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落日余晖”爷爷提琴奏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歌》

“落日余晖”爷爷提琴奏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歌》

时间:2022-09-10 11:22:56

相关推荐

“落日余晖”爷爷提琴奏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歌》

“岁月如歌·永恒的红色记忆”校史故事㉜

编者按

3月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刘凯医生在护送病人做CT的途中停下来,让住院近一个月的王欣老人赏了一次久违的夕阳。落日余晖中的两个身影,被陪护员拍下后传到网上。这一暖心画面成为抗疫中永恒的瞬间,感动、振奋了无数人,被网友誉为“最治愈瞬间”

▲摄影:甘俊超

这张照片的主人公之一

是时年87岁的王欣老人

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老校友

中原大学第一批学员

暮春时节

我们拜访了王欣老校友

听他讲述在中原大学的故事

以及他的音乐人生路

“小不点”夜奔解放区寻光明

1932年11月

王欣出生于天津蓟县。儿时,母亲早逝,后因父亲在工作中得罪了日本人,一家老小为躲避日本人的报复,告别故园辗转来到河南开封安顿下来。

1948年6月22日

古城开封迎来了第一次解放。当时,不到16岁的王欣在一所农业职业学校读初中二年级。由于国民党的统治腐败不堪,学生经常闹学潮,学业几乎无法正常进行。开封解放的第二天,鼓楼大街上贴出了华北联合大学的招生布告。王欣看到后,就和父亲商量要去解放区读书,开明的父亲同意了他的决定。于是,王欣就到金台旅馆报了名。

▲开封青年关注解放区学校联合招生广告

1948年6月24日下午

王欣与来自河南大学、北仓女高等学校的300余名青年一起,在禹王台前整队集合,准备前往豫西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这支队伍沿途不断遭到敌机轰炸骚扰,所以他们常常只能白天休息,夜里走路,一夜走六七十里路。王欣患有夜盲症,一到晚上什么都看不见,频频跌倒摔跤,全靠同行的战友带着他一路前行,越过一道道封锁线,朝着光明前进。

1948年7月9日

他们一路艰苦跋涉,经过十余天昼夜行军,终于到达河南宝丰。

▲青年学生迈着坚定步伐前往解放区

到了宝丰,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决定以这批师生为基础,就地创建“抗大”式的中原大学,以培养革命形势发展亟需的干部。追随解放军到豫西解放区的青年中,有的是为了追求真理、追求革命,有些人希望去华北继续升学,还有少数人是被生活所迫。听闻中原局要就地开办一所革命大学,不再送往华北学习,他们思想有了较大的波动。为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陈毅元帅给他们作了三天报告,先是讲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得起来打不起来,另外现在的国内形势怎么回事。最后就是决定在中原地区成立一个中原大学。在“八一”建军节纪念大会上,刘伯承宣布中原大学成立

中原大学第一批学员

被编为三个大队

起初

王欣被编到第一队

住在一个叫肖旗营的村子

后来他又被编到第三大队

住在大白庄

1948年11月

开封第二次解放,中原大学从河南宝丰迁往开封,借河南大学校址办学。

1949年

从华北大学来了一批文艺干部,包括崔嵬、何延、迪之、阳云等12人。

后来

中原大学以这批文艺干部为班底成立了文艺训练班。王欣当时已经在中原大学学习了一段时间,但当时年龄小,不太适合分配工作,于是又被分到这个文艺训练班,成为第一批学员。大家对班上最小的这个“小不点”都特别宠爱。

多年后

著名指挥家郑小瑛回忆起王欣时,笑称他是中原大学文工团的“小老弟”

▲郑小瑛(右二)和王欣(右一)

在文工团

无论是吹小号

还是拉小提琴

王欣都愿意尝试

大家也乐意教他

王欣和大家一起

学延安的扭秧歌、打腰鼓

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用青春奏响了

动听的革命乐章

吹响宣传工作的号角

1949年5月14日,由文训班改成的中原大学文艺工作团在崔嵬的率领下,高唱着“人民战士过长江,光荣岗位在前方……”的战歌,随解放大军从开封南下。当穿过大别山到达黄陂时,文工团员就以行军前带来的石灰和红土,从老百姓家里要了锅烟灰,在黄陂的大街小巷刷满了“庆祝武汉解放”“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等标语口号。

▲王欣和文工团成员在一起

采访那天

王欣老人看到上面这张照片后

清晰准确地说出了

每一位队友的名字

最后笑着指着

后排中间的青年人说

“这个人就叫王欣!”

到了武汉,他们住在汉口中山大道利济路慈善会。大家走上街头,扭秧歌、打腰鼓,演唱“解放花鼓”“约法八章”等节目,积极宣传党的城市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他们的首次演出是到汉口宗关,和申新纱厂的工人们以及汉口市一女中的师生们一起演出。这是武汉人民见到的第一个革命文工团,得到了热烈欢迎,附近的居民先后将申新纱厂子弟小学和一女中的操场挤得水泄不通。

▲校文工团在街头表演腰鼓庆祝重庆、广州解放

文工团的秧歌队、腰鼓队

走遍了武汉三镇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把党的政策宣传到

广大人民群众中去

深得群众的欢迎

这在当时对安定民心

恢复生产

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6月中旬,王欣跟随中原大学文工团来到黄石大冶的石灰窑演出,慰问钢铁工人和煤矿工人。当时环境艰苦,他们在一个破旧的剧场里演出,晚上演完后只能靠着剧场的椅子、凳子将就着睡觉。期间,他们还下到一百多公尺深的矿井里参观。煤矿工人的艰辛让文工团员们深受教育,有人立即编出了歌颂矿工的快板,当晚就为工人们演出。从黄石回武汉的时候,他们乘坐的是一艘老旧的木船,在杂乱潮湿的船舱里待了两三天才到达武汉。

▲王欣(前排右二)和文工团成员在一起

10月1日,神州大地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那天,武汉阅马场设立了开国庆典分会场,中原大学文工团“军乐队”的成员担负着为分会场奏乐的任务。队员们身穿灰色土布中山装,头戴八角帽,脚穿粗布鞋,只有手上带的那副白手套是崭新的。站在最前边的是指挥郑小瑛,小号手梁沛新、马鸣昆、黑管海晨、王志杰排在前列;随后排列的有萨克斯手董志恒,吹长笛的何玉芝,王欣则负责拉长号。当广播喇叭传来了首都北京中心会场伟大领袖毛主席向全世界的庄严宣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顿时万众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军乐团的乐手们奏响了《义勇军进行曲》,随着乐曲的回响,武昌上空首次升起了五星红旗!

少时跟党走 老来感党恩

毛主席曾风趣地说

我们有两支军队

一支是朱总司令的

一支是鲁总司令的

鲁总司令的队伍

说的就是宣传队伍

王欣:我们就是宣传队伍,走到哪儿都宣传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王欣先后参加了武昌的土地改革运动、洪湖小岔口的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等,主要工作是宣传党的政策。1954年,王欣还远赴朝鲜,在开城为和谈中立国、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出。

▲王欣与妻子儿女的全家福

1952年院系调整,王欣被分配到武汉歌舞剧院工作。后成为武汉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手。不同于一般人60岁退休的惯例,王欣坚持到74岁才离开乐团,而且每天练习拉琴。这一切都源于他对音乐的喜爱,音乐也是一生的奋斗目标。

这种热爱也成为

他在古稀之际

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之一

2月11日

高烧近一周、确诊为新冠肺炎的王欣,被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救治。他先后被上海和四川两支支援湖北医疗队医护医治。

3月30日

得知上海中山医疗队即将返程的消息后,王欣拉了一首小提琴曲《沉思》表示感谢。

4月7日

为感谢上海和成都的医疗队员,王欣又站在夕阳下拉了一曲《送别》。

4月9日下午1时许

接过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院长肖红军颁发的编号为1399的“战胜者”证书和鲜花后,王欣老人与医护人员拥抱泪别,感慨万千,他一再说到“非常感谢医护人员。” 他还现场歌唱一曲《解放区的天》,以示感谢。

▲为感谢上海和成都的医疗队员,王欣又站在夕阳下拉了一曲《送别》(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欣演唱《解放区的天》(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回忆起在与新冠

作斗争的那些日子

王欣老人说

王欣:当时我连翻身都不行,他们来帮我翻身,精心照料我。在医生、护士们的悉心照顾下,我慢慢地恢复,是他们把我救了回来了。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做到这样,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一点,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是党、是祖国、是医护人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回望来时路

这位鲐背之年的老人

深情地表示

王欣:年少时来到中原大学找到人生方向,走上革命道路。这一生,党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王欣老人演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歌》

当王欣老人得知学校近期启动了75周年校庆,他连连称赞,特意拿出小提琴演奏了学校的校歌。而这首歌的词作者羊翚、曲作者张星原都是王欣在中原大学文工团的老朋友。

点击视频

观看王欣老人的演奏

↓↓↓

当悠扬的琴声响起时

我们仿佛看到了

当年那群奔走街头巷尾

宣传党的政策的

意气风发的青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字:明媛

视频:杜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