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王猷定的一首五律 很少有人读过 最后两句更显深沉浑厚

王猷定的一首五律 很少有人读过 最后两句更显深沉浑厚

时间:2018-10-12 23:26:52

相关推荐

王猷定的一首五律 很少有人读过 最后两句更显深沉浑厚

深秋季节,草木凋零,郊野中也显出一片苍茫景象。清晨时,月挂山头、露寒风冷,大家都还在梦乡中未醒,江水却依然不急不躁地流淌,还有那南飞的雁群也在着急地赶路。

古代交通不便,很多时候为了不耽误事情,都是夜宿晓行。很多诗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读者最熟悉的莫过于温庭筠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明代也有一位才子,也有过这样的羁旅遭遇,下面介绍王猷定的一首五律,很少有人读过,最后两句更显深沉浑厚。

螺川早发

明代: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王猷定,明末清初散文大家和诗人。他出身于仕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醉心于功名富贵。诗人曾随史可法抗清,明朝灭亡后,他入清不仕,著有《四照堂集》。

本诗写景细腻,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景色,并点出景物间的联系,从而描绘出一幅情景交融的清美画面,表现了自然美中的清秀一面。

螺川即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南临赣江。诗人是南昌人,对这一带虽然不太陌生,但有一次起早赶路,依然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感染,于是即兴赋诗。

首联点明时节和地点,正值暮秋,拂晓之时,月落星沉,山影逐渐可辨;山野空旷,夜间报时的更鼓声和号角声也早已停息。作者先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概括地描绘了一幅黎明前的静谧氛围,并为下文打下伏笔。

诗人也许是起得太早,依然睡意朦胧,接下来继续围绕“早发”的主题,抒写远景。人们都还在熟睡未醒,长江却在其身旁静静地流过;那些早行的船桨,也拨动了星星的倒影。

这两句虚实结合,充满想象力。而“长江、短棹”也巧妙对仗,一个“流”字,更彰显出诗人精于炼字的文学功底,表现了江水缓缓流淌、人们在梦境徜徉的情景。

颈联转而描写途中所见的白鸥和大雁,露水打湿了海鸥的白色羽毛,蔚蓝色的天空染青了飞行的雁阵。天光,指天空的颜色;光,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带有染上的意思。

诗人抓住了清晨时露水未干、湿度很大的特点,同时也细腻地刻画出蔚蓝色的天空、以及人字形飞行的雁群。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内心的感慨,作者在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诗人顿时感到一种极度的孤寂感萦绕心头。在此即将远行之时,离别的伤感之情,也显得极其真切。

纵览王猷定的这首五律,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更通过各种感官,表达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诗人描写细腻,意象丰富,既有落月、残星,也有欧鸟、飞雁,甚至还有想象中的江流、孤舟,都令人遐思无限。而朝露、天光,也突出地暗示出“早发”的主题,令人追忆那首《商山早行》。

再细味最后两句,看似描绘作者回望之景,却融入了诗人深沉浑厚的强烈情感。“苍茫”二字,不仅展显出清晨时的旷远幽静,也委婉地结合“孤亭”二字,传达出诗人壮志难酬的孤寂、和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之情。

世事纷纭、人生无常,很多事情总是令人牵肠挂肚,而心中迫切的愿望却又无法实现。诗人虽未提及一个愁字,读者却完全可以体会到这种悲戚之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