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奋力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

奋力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

时间:2018-06-22 16:13:34

相关推荐

奋力开创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局面

「本文来源:常州日报」

□宋婧 刘铭

天宁区是常州市主城区,位于常州市东北部,因有1300多年历史的“东南第一丛林”天宁寺坐落其间而得名。

天宁区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迈进新时代,双拥工作初心不变,始终坚持军民同心、军地合力,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具有天宁特色的双拥工作新经验,踏上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七连冠”征途,谱写鱼水情深时代华章。

一个机制,擘画双拥工作崭新蓝图

天宁区委、区政府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突出位置,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负总责,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开发区、镇、街道均为“一把手”担任组长,实现了“上下一条线、左右连成片、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办”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常州市天宁区双拥工作实施办法》,坚持军地联席、军政座谈、双拥挂钩、节日慰问、信息通报、双拥述职等制度,将双拥工作经费、办公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制定年度双拥工作要点、国防教育重点、军地互办实事计划,分解拥军目标任务,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截至目前,实现各板块、各村(社区)拥军优属服务站全覆盖,全面建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员的服务保障网络。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拥军优属活动,为军人和优抚对象提供优惠优待和便利服务,创成8个国家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雕庄街道、天宁街道两家服务站入选江苏省“百家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

一个园区,畅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路

去年疫情期间,部分企业出现短期经营困难、岗位供给不足,给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带来不小冲击。危机中寻新机,天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动下沉,打通堵点,攻坚难点,助力57名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帮助10余人开展创业,逐步提升退役军人的培训率和就业率。

积极搭建创新创业载体,用好退役军人宝贵的人才资源。9月,常州退役军人创业园正式启用。该园区位于天宁区发展核心板块,企业众多,交通便利,是“城区经济新高地、城市发展新空间、产城融合新样板”。选址于此,旨在全面对接行业内优质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优质项目,通过聚集效应,加强合作,互惠互利,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融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里是创新创业之地,也是退役军人的家园。园区一期4个楼层共计5000平方米,配套有一层公共服务区域和“退役军人之家”,其余三层主要用于企业研发办公。在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围绕退役军人创业园建设,天宁区出台了租金减免、贡献奖励、资质认定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组建了由开发区和区招商服务中心组成的专业招商团队。园区创新采用政府+退役军人创业园、军民融合、军代室专业指导“1+3模式”,全面支持推动退役军人创业就业。

开园当天,纬博电子、常州启泰、江苏首安、吉顿电气、华想云计算、戎威远、吉丞精密、艾斯卓、森美特、探帧通信等10个项目现场签约,业务范围涉及研发生产无线MESH设备、集成电路、大数据领域分析与研究、人防信息化建设等。一年多来,已有18家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入驻。

多渠道帮助退役军人实现充分就业和自主创业,成立天宁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团。10名导师为退役军人职业规划、创业引导、吸纳就业等方面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指导服务。

4年来,累计接收转业军官52人,其中副团职以上7人,在机关事业单位安置比例超过90%,接收退役士兵594人,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4147万元,安置符合条件士兵19人,安置随军家属3人;扎实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走访慰问33户边海防官兵家庭,为5户家庭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在优质教学资源供求矛盾非常突出的情况下,区优质学校已安排313名军人子女入学入园,其中安排35名特殊岗位军人子女择优入学;为了解决退役军人再就业问题,天宁区累计举办了9场退役军人、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7918个,职位1657个,吸引了600余名退役军人进场应聘,并达成328个就业意向。

一套体系,为拥军爱军注入精神力量

以军地爱国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建立的9家退役军人教育基地,成为天宁双拥工作的美丽风景线。

常州红馆是常州红色宣传的亮丽名片,也是现役军人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红馆展厅外的广场就是常州的双拥广场。初心路、连心亭、同心林、凝心廊,这里的一步一景都激励和引领着广大军民听党话、跟党走的爱国主义情感,让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军民共建道德讲堂,挖掘一批拥军优属的典型,选树一批拥政爱民的模范,把双拥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和先进事迹搬上道德讲堂进行广泛宣传,把军民道德讲堂办成了“老兵的讲堂、新兵的学堂、居民的课堂”。军民共建道德讲堂、微课堂、致敬老兵等教育活动在天宁城乡如火如荼地展开,国防教育进校园、中小学生进军营活动覆盖了全区中小学1.2万人,引领着全区爱军、崇军和拥军风尚。

非遗文化进军营,丰富消防官兵的精神生活。暑假期间,留青竹刻非遗传承人徐敏带着竹料与刀具来到课堂,平口刀、圆口刀、斜口刀……五花八门的刀具让官兵们眼前一亮。消防中队蒯指导员表示,这既能丰富消防官兵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能让官兵们学习非遗传统文化,促进军地文化交流。除了留青竹刻研习班,“文化进军营”还在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为驻地部队举办慰问演出、送电影等文化共享活动,为部队官兵带去多样性的文化体验,推动军地文化共建。

大力扶持发展公益拥军项目15个,通过提供常效化的服务,真正关心到退役军人、军人家属、优抚对象身心健康,丰富其文化生活,贴心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促进军营、社会、家庭、国家的和谐进步。彰显特色打造社会化拥军新模式,充分发挥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力量“三驾马车”作用,通过整合社会优势资源,深入开展全方位的拥军恵军活动。组织 “公开报喜”“登门送喜”、组织送迎新老兵仪式,为1.5万户符合条件的家庭上门悬挂光荣牌,切实让军人军属在常州有获得感、尊崇感、幸福感。

一份初心,彰显拥政爱民使命担当

驻军部队官兵,自觉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积极参与全区重点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全力支持地方发展。

区人武部拟制国防动员演练行动方案,大力加强国防动员指挥信息化建设,组织防汛抗洪连轮训备勤并参加常州市军地防汛防台联合演练;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选派精干医护人员驰援湖北疫情防控,圆满完成了火神山医院、泰康同济医院重病患者救治任务,影像科主任周智被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9月,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官兵赴常州10个镇44个村,围绕45户军烈属、困难退役军人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扶贫帮困活动。区人武部在被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评为“民兵调整改革先进单位”,常州陆军预备役通信团和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一种合力,书写绿叶对根的情谊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在部队,子弟兵忠诚戍守;在后方,全社会倾力拥军。

常州有个“兵妈妈”朱立凤,年近72岁的她爱国拥军到哨卡,19次走进边防部队,给战士们送去生活用品以及照相机、健身器、电脑、书籍等。她还设了“妈妈奖励资金”,只要连队官兵立功受奖或考上军校,都能获得奖励金。自己日子过得精打细算,但在拥军上的投入累计超过320万元。她先后荣获《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入围奖、民进中央“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江苏省“十佳母亲”等称号。

一日穿征衣,一生许战场。在天宁,广大退役军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创业平台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以蓬勃的朝气和军人的担当,诠释了军人本色。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行动中,天宁区广大退役军人初心不改,做到了“若有战、召必回。”他们成立了志愿者先锋队,主动承担了各种防疫物资的卸载、搬运、投递,把帐篷、医疗器械、防护服、口罩等30余吨防疫物资,一一送到各个封控小区、值班卡点、核酸检测点等一线防疫人员手中,真正彰显了危难时刻的军人本色。

在常州天宁这片军民鱼水情深的土地上,爱军尊军的社会风尚成为天宁城乡拥军优属的导向,强军兴军的伟大目标牵引着无数人拥军支前的目光,对人民子弟兵的一腔深情化作一队队官兵勇挑重担的铮铮誓言,全社会关爱尊崇体系的标杆正成为拥军爱民的不尽源泉。

军民同心,汇聚制胜伟力;军民合力,共铸钢铁长城。新征程上,天宁军民将以更加生动的实践和更加辉煌的业绩,奏响新时代双拥创建“最强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