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阿鲁科尔沁游牧转场:延续千年 只为那片青青草原

阿鲁科尔沁游牧转场:延续千年 只为那片青青草原

时间:2023-09-01 06:17:13

相关推荐

阿鲁科尔沁游牧转场:延续千年 只为那片青青草原

5月,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个蒙古族特色的草原游牧系统。今年6月15日,一年一度的大迁徙盛大开幕。牧民们是怎样转场的?路上又会发生什么事?我们的记者跟随牧民青格勒图的脚步,切身实地感受了一场游牧文化的洗礼。

盛夏的草原,正释放着勃勃生机。在阿鲁科尔沁旗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有着一片天然的草场。大自然恩赐的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这片土地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传统的蒙古族游牧文化,这里的人们至今恪守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按时休牧,逐水草而居。

在巴彦温都尔苏木的沙日包特嘎查,牧民青格勒图正在准备着前往夏营地的行装。每年的立夏过后,一年一度史诗般的游牧迁徙就拉开了帷幕,许多距离较远的牧民已经提前两三天从自家的冬营地出发了。青格勒图的家距离比较近,他和妻子两个人准备今天动身。

记者:现在咱们是做什么呢?

阿鲁科尔沁旗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沙日包特嘎查牧民 青格勒图:搬家

记者:准备要走了是吗?

阿鲁科尔沁旗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沙日包特嘎查牧民 青格勒图:嗯!

今年的游牧转场,巴彦温都尔苏木的2063户牧民将赶着自家的14.61万头只牲畜,从冬营地定居点出发,分期分批向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开外的乌兰哈达、雅图特、宝日温都尔、塔林花、浑都伦、查干温都尔等六个夏营地同时进发,在夏季草场安营扎寨,牧马放羊。青格勒图的妻子已经准备好路上所需的食物和衣服。作为蒙古族人的后代,青格勒图敬畏自然,从心底里珍爱山中的草木植被和大小生灵。在给货车加完油,青格勒图和爱人又开着三轮车取来了草料。

青格勒图在冬营地的家加距离夏营地有80多公里,由于担心路途遥远,青格勒图准备让家里的小狗也坐进货车。除了家里的48头牛,青格勒图的爱人还养了一头小黑猪,临行前,夫妻俩把小猪也“抬”上了货车。

草原上的牧民拥有“十八般武艺”,青格勒图也是如此。这两天家里的监控摄像头坏了,青格勒图还要把它修好,以便随时能够看到冬营地家中的情况。与此同时,妻子开始制作午饭。这是他们今年夏天在冬营地的最后一顿午餐,为了保证接下来一下午路程的供给,妻子准备好了营养丰富的炒鸡蛋和奶豆腐。

吃完午饭,青格勒图一家就要踏上前往夏营地的路,对于青格勒图一家来说,游牧转场的仪式感就是换上崭新的蒙古袍,用他们最隆重的服装参与到目前内蒙古草原上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活动最集中、保存形式最完整的盛大迁徙中来。

这两天,青格勒图家2个多月的小牛犊肠胃不好,临行前,青格勒图和爱人还要给小牛犊喂一些治疗拉肚子的药。

阿鲁科尔沁旗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沙日包特嘎查牧民 青格勒图:出发喽!

青格勒图开着货车,走走停停,妻子骑着摩托车赶着牛群。为了保证牛群能够按着规定的道路前进,青格勒图不时地停下车,一边解决牛群“纠纷”,一边帮着妻子赶着落单的牛归队,这是两人一直以来形成的默契:转场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出发这天是巴彦温都尔苏木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气温高达35摄氏度。青格勒图和爱人不得不脱下蒙古袍,轻装前行。

阿鲁科尔沁旗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沙日包特嘎查牧民 青格勒图:26年了,9岁我就跟着父母第一次走这条路。

夏营地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北部的一片占地100多万亩的天然草场,因为地处大兴安岭北麓,所以夏季比较凉爽,降水充沛、水草丰美,特别适合牛羊夏季生长。每年的6-11月份,夏季牧场开放,牧民们将会在这里进行着一个长达5个多月的安营扎寨、牧马放羊。等到11月份之后天气转冷,牧民们将会再次赶着羊群,从夏营地集结回到冬营地。这样的周而复始,不仅仅让牛羊在迁徙的过程当中获得充分的饲草料,还能够保护冬夏两片草场,实现草场的休养生息。如今,这条年复一年的迁徙之路上也发生着更多新的变化。

青格勒图告诉我们,小时候他和父母是架着勒勒车前往夏营地,一走就是三四天。而如今,青格勒图记忆中的勒勒车早已被现在的摩托车和小货车取代。喇叭的声音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赶牛鞭。

阿鲁科尔沁旗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沙日包特嘎查牧民 青格勒图:现在牛体质也好,走得也快,我们也能开车,所以现在走得快多了。

现在是下午四点,青格勒图一家已经走了40多公里。一路上,青格勒图都在观察着那头生病的小牛犊。经过3个多小时的高温和长途跋涉,青格勒图和爱人担心小牛犊体力不支,还是把小牛犊“扛”上了小货车。

经过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青格勒图一家已经行进了60多公里。现在距离夏营地的入口只有几公里,许多牧民已经从入口处排起了长队,我们看到了一场只属于游牧转场的“交通堵塞”。青格勒图一家准备晚上就在这里歇脚,夫妻俩搬下了车中的草料,青格勒图喂牛,妻子则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热茶、奶豆腐和果子。青格勒图一家转场的第一天结束了。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实施了最严格的草畜平衡政策。按照今年草原植被情况,这里确定了5.5亩草原饲养一只羊、一头牛,相当于5个羊单位放牧制度,从而减轻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凌晨四点,敦都乌苏管护站正式开放夏营地入场通道,工作人员要对牧民的放牧证进行核实,符合天然草场载畜量要求的,在清点牲畜数量后给予放行。

两个小时后,青格勒图成功拿到了放牧证,进入了夏营地。来到这片草原,青格勒图一家再走20多公里就能到达自家的蒙古包。

中午1点,青格勒图一家准备和刚遇到的邻居一起,共享游牧转场路上的最后一顿午餐。

结束了午餐,青格勒图和妻子就直接离开牛群,驶向自家的蒙古包。而牛群将会在夏营地的草原上,享受一顿天赐的美味后,自行返回它们在夏营地的家。

在经历了27个小时、8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后,青格勒图和妻子终于到达了他们在夏营地的家,就是眼前的这个蒙古包。妻子张罗着收拾东西,青格勒图则骑着摩托去打水。这里就是他们喝水的井,方圆几公里的牧民用水全靠它。而开井盖前,还要进行一个仪式,这是牧民对养育他们的草原崇高的礼节。

打开井盖后,青格勒图用水瓢舀水。当我看到如此浑浊的水时,我还在怀疑这样的水怎么能喝呢?5分钟后,经过青格勒图大哥的清理,一瓢瓢的泥沙下是清澈涌动的泉水,喝下一口沁人心脾。有了这样甘冽的泉水,青格勒图大哥的妻子将要制作一道牧民传统主食——牛犊汤。

牛犊汤,又称陶格勒汤。陶格勒就是蒙古语中的小牛犊,是一种用荞面或白面与乌日莫烩制的蒙古族传统美食,以前的蒙古族人是在庆祝家中诞生小牛犊时食用,以表喜庆和祝愿六畜兴旺。

水煮后的面片加牛奶一炒,瞬间,牛奶的香气就弥漫在整个蒙古包里。

晚上七点半,牛群们回到了家里,热气腾腾的牛犊汤也出锅了。青格勒图最爱的吃法就是加上两勺黄油、拌上白糖,香气浓郁的牛犊汤在舌尖肆意绽放。对于青格勒图来说,这不只是26年来游牧转场的记忆,更是对接下来在夏营地生活的无限期待。

阿鲁科尔沁旗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沙日包特嘎查牧民 青格勒图:我觉得游牧文化是我们代代相传的,老人说,游牧也能通过牛把草的种子移动到更远的地方,把这里的草的种子带去远方,把远方的草种带到这里。这样的话保护生态,草的种类也多了。

一脉千年,“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是草原牧民根植在血液中的记忆。这是一场充满传奇色彩的迁徙,跨越了千年时光,让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文化的神奇力量;这是一场充满艰辛和挑战的旅程,牧民们相信,只有经过这样的考验,他们的牛羊才会更加强壮,他们的草原才会更加肥沃。

全媒体记者:吴桐 聂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