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亡 好友闻一多为何不发文悼念?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亡 好友闻一多为何不发文悼念?

时间:2022-05-20 17:31:21

相关推荐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亡 好友闻一多为何不发文悼念?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计划参加当晚一代才女林徽因在北平召开的建筑学演讲,却因所乘的飞机在济南上空坠落而遇难,年仅35岁。

徐志摩在北京和青岛的朋友们,闻讯后纷纷赶到济南坠机处,去吊祭这位民国最出色的大诗人。林徽因丈夫梁思成甚至还带回一块飞机残骸留作纪念。

而作为徐志摩好友的闻一多在听到消息后,似乎淡然,并未前往为友人洒一掬悲泪。甚至,他连一篇纪念徐志摩的文章都没写,这自然为世人所不解。

早在1925年, 从美国留学归来的闻一多回到北京,在谋职时,即与徐志摩“相见如故”,从此过从甚密。

闻一多开始频繁而有兴趣地参加由徐志摩召集的“新月社”的茶话会。

所谓“新月社”,亦称“新月派”,它并不是纯文学艺术社团,而指的是成立于19,由当时上流社会部分学者、作家组成的俱乐部性质团体,主要成员有徐志摩、胡适、梁启超等人。

新月社在文学创作,特别是文学理论上产生不小影响,贡献不俗。他们以徐志摩编的《晨报副刊·诗锈》为基地,发表诗歌创作和理论,具有鲜明的流派特点。

从美国回国的闻一多在徐志摩的带领下,开始走进了由北京著名学者、作家等人组成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社交圈。

闻一多是“新月派”冉冉升起的诗人,他的《死水》为诗歌格律化提供了成功的例证。他的《诗的格律》进一步提出格律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美学理论。

闻一多和其他成员,开创了一个诗的流派,在中国新诗史上,具有不小的价值。

徐志摩在《猛虎集·序》中,这样推崇闻一多:

“一多不仅是诗人,他也是最有兴味探讨诗的理论和艺术的一个人。我想这五六年来我们几个写诗的朋友多少都受到《死水》的作者的影响……看到了一多的谨严的作品,我方才憬悟到我自己的野性。”

徐志摩准确地概括了闻一多的诗歌创作和理论,以及他在当时诗界的地位和影响。

闻一多与徐志摩在诗的艺术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二人的性格、思想也迥然不同,如果说徐志摩的诗是轻盈满洒的诗风,而闻一多的诗则更为深厚持重,但在用很高的诗艺术手段表达人生的思考与执着、爱的信念与深情方面,他们又有太多的一致。

他们是共同的、缺一不可地呈现了“新月派”的诗风和精神,推动了新诗继承中国诗歌传统之格律化运动。这与郭沫若等人过多借鉴、模仿西方诗风,放弃传统中华文化有所不同。

在徐志摩的鼎力帮助下,闻一多在《晨报副刊》谋得编辑职务。

闻一多有一段精彩的对话,写出了这一谋职的过程,见于《闻一多全集》中的“闻一多8月11日参加完徐志摩午餐会后致闻家聪的信”。

徐志摩问:“谋到饭碗否? ”

闻一多答:“没有。可否替我想想法子? ”

两人谈到了“晨副”,徐志摩就说:“一多,你来办罢!”

后来,闻一多到新成立的北京艺术专门学校担任了教务长,又借助徐志摩主编的《晨报副刊》创办了《诗镌》,在这一阵地上,闻一多大力提倡新格律运动。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徐志摩等作家纷纷离京到沪。原计划在上海创办《新月》杂志和新月书店,由徐志摩和闻一多共同主编。

但令人意外的是,闻一多1928年到武汉参与创办武汉大学。《新月》由徐志摩独撑门面,他又于1931年创办《诗刊》。

闻一多刚由武汉大学转到青岛大学任教,即收到徐志摩的约稿信件。在徐志摩的催促下,闻一多创作了长诗《奇迹》,寄给徐志摩。

见到闻一多的《奇迹》,徐志摩兴奋至极的在《诗刊·序》中说:我要说的奇迹,是一多“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奇迹。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徐志摩不幸于当年11月因飞机失事而亡。具体闻一多为什么不发文悼念对自己帮助很大的好友徐志摩呢?

后来,在《闻一多年谱长编》中透露出一点端倪。闻一多的学生臧克家曾问老师闻一多,何故不写文纪念徐志摩?

闻一多却反问道:“志摩一生,全是浪漫的故事,这文章怎么个做法呢?”

本文参考自:《民国清流之大师们的中兴时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