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女性甲状腺癌患病率逐年上升

女性甲状腺癌患病率逐年上升

时间:2021-03-23 14:52:26

相关推荐

女性甲状腺癌患病率逐年上升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上升趋势,特别是因碘摄入过多而诱发甲状腺癌的病例有所增加,这在沿海城市最为明显。为了抵御甲状腺肿瘤的侵袭,我们不妨学习一下甲状腺的自我检查。首先,在光线良好的

1甲状腺癌患者女性更多 甲状腺癌可家族遗传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上升趋势,特别是因碘摄入过多而诱发甲状腺癌的病例有所增加,这在沿海城市最为明显。为了抵御甲状腺肿瘤的侵袭,我们不妨学习一下甲状腺的自我检查。

首先,在光线良好的房间内面对镜子注意颈部喉结下方的气管两侧,并同时吞咽口水,观察吞咽口水时,是否有肿块突出并随吞咽上下活动。然后用自己的食指和中指轻压自己气管两侧甲状腺的部位,并注意甲状腺的形状。

甲状腺位于气管两旁呈蝴蝶形,一般无法触到。如果触诊时发现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则可能患有甲状腺炎及甲亢等疾病。但如果只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触摸到一个或多个圆形肿块,则多见于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当然也可能是甲状腺癌的患者。触摸时还需要注意甲状腺肿块的大小。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或囊肿的单个结节直径多小于2厘米;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该怀疑为甲状腺癌。触摸时单个肿块表面光滑、均匀,按之有弹性者可能为腺瘤或囊肿;如有多个光滑结节的话,则可能为结节性甲状腺肿,而且良性肿块一般摸上去不太硬,吞咽口水时肿块可随吞咽活动度大。如果发现甲状腺单个结节肿大,表面不光滑,较硬,且吞咽时活动度很小,应疑为甲状腺癌。另外,在触摸完甲状腺后别忘了摸一下自己颈部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肿大的淋巴结,若在甲状腺周围颈部其他地方能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则应迅速就诊。

易患甲状腺癌的人群盘点

1、以女性为主,发病率是男性7倍,女性中又以育龄期妇女、中青年女性为多见。主要原因除了和女性激素有关外,情绪也占有很大部分原因,不愉快或者敌对的情绪可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2、有家族遗传倾向,后代发病率比普通人高。

3、部分甲状腺癌具纯遗传性,国外有家族遗传者,一般在儿童时期预防性切除甲状腺。

4、有放射线接触史者:诸如放射治疗用的放射线、自然界天然的放射源、高压电线的辐射线等是目前甲状腺癌仅有已明确的致病因素。

5、碘摄入过量的人:碘摄入过量会影响甲状腺正常生理功能,增加患甲状腺癌危急。另外居住在沿的居民平时较多摄入海产品,且爱吃腌制海产品,不但可引起甲状腺相关疾病,更为甲状腺癌埋下隐患。

6、吸烟喝酒、不良生活习惯、不合理饮食等是导致各种癌症的共同因素,因此,也是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长期接触这些因素的人属于甲状腺癌的高危人群。

甲状腺癌偏爱女性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

根据美国统计资料,在1973年到30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2.4倍,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其死亡率在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位。其中,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几率较男性高出3倍。中国天津市在1981年到2001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了193%,其中6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剧增。

1、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方面。

2、针对水土因素,注意饮食调摄,经常食用海带、海蛤、紫菜及采用碘化食盐。但过多地摄入碘也是有害的,实际上它也可能是某些类型甲状腺癌的另一种诱发因素。

3、甲状腺癌术后放、化疗后,积极采用中西医药物预防治疗是提高疗效的有效方法。

4、尽量避免儿童期头颈部X线照射。

5、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的治疗。

6、甲状腺癌患者应吃富于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7、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8、避免应用雌激素,因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着促进作用。

2甲状腺瘤偏爱年轻女性 甲状腺癌如何预防

甲状腺癌是近20多年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恶性肿瘤。甲状腺癌近十年来的发病率呈直线飚升,在女性及沿海地区的检出率尤为高有统计数据显示,已成为中国女性第3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尤其在沿海地区更为高发。

事实上甲状腺癌并不可怕,在规范的临床治疗中,它的治愈率是很高的,一般在80%,甚至更高。但是目前规范化程度在国内不高,导致甲状腺癌诊治中存在较多误区,影响患者愈后恢复及生活质量。

甲状腺瘤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种,占内分泌系统肿瘤90%以上,而且甲状腺肿瘤偏爱年轻女性。除了该病属于激素依赖性肿瘤,该年龄段女性处于雌激素、孕激素分泌旺盛时期,容易发病。年轻女性情绪不稳定、精神压力大、晚育及人工流产等导致内分泌紊乱,容易受到癌细胞的侵袭。由于病程缓慢,相当一部分甲状腺瘤病人没有什么感觉,多数在数月到数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才被发现。

专家介绍,为了抵御甲状腺肿瘤的侵袭,应学会甲状腺的自我检查,通过镜子用手指轻压颈部前面气管两侧:

一是注意甲状腺肿大的形状。肿大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呈蝴蝶形,多见于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另一类是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一个圆形肿块,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也包括甲状腺癌。

二是注意肿块的大小。如肿块超过2厘米应及时治疗。三是注意肿块的光滑度和软硬度。单个结节肿大,但表面光滑、均匀,较软者可能为腺瘤;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较硬,呈实体感者,应疑为癌肿。四是注意肿块的生长速度。如短期内生长加快,应及时治疗。五是注意肿块周围是否可触及淋巴结。若在甲状腺周围颈部能触摸到质地较硬的淋巴结,则应迅速就诊。

甲状腺癌其他的预防方法介绍:

甲状腺癌应该如何预防?

专家表示,日常预防甲状腺癌需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女性朋友,要注意避免应用雌激素,因它对甲状腺癌的发生起着促进的作用,需要警惕。

(2)甲状腺癌应该如何预防?预防甲状腺癌还要注意日常饮食问题。专家表示,甲状腺癌患者应吃富有营养的食物及新鲜蔬菜,避免吃肥腻、香燥、辛辣之品。

(3)预防甲状腺癌,朋友们还要注意日常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4)甲状腺癌应该如何预防?专家指出,甲状腺癌患者还要注意积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

(5)专家表示,X射线是导致甲状腺癌的重要因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照射,特别是儿童,要尽量避免头颈部X线照射。

(6)预防甲状腺癌的发生,朋友们日常还要注意对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及良性肿瘤应到医院进行积极、正规甲状腺的治疗,以防并发其他甲状腺疾病。

3甲状腺癌早期症状 甲状腺癌饮食护理

由于甲状腺癌有多种不同的病理类型和生物学特性,其临床表现也因此各不相同。它可与多发性甲状腺结节同时存在,多数无症状,偶发现颈前区有一结节或肿块,有的肿块已存在多年而在近期才迅速增大或发生转移。有的患者长期来无不适主拆,到后期出现颈淋巴结转移、病理性骨折、声音嘶哑、呼吸障碍、吞咽困难甚至Horner综合征才引起注意。局部体征也不尽相同,有呈甲状腺不对称结节或肿块,肿块或在腺体内,随吞咽而上下活动。待周围组织或气管受侵时,肿块即固定。

(一)乳头状癌是一种分化好的甲状腺癌,也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总数的3/4;病灶一般为单发,体积大小不等,最小的直径在0.5cm以下,称之微癌;直径在1cm以下的称之为隐癌,大的病灶直径可大于10cm。小的肿瘤常常是实质性病灶,而大的肿瘤往往伴有囊性变。囊变者可见囊壁有葡萄簇样结节突出囊腔,腔内存有陈旧性血水。该型癌肿一般无包膜,仅5%有不完整包膜。在显微镜下有些肿瘤细胞排列成乳头状,乳头大小不等,长短不一,常见三级以上分支,乳头中心为纤维血管囊,细胞大小均匀;核小、分裂少见。乳头状癌常伴有滤泡状癌的成份,但肿瘤的命名仍为乳头状癌,而不称为滤泡状癌或者混合型。如果乳头状癌中含有未分化癌的成份,而命名应为未分化癌,也意味着这一种未分化癌可能是乳头状癌的进一步恶化。有时肿块很小,颈部淋巴结转移常见被发现。本癌恶性度较低,存活率可达88%。乳头状癌在临床上常有甲状腺区孤立性结节,直径多在lcm以上。隐伏性癌多见于尸检,或在已发生颈区淋巴结转移时发现肿块。

(二)滤泡状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10%~15%,肉眼检查时看到滤泡状癌是一种实质的具有包膜的肿瘤,包膜上常密布着丰富的血管网,较小的癌肿和甲状腺腺瘤很相似。切面呈红褐色,常可见到纤维化,钙化出血和坏死。组织学上,由不同分化程度的滤泡所构成。分化良好者,滤泡结构较典型,细胞异型性亦较小。(考试大网站整理)这时与腺瘤不易区别,需依靠包膜或血管浸润来确定病理诊断。分化不良者滤泡结构较少,细胞异型较大,核分裂象亦多见,可呈条索状实性的巢状排列。有时癌细胞穿出包膜进入多处静脉中形成癌栓,常常成为远处转移的起点,所以滤泡状癌多见于血道转移,文献报道占19%~25%。滤泡状癌多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妇女,临床表现与乳头状癌相类似,但癌块一般较大,较少局部淋巴结转移,而较多远处转移。少数滤泡状癌浸润和破坏邻近组织,可以出现呼吸道阻塞等症状。

(三)甲状腺髓样癌在1951年由horn首先描述,1959年Hazard等进一步阐明了这种特殊类型的癌。并命名为髓样癌。占甲状腺癌总数的3%~10%,瘤体一般呈圆型或卵圆型,边界清楚,质硬或呈不规则形,伴周围甲状腺实质浸润,切面灰白色或淡红色,可伴有出血坏死及钙化,肿瘤直径平均约2~3cm。显微镜下癌细胞呈卵圆型,多边形或梭形,核分裂少至中等;细胞排列呈巢(整理)状束带状或腺腔状。间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淀粉样物,癌细胞多时,淀粉样物较少,反之淀粉样物就多;转移灶中也如此。甲状腺髓样癌是一种中度恶性的癌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大多数是散发性,约10%为家族性。临床上除了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有甲状腺肿块和颈淋巴结转移外,还有其特有的症状。约30%患者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似类癌综合症,或cushing代谢综合症,与肿瘤细胞产物有关。

甲状腺癌饮食如何护理呢?

预防甲状腺癌的秘诀十分简单,就是常吃碱性食物以防止酸性废物的累积,因为酸化的体液环境,是正常细胞癌变的肥沃土壤,调整体液酸碱平衡,是预防癌症的有效途径。

A)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C)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D)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E)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F)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4甲状腺癌早期症状 甲状腺癌饮食预防

状腺癌发病初期症状有哪些呢?甲状腺癌发病初期临床上有什么症状?通过那些症状可以判断是甲状腺癌呢?

在早期甲状腺癌症状多出现在中青年女性,发病率很高,甲状腺癌症状早期用药物治疗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一旦到晚期,甲状腺癌症状就会演变成甲减,就很难治愈了。

以下几种为致癌因子:长期暴露在放射线下,能促使甲状腺滤泡细胞生长的因素,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碘缺乏和抗甲状腺药物,都是甲状腺癌的致病因子。

凡有甲状腺结节,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考虑有甲状腺癌的可能:

①肿块硬实,凹凸不平,活动受限或固定;

②在非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青年尤其女性,曾在幼儿期接受过颈及以胸部放射治疗者;

③肿块较大,外形不规则,活动度差,囊性,穿刺吸出棕黄色液体,x光片见肿物中有散在不整形较小的钙化;

④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⑤儿童患者;

⑥有甲状腺髓样癌家族史,伴腹泻、类癌症或阵发性高血压者;

⑦增长迅速或产生压迫症状,如呼吸不畅或音哑;

女性激素也可影响甲状腺的生长,甲状腺组织中高含量女性激素受体的存在,为女性激素有可能作为致癌因素之一提供依据。甲状腺癌多表现为颈前肿物,凹凸不平,质硬,生长较缓慢,早期多无不适,肿瘤较大时可有压迫感。其中髓样癌可有慢性腹泻史,并伴有面部潮红等类似类癌综合征。另外还可伴发嗜铬细胞瘤、多发性粘膜神经瘤和甲状旁腺瘤等。

甲状腺癌饮食如何预防呢?

1、这样病人吃的食物可以有助于消化,饮食营养均衡,进食高蛋白、低脂肪、低糖、高维生素食物,由少吃多餐到定时定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海带、紫菜等。

2、如果是做完手术的病人,可能会有恶心、呕吐、食量减少,可吃一些桂皮、薏米、沙参、芦根、玉竹、云苓等等,同时,术后要在床上坚持活动,下床后坚持全身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功能。

3、多吃一些瓜果蔬菜,补充一些维生素以及一些额外的营养,有益于健,可以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5甲状腺癌是什么?过度检查可致病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下面赶紧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病因

1、碘与甲状腺癌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发生甲状腺肿大,出现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目前意见尚不一致。而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

2、放射线与甲状腺癌

用X线照射实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3、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滤泡高度分化,有聚碘和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功能,TSH还通过cAMP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生长,可能发生甲状腺癌,血清TSH水平增高,诱导出结节性甲状腺肿,给予诱变剂和TSH刺激后可诱导出甲状腺滤泡状癌,而且临床研究表明,TSH抑制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TSH刺激是否是甲状腺癌发生的致病因素仍有待证实。

4、性激素的作用与甲状腺癌

由于在分化良好甲状腺癌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因而性激素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受到重视,临床上比较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肿瘤大小时发现,通常青年人的肿瘤较成人大,青年人发生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也比成人早,但预后却好于成人,也有经产妇,但10岁后女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可能雌激素分泌增加与青年人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故有人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并发现甲状腺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而且甲状腺癌组织中ER,但性激素对甲状腺癌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

5、生甲状腺肿物质与甲状腺癌

动物实验证实,长时间服用生甲状腺肿物质可诱导出甲状腺癌,也可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TSH分泌增多,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可能产生甲状腺的新生物,并伴有甲状腺的弥漫性肿大,而引起甲状腺肿瘤。

6、其他甲状腺疾病与甲状腺癌

(1)结节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中发生甲状腺癌一向受到重视,是甲状腺癌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甲状腺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发生率可高达4%~17%,但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的相互关系也一向存在争议,从良性结节向分化良好癌进展的关系不清。

(2)甲状腺增生

甲状腺增生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不明确,有报道发现先天性增生性甲状腺肿长期得不到适当的治疗,最终发生甲状腺癌,因而及时发现先天性增生性甲状腺肿,并予甲状腺激素(整理)替代治疗,消除TSH的长期刺激非常重要。

(3)甲状腺腺瘤

多数人认为甲状腺癌的发生与单发性甲状腺腺瘤,如果甲状腺癌继发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的类型应该以滤泡状癌为主,但事实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绝大多数,甲状腺滤泡状癌的患者常有以前存在腺瘤的历史,但要证实两者的关系却相当困难,即使采用组织学观察也难以证实它们之间的关系。

(4)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近年来,在HT中发现甲状腺癌的报告越来越多,发生率4.3%~24%,差异较大,而且由于HT多不需要手术治疗,实际的发病情况较难于估计,HT与甲状腺癌可以是两种无关联的疾病而同时共存于甲状腺的腺体中,另一方面,局灶性的HT也可能是机体对甲状腺癌的免疫反应,可能HT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破坏,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反馈性引起TSH增高,TSH持续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甲状腺滤泡细胞过度增生而癌变;也可能TSH作为促进因素,在甲状腺致癌基因过度表达的同时发生癌变;还有人认为HT与甲状腺癌有着共同的自身免疫异常的背景。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由于甲亢患者的血清TSH呈低水平,既往认为在甲亢患者中不发生甲状腺癌,或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甲亢患者和普通人群中(0.6%~1.6%)一致,甲状腺癌发生率为2.5%~9.6%,而在甲状腺癌中,甲亢的发生率可达3.3%~19%,而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或是因甲状腺较大,或是因为已存在甲状腺结节,故实际的发病率不清楚,且大多数采用药物治疗,因此应重视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情况,更应警惕甲状腺癌的存在。

7、家族因素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较少作为独立的家族性综合征,但可作为家族性综合征或遗传性疾病的一部分,少数家族有患多灶性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倾向,甲状腺癌与家族性结肠息肉病(如Gardner综合征),包括结肠腺瘤性息肉合并软组织,以纤维瘤病最为多,合并纤维肉瘤,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位于染色体5q21~q22的APC基因突变所致,后者是参与细胞增殖调控的信号蛋白,在TSH刺激下,少数人可发生癌变,甲状腺癌。

警惕

过度检查可能导致甲状腺癌

据悉,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可能和公众防癌意识提高、健康体检普及和检查手段提高使微小甲状腺癌发现增加有关。和其它恶性肿瘤一样,甲状腺癌的发病机理和原因目前仍没有确切的证据。但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统计取得的证据显示,电离辐射是甲状腺癌的致癌因素之一。医学检查,尤其是X光、CT、胸透等放射诊断的频繁和过度检查,会导致人体甲状腺受到的电离辐射增加。因为人体甲状腺富含大量的碘,因此射线的能量更容易沉积在甲状腺内,从而导致甲状腺更容易受到电离辐射的影响。“普通市民如频繁接受胸片、CT检查,其接受到的辐射会形成一个积累效应,比平常人更容易得甲状腺癌”。此外,“有证据显示碘过量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甲状腺癌,但碘盐的摄入是否就和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有关,迄今仍没有明确的证据。”

多发生在生育期的女性

历年的监测数据同时显示,甲状腺癌从发病年龄来看有较大性别差异,女性从15岁组开始比较明显上升,至45-55岁组达到高峰,然后发病又明显下降;男性发病呈缓慢上升,至85岁组达到高峰。

从甲状腺癌发病的男女性别比例看,现在与过去相比男女比例基本无太大变化。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一直高于男性。处于15-45岁期间的女性,往往也正是女性激素分泌旺盛时段。“这提示甲状腺癌的发生可能与女性激素分泌有关,尤其生育期女性,因分化甲状腺癌大多发生在生育期的女性”,林国桢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女性高发的原因,但对于男性群体而言,该类癌症也在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