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章草大家·王蘧常作品赏析

章草大家·王蘧常作品赏析

时间:2023-03-13 11:34:08

相关推荐

章草大家·王蘧常作品赏析

王蘧常(1900-1989),字瑗仲,号明雨、玉树堂主、求恒斋主人等,浙江嘉兴人,生于天津。他即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又是现代章草的开拓者和一代大家。

在书法史上,章草这一书体具有“过渡体”性质,它上承古草(篆草、隶草),下启今草,是汉字书体史上重要的转折点。随着隶变过程中隶书草写的终结,隶书、草书作为新兴的书体走向定型,章草在众说纷纭中走向复杂性、混乱性,现在大多数书籍中把章草归入草书之列。唐宋时期,章草古调尽失,直至元代赵孟力倡古意,章草才得以复兴。章草真正意义上的复兴在清末至民国,沈曾植等以碑入章草并融入流沙坠简,直扶章草古意,这时期出了一些章草书家如王世镗、卓定谋、王蘧常沙孟海、郑诵先等,开启近现代章草大门。

王蘧常在章草上直接受到沈曾植的启蒙,精读经史,博览群书,先从北碑入手,后习《急就章》《出师颂》《月仪帖》等,并大量吸收简、帛、陶的特点,力追高古,并用篆韵隶意线条融入,善用秃笔,结字造型敦厚,摆布匀称,中锋用笔,使转圆劲,枯湿浓淡,苍涩老辣,沉稳如锥画沙,环缠徘徊,从容不迫,淋漓尽致,浑然天成,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王蘧常的章草与历代的章草大家相比毫不逊色,他无疑是认人仰止的一座高峰。

选字放大赏析:

此字最后一笔的点画,挑锋而出隶书之形态,古拙中寓灵动,非常有生命力。

注意左边“月”字与右边的“马”字,呈三角形,颇具图案之美,线条含蓄浑厚、凝重质朴。

平入行笔令笔在点画中行,讲究中锋,平淡、恬静,笔法有很强的质感。

不激不厉,且涩且行,笔力坚劲,线条倔强弯曲如万岁枯藤。

“子”字的横画断笔,与女字的连笔环绕相对比,末笔顿收,稳住了全字的重心。

“可”的上横伸展舒放,把字势向右延伸,求其舒展,以夸张其横势。

右边“永”字的线条蜿蜒连贯,绵长起伏有致,底部与言字在同一水平线,左右匀称。王氏章草很多字左右平稳成平线较多见。

此字左低右高,重心偏左,整个字有点呈斜侧梯形状,右上横画一笔稳而沉厚,最后一笔弧线加重以求左右平衡。

此字笔画安排匀称,横画较多且粗细长短变化灵活,功夫到位,写的平衡、匀称也是一种美。

用篆书行笔逆入蓄势,向右缓笔涩行,呈右上势后收回。用笔含蓄凝炼,线条在画中行,使转自如。

有意把字分为一二个重点笔画,“亻”及“专”字的最后一点,相呼应,呈口状,各自紧结,又自留出空间。

横钩有动感,顺锋入,藏锋慢涩徐进,向上稍顿按轻钩,这种用笔有沉沉雄朴厚的质感。

书写的过程,用笔都保持中锋圆锥状顺转运行,气畅力达,线条从容,最后一点淡泊平和。

姿态生动,最后一横画疾行至尽处再向左回露锋出,整个字很有动感。

左边简笔,右边连笔细劲缠绕,圆浑中透出篆意,气息浑厚相融。

右边用笔藏锋入纸后下行,平折向右引,尽处稍驻向上挑出,这种笔画看似简单,然用笔有小细节动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