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文旅融合大发展——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看发展变迁

文旅融合大发展——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看发展变迁

时间:2022-10-31 00:22:07

相关推荐

文旅融合大发展——走进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李家山看发展变迁

“男歌手”李月成老人接待游客拉毛驴唱民歌

今日李家山展新颜

层层叠叠,凹凸有致,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窑洞“镶嵌”在黄土山坳中。这座被吴冠中称之为“黄土高原上的布达拉宫”的村庄,无不在向世人展示它的鬼斧神工。整个李家山村形似凤凰,一代代村民居住在凤身、两翼之上,经历着兴衰沉浮和岁月变迁。如今借着文旅融合发展的“东风”,这只沉寂已久的“凤凰”正迎来涅槃重生的机遇。如今让我们走进李家山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看文旅融合带来的发展变迁。

李家山村位于临县碛口镇以南,村内共有高低九层、合计九十八院的古住宅群,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传统村落、优秀景观村落。历史上李家山曾一度繁华,但后来发展越来越慢,渐渐被人遗忘。当它再次焕发生机时,它的后人也因此沾了光。

“金牌导游”陈玉香

初见陈玉香,她正坐在自家的院落前,胸前佩戴着见习解说员证。在看到西边两个闲逛的身影时,便立即用洪亮的声音高呼起来:“大美女,我带你们走吧!”这两位来自上海的美女成为陈玉香今天接待的第一批游客。

一路上,陈玉香娴熟地介绍着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时不时加上几句自编的顺口溜,使得她口中的李家山故事既专业又有趣。比如,讲到四合院,她说:“金元宝,银元宝,哪儿也比不上四合院的大元宝”;讲到特产,她说:“凤凰山的大红枣,走遍天下都说好,吃进美女肚子里,好比灵芝草,既招财又进宝,寿比南山永不老”;讲到风景,她说“上面山下面水,窑洞修在个大山里,风水宝地实在美,李家山成为旅游区”。兴致来了,她还唱起了山歌,又向游客绘声绘色地讲述李家山的有趣传说,甚至教起了本地方言,这种诙谐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她有别于从旅行社出来的正规导游,两个客人直夸她讲得有感染力、亲和力!

对于讲解李家山,56岁的陈玉香有十足的底气。她出生于本村,又嫁到本村,打小听着李家山的传奇故事长大,大半辈子在村里转圈圈。多年前,她和丈夫靠着勤劳肯干搬离了穷困闭塞的李家山村,在山下的黄河滩边盖起了四孔窑洞。没想到,近年来李家山村兴起了“旅游风”,名气渐大,游客渐多。两口子乘势搬回了山上,陈玉香靠着一张“巧嘴”做起了向导。凭着会编段子、会唱民歌,再加上热情大方,善于与游客互动,陈玉香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慢慢成为游客口中的“金牌导游”,这让她有了较为稳定的收入来源。仅今年的国庆节假期,她就收入了3000多元。

讲解结束后,两位游客热情地邀请陈玉香去上海游玩,并多给了20元的小费作为奖励。“游客听得欢喜,我心里也高兴,希望能让更多的游客都满意。”陈玉香接着说道,为了讨个好彩头,她把微信名取为“好运常来”,期盼着未来的日子能够好运常来、好运常在!

像陈玉香这样的本土导游,村里还有二十多个。她们均是家庭妇女,年龄偏大,最大的有66岁,从电视上、游客口中学会了普通话,接受过一段短暂的培训,能说会唱,每天如音符般活跃在山间小道,奏响了李家山村历史文化的最强音。

“男歌手”李月成

在陈玉香的导游路线上,总会经过一个小广场,那里是李月成的“阵地”。

头戴白羊肚巾,身穿羊皮袄,肩上搭着褡裢,留着山羊胡须,这身略显 “违和”的装扮让68岁的李月成成为人群中的焦点。他身边还有一头装饰喜庆的小毛驴,脚边放着一台音响。如果说以陈玉香为代表的向导是村里的“女高音”,那么李月成就是村里唯一的“男歌手”。醇厚的歌声为他招来了不少生意,很多游客为听歌而坐上了毛驴。只见他一手拉着小毛驴,嘴里唱着《梦中的兰花花》《赶牲灵》等民歌,左走几步,右走几步,回头再跟驴背上的客人拍拍手,观众围成一个圈,拍照、欢呼,俨然是一个小型“演唱会”。当一声悠长的“大—家—好”喊出时,表演也就结束了。随后李月成又配合拍照、录视频。

李月成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学时喜欢唱红歌,年轻时凭着一番手艺到外面闯荡,年纪大了又返回村子。看到村里旅游业发展得蒸蒸日上,闲不住的他花了一万块钱买了头小毛驴,在东边广场上做起了骑毛驴的体验项目。为了让生意“火”起来,他学了几十首民歌,以便在骑行过程中献唱,让游客更能感受黄土高原的浪漫风情。

如今,李月成的腰包越来越鼓,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他每天唱唱歌,喂喂驴,日子过得清闲又富足,闲暇时还自编了几首歌曲,其中《夸李家山》中有这样一句歌词:李家山的山来,李家山的水,李家山的风景实在美,游客来了都说美,历史记载好风水。“李家山发展得越好,我的日子越有盼头!” 李月成的脸上写着满足与期待。

“大掌柜”李海平

从李月成表演的东广场望去,对面就是李海平的四合院,专做民宿。

提起李海平的四合院,那可大有名气,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曾两次入住他家,这里也是村里最早接待游客的地方。走进四合院,只见盏盏写着“李府”字样的大红灯笼,墙上挂着串串玉米棒子,院角还有一台磨石,整个院落保留着最古朴的味道。

这是一座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民宅,讲究的建筑显示着旧时的繁华,借助吴冠中等艺术大家的名人效应,吸引一波波游客前来“打卡”。为了让游客停留时间更长,李海平在此置备了当地特色服装,供游客拍照采风。他也因一把标志性的胡须,成为游客相机里的风景。

随着李家山村名气的渐大,来村里写生的画家和摄影家也渐多,李海平的民宿生意也愈加红火,一年的收入至少也有六七万。近两年,碛口古镇的客栈数量日益增多,李海平逐渐将经营重点转向提供餐饮服务。

见到“大掌柜”李海平和妻子李银兰时,两个人正在厨房里忙碌着,当天十几个游客在此预定了晚饭。“从国庆开始,就一直没有歇过,天天都有电话预定的客人,我特意找了几个朋友过来帮忙。”李海平的话语中透着一份惬意。

多年的经营,让李海平能对市场发展趋势做出正确判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游客对环境要求也越来越挑剔,民宿环境跟不上就吸引不了游客。下一步我要升级改造民宿,多走出去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守着金饭碗,吃上富裕饭。如今李家山村涌现出一批像陈玉香、李月成、李海平一样的村民,他们紧紧抓住发展机会,在景区摆起小吃摊、开起农家乐、当起模特,在家门口就业,加入到旅游致富的“大部队”。

李家山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产业规划和指导。在上级政府、村支两委、驻村帮扶工作队的支持下,李家山村积极整合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资源,逐步开发李家山古民居观光体验、特色农业采摘游乐、高端艺术展览创作旅游产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村内小道,建设停车场,修建旅游公路;实施山体绿化工程,在环村山体覆盖400亩山桃树和油松,美化三山;实施村容村貌整治、户容户貌改善工作,动员全体村民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确保景区环境整洁;引进专业投资公司,将闲置房屋租赁开发,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全村实现脱贫,实现贫困人口清零,李家山的脱贫之路越走越宽。据李家山村第一书记续斌介绍,今年“五·一”小长假,李家山共接待游客2000多人,平均日接待游客400多人,实现旅游收入60000余元,取得全年旅游华丽开局。

今年9月28日,大型旅游演艺实景剧《如梦碛口》在李家山麒麟山庄上演,据统计,带动碛口景区国庆八天接待省内外游客达13万人次,特别是进一步扩大李家山村知名度。

李家山村是碛口景区的旅游景点之一,李家山的变化也是碛口旅游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碛口古镇以打造黄河板块核心景区为工作发力点,编制了碛口旅游总体规划,持续修缮保护碛口古建筑,完善亮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碛口记忆展陈工程等项目建设,旅游人数增加,客流类型由自驾游向大巴团队转变。特别是今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以及第二届环太原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黄河赛段的开赛,更让碛口旅游驶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景区条件好了,公路修得又宽又直,我们还在沿途种植了格桑花等观赏性花草,让游客来得舒心、玩得开心。去年景区旅游经济总收入达7000万元,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旅游收入依旧可观,这一带的老百姓都受益了!”碛口镇党委书记李金峰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如今李家山乃至碛口古镇正迎来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机,乘势而上,大有可为。当地百姓凭借一技之长和勤劳智慧,将谱写出更多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刘生锋 吴丽娜)

吕梁日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