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我和我的非遗 | 龙安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舞龙人

我和我的非遗 | 龙安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舞龙人

时间:2022-12-12 13:47:16

相关推荐

我和我的非遗 | 龙安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舞龙人

人物名片

龙安定,男,侗族,1944年9月出生,天柱县高酿镇老海村人,文武龙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文武龙起源于明末清初,历经七代传承至龙安定。龙安定于1966年开始拜师学艺,游寨舞龙闹新春。几十年来不断组织春节期间的耍龙活动,到周边村寨拜年扫寨、吃龙宝,驱灾辟邪,祈求苍天保佑老百姓身体健康、六畜兴旺、发财致富,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注入了活力,活跃了春节文化活动。

在天柱县,每到过年,各个乡镇都有玩龙的,但是只要有人提起文武龙,尤其是在老一辈,龙安定则是代表性人物。不仅如此,龙安定更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

已经76岁的龙安定有点驼背,可身体依旧硬朗,双目有神。龙安定说,他从小就热爱舞龙表演。在他的印象中,儿时逢年过节,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村寨里总会有多支舞龙队走街串巷进行表演,吸引无数群众围观。那个时刻,也是年纪尚小的龙安定最快乐的时刻,他几乎追着表演队走完大街小巷。“人们是以这种传统的方式欢度节日,祈盼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说起文武龙,龙安定感慨万千。

天柱县文武龙分布于远口、凤城、社学、邦洞、高酿、石洞、渡马、蓝田等乡镇(街道)各村寨。文武龙队伍80余支。天柱文武龙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传当时正逢战乱大量难民逃往湖南湘西和贵州,其中一些难民逃入天柱并定居下来。他们饱经战乱之苦、背井离乡之痛,为了安居乐业,祈求苍天保佑天下太平以及家人健康平安,于是在农历腊月农闲时,组织龙灯会,聚集寨上能工巧匠和青壮年一起来编扎龙和操练,以便在次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进行游寨耍龙,由此沿袭至今。

据龙安定介绍,他是从1966年左右开始学习舞龙的,“那时候就靠跟着师傅到处走,到处耍龙,才学得一身舞龙本领。”龙安定从小跟着戏班子里的师傅学,学不好会被打,有时候没有时间吃饭,自己带一两个玉米去解决。

“先从制作学起。”文武龙制作较为简单。其结构用红四色粗布手篾编扎成龙王形状的头,用彩纸糊上,用麻做成龙须,有一木把作柄;龙身用棕扩绳当作龙筋,把相距一米之间的木把串连起来,与龙头连接,并附盖龙衣;龙尾用竹篾彩纸及木把编扎而成,与龙身相连,龙宝也是用竹篾和彩纸做成的。文武龙根据龙的颜色来取龙的名字。黄色的叫黄龙,蓝色的叫青龙等。文武龙的每条龙队都带得有武术队表演。武术队配备武术器械有铜尺、镗、长短棍,队员统一服饰,腰系红带、脚扎绑腿,配有大小鼓、锣、铍、大号等斗器。文武龙每条龙都由龙宝指挥。单龙表演滚、盘、翻、转、舞,双龙有二龙抢宝、盘、戏、滚等。文武龙也是武术队,舞龙队员人人会拳、铜、尺、镗、长短棍,能单打和双打、多人打。

因此文武龙习俗兼武术与民间文学并举,堪称能文能武,文方面有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和若干吉利贺词,武方面有打拳、扫棍棒、打铁尺、打锏、打镗、扫场棍、舞龙等吉利唱词内容丰富,唱法优美。舞龙动作挥洒自如,符合传统体育规则。而龙安定主要负责扛龙宝、唱贺词。贺词需要根据家庭情况自由发挥,七字一句或五字一句,十分考验个人的功底。

“文武龙在大年初一开始游耍。首先在自己的寨上耍起,再到别的村寨进行,每到一村寨,先下帖子,寨上放铁炮迎接,耍完后,龙队则在村寨上坪地进行武术表演,主人家放鞭炮、铁炮、吹唢呐接龙、送龙,十分隆重。”回忆往昔,龙安定又来了精神。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武龙目前也面临着许多无法回避的困境,龙安定也舞不动龙了,“但是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文武龙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龙安定介绍,以前文武龙只传男不传女,现在他也收了女徒弟,儿子和侄子也都学会。非遗项目的生命力在于传承,现在,龙师傅把文武龙的一套行头都传给了下一代,希望文武龙代代相传。

原标题:《我和我的非遗 | 龙安定: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舞龙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