街上保留25家商铺,有9家有自己的LOGO和品牌标识,保持不变。其余商户,提供了8种方案供选择,包括材质、颜色、字体等。颜色就有黑胡桃木色、红胡桃木色,还有浅原木色、深原木色,刻字手法有阴雕、阳雕、阴包阳。东城区文联还邀请了8位书法家,为他们亲自书写匾额和对联。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于丽爽

摄影:于丽爽、和冠欣

流程编辑:tf01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