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古琴悦己 古筝悦人”:这张明代金丝楠古琴 琴铭刻于清代

“古琴悦己 古筝悦人”:这张明代金丝楠古琴 琴铭刻于清代

时间:2019-05-24 14:45:35

相关推荐

“古琴悦己 古筝悦人”:这张明代金丝楠古琴 琴铭刻于清代

普及收藏知识、解析收藏技巧、展示精美藏品、弘扬传统文化——本百家号将通过对天津资深收藏家、鉴赏家刘德明先生的访谈,推出集知识性、可读性、实用性为一体的系列原创文章,与广大收藏及文化爱好者分享交流,敬请关注。

古琴,是我国传统拨弦乐器,历史超过三千年。作为中国古代的主要乐器之一,古琴经过历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并传承至今,为众多文人雅士所推崇。如今,古琴既是世界文化遗产,也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琴不仅是中国传统乐器的经典代表,其本身也常因选材考究、制作精良、音色优美而成为颇受关注的艺术品。刘德明入行多年,陆续收藏了不少古琴,本期就为大家介绍其中的一款明代精品。

题图:古琴全貌。琴身由整块金丝楠木斫(zhuó)制而成。

图为琴额及琴颈部分。琴面从外向内、由粗及细缚弦七根,牢牢地绑在弦眼上。古时琴弦用丝质制成,此琴虽是老琴,但弦是新弦。

再看琴尾和琴腰,七根琴弦延伸至龙龈部位,整齐地固定在两边的冠角之间。

一弦外侧的面板上嵌有十三个圆点,即标志音律的“十三徽”。 十三个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则象征闰月。

细看琴面,没有出现开片现象,说明此琴虽已存世数百年,但因工艺特殊,至今保存较好。轻抚琴弦,琴声仍铿锵有力,毫无绵绵之音,刘德明称之为“阳气足”。

古琴背面,学问更多。

琴铭概览。上部为琴名,琴腹诗文为清乾隆时期所题,均为刻字后再描金。四个印章也各有特点。

龙池、凤沼及雁足部位。

此琴名为“万壑松”。

刘德明说,在龙池下方的琴腹内还有暗款,从表面是看不到的。

琴面采用大漆工艺,以加入金和鹿角粉的灰胎打底,从上图仍隐约可见。

龙池内的木质呈现出明显的金丝楠木特征。

常言道:“古琴悦己,古筝悦人。”在我国古代的不同时期,都涌现出大量琴人和琴曲,其中不乏伯牙、孔子、司马相如等名人和典故。刘德明表示,古琴不仅能修心养性,还有辟邪作用。收藏古琴,应装袋后挂在干燥的墙上,而不宜长时间平放,否则容易因木质疏松造成“塌腰”。

刘德明简介

刘德明,1963年10月生,回族。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庙会文化研究院文化顾问,重庆理工大学MBA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南开专修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艺术沙龙理事,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伊斯兰学硕士,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大学哲学博士。

刘德明是刘格平(我国民族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之一)曾长孙,自幼即接触并喜爱收藏,入行已近40年。精通铜器、寿山石、明清家具、瓷器、杂项等的收藏鉴赏,很多鉴定方法也自成一格、极其实用,得到耿宝昌、黄秀纯、傅公钺等专家的认可,各类藏品亦颇为丰富,其中不乏稀有珍品。

刘德明始终秉承“真、精、新”的收藏理念,在实战中将收藏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逐步成为一位博学的文化杂家。他曾做客天津电视台讲授收藏鉴定,也多次在各类活动中为收藏爱好者普及收藏鉴赏知识并广受好评。刘德明还长期热心公益事业,通过天津市慈善协会等机构累计捐款捐物超百万元。刘德明欢迎广大收藏和文化爱好者到他在天津市河东区泰兴公寓17号楼的家中相互交流,如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有需要,他愿意无偿捐赠相关藏品,助力文化“有传承”,不断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天津文博非遗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