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如何寻找你的人生目标(1)

如何寻找你的人生目标(1)

时间:2019-03-20 12:29:25

相关推荐

如何寻找你的人生目标(1)

​第一章 什么样的工作适合你?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说过:“不要竭尽全力去和你的同僚竞争。你应该在乎的是,你要比现在的你强。”

中国社会有个通病,就是希望每个人都照一个模式发展,衡量每个人是否“成功”采用的也是一元化的标准:在学校看成绩,进入社会看名利。尤其是在今天的中国,人们对财富的追求首当其冲,各行各业,对一个人的成功的评价,更多地以个人财富为指标,这是中国古代以来的制度遗留问题。但是,有了最好的成绩就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吗?有名利就一定能快乐吗?

第一部:关于欲望

这些是我们内心里和人生理想一样真实的东西:学历、工作、房、车、财富、以及爱。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了这些欲望去付出,无论付出的是汗水、鲜血、还是健康(又或是其它你懂的)。尽管我们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会主流认同、可能没那么具有戏剧性,但你和我、北大图书馆里的学生和网吧中奋斗的少年、职场杜拉拉和夜场里跳舞的小姐、韩寒和芙蓉凤姐,我们谁没有为了一个目标连续熬夜奋斗过呢?我们谁没有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过呢?谁没有过那种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觉呢?所以我们不缺励志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跑得越快,越是无法考虑我们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

北野武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说他没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高档餐厅,跟女人们睡觉。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发现开跑车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看不到自己开跑车的样子”。结果他就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在后面跟着,还对出租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

巧合的是,过去几年里我认识的所有人也告诉我两件事:

一,顶级学校的文凭、顶级公司的工作、顶级的收入、顶级的房、顶级的车、顶级的声望,这些都无法满足人类。

二,无论是通过爸妈,通过运气,还是通过奋斗得到这些顶级的东西,人类都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接着北野武的故事说下去:想象一下:你今天骑在一辆助动车上,一个小山村来的年轻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你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十几年的奋斗后,你坐在一辆你今天都叫不出型号的保时捷的驾驶位上,一个路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相信我,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你不在乎他,就像你今天不在说你助动车帅的人。

你的视角在变。每当我们考虑许多年后能够取得的成就,我们总是习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满足感。你今天的视角只是错觉,却让你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这是我们最容易跑错方向的时候。

人类的需求很奇特。我们赚到的第一笔一万元和第一笔一千万元,第一辆十万的车和第一辆一千万的车,第一个女孩和第十个女人,第一个男生和第十个男人时,幸福感都是差不多的,前者甚至比后者还多一些。

我们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我们也知道欲望和需求是两个东西,但是我们的不幸福却是因为不小心把快感当成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而这就是因为我们常站在现在的视角去想象未来的感受。事实是,就好像我们不需要很多的面包一样,我们不需要很多的财富,不需要很多的爱。因为他们很难给你带来更多快乐。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去拔高理想和自由的重要性。你可以尝试着停下来思考一下,然后找到在你生命中所有需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只属于你的奔跑方向。

第二部:关于兴趣

李开复博士在演讲中提到很多次: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兴趣”。

引用知乎用户“黄白小猫”的一段回答:兴趣和享受不一样。享受是人人都喜欢的,比如美食,比如豪宅,比如旅游。

就拿旅游为例,很多人会说“我的兴趣是旅游”。好,那我问你,你到底是喜欢在工作之余出去散散心住住豪华酒店晒晒海滩看看名山大川或者在美国奥特莱斯疯狂购物的这种旅游呢,还是那种需要拍摄很多能给人欣赏的照片、回来撰写可供别人参考的游记、甚至为了寻找新发现而不惜走冒险路途的那种旅游呢?

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前者我们不叫它兴趣。我们叫它享受。

只有后者才有资格称为兴趣。所谓兴趣,就是你愿意为了它去付出(而不是获得)。是去主动的输出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是在从事一项活动中,把你全身的智力、能力、精力都调动到最高水平,给予外界一种积极反馈的过程。

很多人说自己兴趣是音乐,但有多少人真正会去弹乐器、会去自己作曲?要知道,弹吉他的时候可是会把手指磨到生疼生疼的;作曲可是需要硬着头皮研究乐理知识的。很少有人能做到。他们只是在手机ipad里面下载了一些歌曲,会听会哼,就以为这是兴趣了。

而你要知道,只有把一项活动上升到我前面所说的兴趣的标准,这项活动才有可能为你带来收入——因为你的收入就意味着你的付出获得了回报。而只有取得了收入,你才能说自己是在从事这项工作。

所以,要判断自己的兴趣所在,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你能够在什么活动上愿意,并且能够给予持续的输出。“愿意”和“能够”是缺一不可的。如果你没有相应的能力,那自然无法从事这项兴趣,更无法把它上升为工作。

举例:你认为自己兴趣是音乐。但是,你又没有能力演奏,也没有能力作曲。这时候你愿不愿意投入所有业余时间去学习演奏和作曲?如果你愿意,并且你的能力天赋也支持你不断坚持这么做,那么恭喜你,你不但获得了一项兴趣还将其变成了一门潜在的可以让你“发自内心去从事的工作”。

但是如果你懒得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这个那个呢?你只是想下班回到家慵懒的躺着听听歌这种程度呢?那么不好意思,这称不上是你的兴趣,也更无法把它变成你能够从事的工作。“所谓收入,就是社会对于你所贡献的价值的一种量度。”

举个例子:

甲先生的兴趣是打游戏(如星际争霸),他打得非常好,在我国排名前五。他愉快地成为职业玩家,靠打游戏谋生,而且收入不菲。

乙先生的兴趣是打游戏(如星际争霸),全校排名第一,但在我国只能排第五万名。他无法成为职业玩家。乙先生开车的水平全校第十(在全国排不上号),但是由于社会需要很多人当司机,于是乙考进某公交公司成为一名司机。

如果你的兴趣是一个社会需求广的领域(如厨师、裁缝、写代码等),只要你在该领域的资质还凑合,请你大胆进入该领域。举个例子,我吃过一些味道很一般的餐馆,而且长期很一般。结果是餐厅的也没倒闭、厨子也没失业。

如果你的兴趣是一个社会需求很窄的领域(如打游戏、做冷门专业的学术),你必须确保你在该领域的资质很牛逼,才能大胆进入该领域。

有一个残酷的真相是——多数人感兴趣的领域与社会需求量大的领域,是相反的。譬如说,社会需要大量待在工地的土木施工员,但是喜欢待在工地的人不多;社会需要大量的会计审计人员,但是发自内心热爱会计工作的人并不多;社会需要大量的护士,真心热爱当护士的人不多。对了,我国还缺儿科医生,你喜欢干这个么?

社会需要的工种往往是难度大的(如程序员、外科医生)、繁琐的(如会计)、又累又脏的(如护士)。而多数人喜欢的工作是难度低的、不单调繁琐的、不累不脏的。

就工作而言,最幸福的人就是那些天赋逆天的人,可以为兴趣而工作而且赚得盆满钵满。而且这类人一辈子搞不好还换几次行业。

第二幸福的人就是虽然天资一般,但是他的兴趣恰恰是社会需求量大的专业(如厨师)

最惨的人就是你自己的工作你很不喜欢干,你感兴趣的领域你又没本事入行并干得好。

对于八成以上的人类,所谓工作就是在“自己喜欢(兴趣)”、“自己能否入行、会不会干(天赋)”、“自己能否忍受该工作(环境)”三点之间取得平衡。否则单纯以兴趣为职业很可能毁了你的兴趣。

第三部:一切的根源

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人在不同的生存阶段,有着不一样的需求。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成为驱使行为的动力。相应的,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就不再是一股激励力量。

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和感情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

而正是因为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所以产生了需求间相互的矛盾。同时由于人是发展的,所以各层次需要的重叠情况也随之改变,这就是为什么人的追求会改变的根本原因。

马斯洛和其他的行为心理学家都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的需要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文化和人民受教育的程度直接相关的。在发展中国家,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大,而高级需要占主导的人数比例较小;在发达国家,则刚好相反。

中国社会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各层次需要的重叠情况改变迅速,表现为心浮气躁、朝三暮四,可能表现为工作没多久就辞职,谈几天的恋爱就分手,闪婚、闪离等等。这是由于人门的基础需求正在变得更加容易得到满足,以及世界观和价值观受到不断冲击及拓展造成的。所以在兴趣、天赋、环境三点之间取得平衡,并且能够随着生命中所有需求的发展而发展的工作,才是你能够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

欲知详情,请看 第二章 为什么要找这样的工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