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中秋节在古代的时候都怎么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使过节才有意思?

中秋节在古代的时候都怎么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使过节才有意思?

时间:2019-10-06 01:31:15

相关推荐

中秋节在古代的时候都怎么过?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使过节才有意思?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各种节日的期盼已远远不如小的时候,现在对过节的期待则仅仅是能够休息一天或者几天而已。

中秋节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因为天上那轮皎洁的圆月,被赋予了团圆的寓意,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 “团圆节”。

今天的人们已经感受不到古人特别是家里有人出远门的人家对“团圆”二字深深的、极度的渴求了。古时候交通、通讯都极为不发达。亲人们出了远门,就等于失去了这个人的踪迹,除了知道他或者她要远行的目的地之外,走到哪了?怎么样的情况?等等都不知道,甚至时间久了,连亲人在不在人世间都无法得知,只能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这种无力感,想想都替古人们感到恐惧。而今天的人们,想念某人了轻触屏幕就可以见到,甚至想的再心切了,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只要不是极远,当天就可以见到,古人们如果能够想象今天的场景会不会后悔早出生这么多年吧。

中秋节的时候,除了团圆之外,颇具诗人情怀的古人们大约最喜欢赏月了。而今天在城市光污染特别严重的情况下,能看到月亮就是福气了,就别说对着月亮抒发情怀了。

其实,重视中秋节也只是到了明清时期才有的。在唐朝的时候虽有玩月的故事,但也只是在上层,民间还没有流行起来。除了《搜异记》、《异闻录》、《唐异史》记载过唐明皇入月宫服仙丹,以及《宣室志》记载周生梯云取月的事情之外。其他的就不见有什么记载了。另外,喜欢做诗的唐人们,除了王建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最为驰名之外,其他的杜甫、李白、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一干牛人却有没留下吟咏中秋的诗句,就是偶然有一两句,也不出名。由此可见唐朝的时候,人们对中秋节的概念还没形成。

到了宋朝的时候,情况比起唐朝来稍微好一点,毕竟文字记载里多了起来。比如《太宗纪》:“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三公以下献镜及承露盘”。《膳夫录》:“汴中秋节食中秋玩月羹”,已形成了以中秋为节令,风俗就是玩月羹。诗词里有晏殊的《中秋诗》:“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楼迟”,中秋节的时候是要有宴席要喝酒的,已经形成了基本固定的庆祝方式。但此时官方要求可以休假的节日,却没有中秋节。

到了清朝的时候,中秋节已经与端午和元旦(古代元旦为农历正月初一)并称为三节。过节的时候商人们都歇业、“上班族”放假。无论高官还是底层群众,在节日的前一天都穿上新衣服,就像今天的新年一样。如果有人欠别人钱的,也在中秋节这一时节时给人家结清,被称为节关。除了过节必备的月饼之外,还要有酒有肉,大吃一顿,这与今天的春节的待遇一样了。

说完古代的中秋节,再看一下今天的中秋节,在大家的印象中最深的莫过于匆忙的奔波在回家的路上,除此之外对于节日竟然毫无其他的印象,这不能不说是时代进步的一种悲哀了。那么怎么能把这样的传统节日过得有意思起来呢?比如可以城市广场举行赏月大会什么的,到时候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把广场周围的灯光关闭,营造赏月的环境。

对这些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