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怕老婆是怎样的体验?《荡寇风云》是赵文卓的最好时光

怕老婆是怎样的体验?《荡寇风云》是赵文卓的最好时光

时间:2019-10-09 15:47:26

相关推荐

怕老婆是怎样的体验?《荡寇风云》是赵文卓的最好时光

好久不见的古装热血动作片,赵文卓重回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赵文卓+陈嘉上,让人想起了当年李连杰的《精武英雄》。

这部电影《荡寇风云》,与陈嘉上之前的《精武英雄》这样的作品实际上是有区别的,毕竟电影的故事和角色是源自真实历史,比起后者的民间传奇,还多了一丝写实的特色。但实际上,名将戚继光的故事,在历史上有着典故记载的背景下,增添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强化了电影的演义色彩,让故事变成很趣味性。

这其中最有意思的,便是“戚继光怕老婆”的典故。赵文卓在电影中饰演的角色,能屈能伸,一位惧内的名将,却是他最好的时光,这是为什么呢?

一代名将的“黑历史”

为什么很多大英雄都怕老婆呢,比如叶问,也是著名的“妻管严”,而我们的戚继光同志,要比叶问先生更加出格。

我国古代对于这类偏门野史的记载,其实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但不要以为片中是胡说八道,其中包括戚夫人掌掴戚继光,后者军营密谋“造反”的光辉事迹,其实在江浙一带流传甚广。

这要感谢一位叫做汪道昆的伙计,这位是戚继光的好朋友,把戚继光怕老婆的光荣事迹一字不漏的记载在《孟诸戚公墓志铭》上了。

插一句,电影中那位一直没有穿上军衣的书生,大概以汪道昆作为原型,电影中有情节展示,这位逢事便在一旁记录,直至被人吐槽。

电影中,万茜饰演的戚夫人并无名号,历史上真的查不出这位叫啥,只知道她姓王。王夫人原来也是出自官宦之家,她的父亲最高做到总兵官的位置,在明代也就是大军区的司令员了。因为出身军人世家,所以这位王夫人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舞枪弄棒,而且据说拜过名师、得过真传,功夫比她后来的老公戚继光还要厉害。

比如电影中吃饭那场戏,戚继光打算在来以为,拿出点儿大老爷们儿的威严就可以把这位王夫人震住。没想到挨了一个耳雷子,直接引出军营内部戚继光与弟兄密谋“造反”的故事。

电影中在妻子床前举剑那一幕:“我想杀只鸡来给夫人补一补!”,以及后来的“请夫人阅兵”的台词,都是非常著名的民间典故,并且在《抗倭英雄戚继光》中也有着明确的展示。赵文卓在这段情节中,节奏恰到好处的冷幽默令人忍俊不禁,显现了难得的喜剧才华。让人想起了他当年在《麻雀飞龙》中的幽默表现。

其实,传说中的戚继光,比电影中展示的更加离谱,据说因为纳妾曾经被老婆打出家门,三天三夜不敢回家,在家的时候时刻甲胄不离身。

一面是抗倭英雄,一面是妻管严,这两段看似割裂,但并无明显的段落化痕迹,而是有着同一个主题,即英雄不问出处,对外与对内两种不同的方式,赵文卓在片中,家庭的温柔与结尾大战的血性,二者对比,这才是英雄。

身为著名朝廷战将的责任感这样的个性化命题,以及身为普通人、一个丈夫的责任感这样的共性化命题,究竟是作为一名英雄,身兼重任,抗倭成功,还是作为一名家庭的顶梁柱,为了妻子和家庭尽一份责任?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对冲,是本片除了英雄化的主题之外,一直要传达给观众的信息。

就像电影结尾大战——台州大捷。一面是要塞台州,一面是家眷住地新河,电影给出了一个如《黑暗骑士》小丑给老爷出的难题,为大义还是为家庭,个性与共性,如何抉择?是电影最好看的地方。当然电影最终呈现的还是戚继光英雄的一面,好在王夫人也争气,成功守卫了新河城,一个圆满的结局。

戚继光确实怕老婆这毋庸讳言,我认为怕老婆有很多种方式,人们常说 “世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只有尊重老婆的男人。”只要自己喜欢那就家庭和谐,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老婆满满的爱呢?

赵文卓饰演的戚继光,用顶天立地的和家庭的责任感告诉观众,这不是“黑历史”,这才是一代名将的最好的时光。

一代儒将的风貌

话又说回来,《荡寇风云》难道只是一部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作品吗?也不是,本片为了商业娱乐化的效果,将民间传说与史实进行了结合,突出了演义色彩。

由赵文卓来饰演戚继光,是一个非常重要并且正确的选择,赵文卓的武功,飘逸并且凌厉的真功夫,清俊英气的外形气质,都和戚继光非常契合。

戚继光虽然是著名的武将,却并非一味勇武,而是富有兵法智谋。戚继光在明代就被称为文武兼资的“儒将”,博览群书,著述颇丰, 其《纪效新书》 《练兵实纪》被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兵书之中。但本片并没有将戚继光的成长作为主线,而是选择了其生涯篇章的高光时刻,所以在这部电影里观众并不会看到戚继光是如何成长为一位文武双全的战斗英雄,而是从他一出场,就是一名能量值MAX的高手。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了流水账叙事,毕竟戚继光不是美漫超级英雄,没有如何获得超能力这一说。对史实事件性的展示,能够紧扣主题,让电影的节奏加快,增强范围内的故事冲突,可以参考好莱坞战争电影《狂怒》,本片的模式与后者非常相似。

赵文卓在电影中,一出场便技惊四座,他通过实战和研究,发明了鸳鸯阵,狼筅,改良了火器“虎蹲炮”,并大胆训练新军,带出一支让倭寇闻风丧胆的戚家军。

从浙江上任的岑港之战,到最后台州大捷,电影甄选了这个时间节点,也就是戚家军的建立。电影放弃了角色成长的故事,而是用了详尽的笔墨去描述这支“特种部队”的建立过程,戚家军刀、狼筅、虎蹲炮、三眼铳等冷热兵器的展现,直至著名的鸳鸯阵阵法,从训练到实战。电影对于这段场面的描述,倒是很像如今的超级英雄电影,也就是专注“组队”的过程。

矿工三千余新兵,严加训练,史称为浙兵、南兵或义乌军, 民间一般称其为“戚家军”。这是真实史料记载。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事迹,赵文卓都演绎得非常精准且传神,他把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善待军士,精于阵法,身先士卒等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而除此之外,他还演出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除了上述怕老婆的梗之外,还有在面对官场时的满怀抱负却不擅钻营,面对将士的严格领军,温和相处,对百姓生存的关怀,面对倭寇的正气不可侵,都有层次分明的表演状态。

而在动作戏方面,赵文卓重回巅峰,和洪金宝的长短棍对决虎虎生威,与洪天明的近身搏击拳拳到肉,与仓田保昭的致命对决时的气定神闲,在万军丛中横冲直撞的打法也是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当年玉面黄飞鸿的影子。

特别提一下赵文卓与洪金宝,《荡寇风云》竟然是二位的首次合作,虽然全片的动作场面热血写实,冷兵器巷战前所未见。但二人的比武,却是全片中少见的功夫对决,只为这场戏,少林棍法之间的对决,难得精彩。

好久不见的赵文卓,通过这部电影重回巅峰,这是戚继光的最好时光,也是赵文卓的最好时光。

PS,关于戚家军的相关事迹

戚家刀

历史上的戚家刀众说纷纭,但其实没有真正的证据表明,戚家刀就是来源于倭刀。

电影中,倒是有戚继光对倭刀的研究,但仅限于研究而已,并没有直接表明戚家刀来源于倭刀。电影对于这方面的展示还是比较中庸的。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曾经提到长刀自倭寇传入,但与《练兵实记》及后来的《武备志》中均无腰刀设计受倭刀影响的记载。

从电影中的表现来看,明代腰刀采用的是双箍环悬挂法而非腰带协插法,能看出这一点,是非常符合中国佩戴方式的中式腰刀。

而且戚家刀虽然刀身修长,却要比传统倭刀宽厚,刀刃弧度加大,刀刃宽度的缩小,刀尖带有一个小小的弧度,更像元式柳叶腰刀。可以这样说,戚家刀是戚继光借鉴了倭刀,并在元朝柳叶刀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其实对于倭刀而言,日本武士精于小股近身作战,对于武士的甲胄有着一击必杀的效果。戚继光在《纪效新书》曾记载:“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者身多两断,缘器利而双手使用,力重故也。”

而在我国,明代已经很少见唐宋时期的重甲设定,对于兵器的破甲要求不高,但主将的甲胄仍然偏厚,倭刀的刃长,未必对重甲有用。结尾赵文卓与仓田保昭的大战中,对方的倭刀就对戚继光作用不大。

鸳鸯阵VS蝴蝶阵

电影中,日本浪人的阵法叫做蝴蝶阵。《筹海图编》卷二云:“倭夷惯为蝴蝶阵,临阵以挥扇为号,一人挥扇为号,众皆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仓皇仰视则从下砍来。” 这种阵法隐蔽性强,进攻突然,手法诡异,明军用正规的作战法很难抵挡。

而戚继光的应对,就是著名的鸳鸯阵。这是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第一次出现小规模集体作战的阵法。

鸳鸯阵通过刀与牌、长与短的配合,长枪、双牌、腰刀、狼筅在前进攻,叉钯在后防守。不仅充分发挥了不同兵器的效能,而且把防守和进攻融为一体,可谓远近皆宜,攻防均可。关于鸳鸯阵的展示,电影中也有明确的展示。

而对于后期倭寇用长竹竿应对鸳鸯阵的做法,不知道是不是电影的原创,小弟在史料中没有找到资料,还望大神科普。

胡宗宪与俞大猷

名为《荡寇风云》,但本片多是对戚继光的展示,对于这二位配角,笔墨不多,但倒是很贴合的抓住了特点。

胡宗宪,《明史》记载,宗宪多权术,喜功名。但他力主的抗倭斗争,是他最大的亮点。但是他交结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也使他的人品备受争议。但好的一点在于,胡宗宪贪污的钱财有些用于抗倭斗争,有些用于与上级搞好关系,对其角色的自私附会和对大局的考虑,还是有所展现。

就像片中一开始反对戚继光操练新军,但后者一说自己掏腰包筹备,马上换了一副面孔,毕竟“千里做官只为钱”。

俞大猷其实是比较可惜的,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两人联手扫平了多年为患的倭寇。电影其实主要展示了戚继光的故事,对后期二位的联手兴化之战、以及少林僧兵并无描述,有些可惜。

不过对于俞大猷的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他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这些。

“超长待机”的洪金宝,从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到张晋、赵文卓,至此,华语功夫明星都跟洪金宝合作过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