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杜甫生平最悲情的一首诗 千百年来感人肺腑

杜甫生平最悲情的一首诗 千百年来感人肺腑

时间:2018-07-31 02:00:10

相关推荐

杜甫生平最悲情的一首诗 千百年来感人肺腑

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也就是公元761年春天,历经战乱之苦的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聊且有了一个所谓的栖身之所。不料在同年的八月,茅屋被暴风大雨所袭,使杜甫处境又陷入艰难之中。此时安史之乱尚未完全平息,杜甫对于深重的国仇家恨,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伟大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该诗全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该诗中,前面5句可作为第一节,主要表现了八月秋风之烈。秋风劲烈,卷飞了茅屋顶上的茅草,散落四处。这5句,以连贯的动作性,寄予了浓烈的感情色彩。诗人的高明之处,是他并没有抽象的抒情,而是在客观事物之中寄予最真挚的情感,从而有很强的感染力。

第二节也是5句,主要是对于第一节的延伸和补充。掉在高处和水中的茅草,无法收回;在平地上的茅草,却也被群童“抢”走。此处称群童为“盗贼”,并不是作者认为群童是盗贼,而是表现当时的愤懑之情而已。试想,作者若不是穷困已极,何必如此在意这些茅草?群童若非十分艰难,又何必“抢夺”这些茅草?作者写这些景象的目的,是为后文作一个突出中心思想的铺垫。

第三节总共有8句,主要写了茅屋被秋风刮破之后,又遭连夜雨侵袭的情景。作者强调了一个“冷”字,其实在成都的八月天气状况并不十分冷;作者之所以冷,是因为屋中太潮湿,几乎无干处。本节有强烈的写实主义色彩,其中的细节若非真实经历,其实很难深刻地体会得到。

最后一节第一句直接突出了中心思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未来的渴望之情,更表达了对于广大百姓的同情。由此可知,作者绝非写个人的得失和痛苦,而是着眼于社会的得失和痛苦。基于此,此诗的思想价值就达到了很高的层次。

杜甫的诗歌,大多是以写实表现了社会的现状,表达了对于人民的关爱之情。其诗高度的艺术性,及深刻的思想性,使之具有永恒的人文价值,这一点是其他任何诗人都无法比拟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