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绍兴游——咸亨酒店 兰亭

绍兴游——咸亨酒店 兰亭

时间:2022-10-17 02:33:05

相关推荐

绍兴游——咸亨酒店 兰亭

计划了好几年的绍兴游终于成行,可谓一波三折,好事多磨。六月底,就在网上看攻略游记。无奈每天大雨,订好的宾馆因为大雨退掉,后来听说那天晚上绍兴竟然下了很大的冰雹。终于等到了好晴天,高铁51分后到达绍兴。

天气不错,高铁上拍到的景色

入住宾馆已近中午,背上包就去找咸亨酒店,吃孔乙己吃过的茴香豆喝过的黄酒。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臭豆腐的味道。

孔乙己怎么也不会想到,他靠着柜台自得地“排出九文大钱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的咸亨酒店,百年后借他的名气,生意如此红火。

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了一张比较空的、只有一对情侣的桌子

酒店门口站着穿长衫的孔乙己的塑像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个经典句子入木三分地写尽了他的尴尬潦倒、而又虚伪地保持着读书人斯文的窘况。

咸亨酒店门口,曲尺形的柜台前,孔乙己在这里缠着给小伙计讲“茴”字的四种写法。端着一小碟茴香豆,偶尔吝啬地给小孩子们一颗。要的孩子多了,他窘迫地捂着小碟子叫着“多乎哉,不多也”,这时老板、小伙计和顾客都笑起来,小孩子们在笑声中四散。下图是茴香豆和绍兴黄酒,茴香豆就是一般的蚕豆,用茴香和桂皮炒的,不好吃,10元一碟。黄酒很好喝,味道醇厚,是8年酿太雕酒,24元一碗。如搁现在,孔乙己算一碗也买不起。

那对情侣好心地提醒我们黄酒后劲大,邀我们吃他们的臭豆腐。

鲁迅刻画人物入木三分经久难忘,孔乙己、祥林嫂、阿Q,都栩栩如生地活在读过书的人的心里。孔乙己欠酒店的十九文钱,估计会长远地欠下去。

吃过饭坐出租去兰亭。

兰亭依山傍水,茂林修竹,是王羲之的私人园林,很古典很优雅。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植兰于此,汉代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这里设有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王右军祠、御碑亭、临池十八缸、书法博物馆等景点,素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享誉海内外。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典故就是“曲水流觞”。

公元353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名流及亲朋共42人聚会于会郡城的兰亭,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后来王羲之汇集各人的诗文编成集子,并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传说当时王羲之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疾书此序,通篇28行,324字,凡字有复重者,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只可惜这样一件书法珍品,到了唐太宗手里,他爱不忍释,临死时竟命人用它来殉葬。从此后世人便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摘自百度百科)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因此被尊为“书圣”,兰亭亦成为“书法圣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知名书法家会聚于此,共续曲水流觞。

附王羲之《兰亭集序》,有删节: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大门口就是一组“曲水流觞”的雕塑。

当年王羲之等人列坐在曲水岸边,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只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叶托着顺水流漂行,到谁处停下,谁就赋诗一首。有作一首的,两首的,作不出者罚酒一杯。

大门口地上的刻字“群贤毕至”,如果不是《兰亭集序》中有这句,我是认不出的。

流觞亭

流觞亭前有一条“之”字形的曲水。适逢一夏令营在这里活动,模仿古人,饮水背古诗。听着他们稚嫩的背诗的声音,有些感动。

池水边有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四个字。坐在池边,穿越时空,等着荷叶托着的酒杯漂过来。不过可千万别停在我面前,我最怕写诗,尤其是古体诗。

下面碑上的“鹅池”二字,导游介绍,“鹅”出自王羲之之手,“池”是他儿子王献之写的。不知有无确凿的考证。“鹅”字娟秀飘逸;“池”显得敦厚朴实。一瘦一肥,显而易见是两种风格。

临池十八缸这个景点是根据王献之十八缸临池学书、“点大成太”这一典故而来。相传王献之练了三缸水后就不想练了,认为已经写得很不错有些骄傲,有一次他写了一些字拿去给父亲看,王羲之看后觉得写得还不好,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大”字,上紧下松,一撇一捺结构太松,于是随手点了一点,变成了“太”字,说“拿给你母亲去看吧”。王羲之夫人看了后,说:“吾儿练了三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王献之听后非常惭愧,知道自己的差距,于是刻苦练习书法,练完了十八缸水,长大后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

下面是王献之的临池十八缸一侧

兰亭碑亭——碑上“兰亭”二字是康熙帝手迹,文/革中碑被砸断,遂成残字。

历代君王非常推崇《兰亭集序》,唐太宗喜欢这篇序到爱不释手的地步,死后用来陪葬。康熙帝临摹过《兰亭集序》,宋仁宗也临摹过。下面是御碑亭,正面康熙帝书《兰亭集序》,背面是乾隆帝游兰亭时书写的《兰亭即事》诗。祖孙皇帝手迹同处一碑,世所罕见。

下面是宋仁宗临的《兰亭集序》

郑板桥也非常喜欢这篇序,下面是他临的《兰亭集序》

王佑军祠堂里的墨华亭,两边走廊设有书案笔砚供游客挥毫,我的字太差不敢现丑。

王羲之像

这里风景恬静雅致,远山、廊桥、古木、碧水、荷叶……美不胜收。那座廊桥叫“骋怀桥”,“游目骋怀”,此乐何极!

我把游兰亭的照片发在朋友圈里,有同学留评“信可乐也”。哈哈!知我者,同学也。“修禊”(季春时人们到水边嬉游,是古代就有的消灾祈福仪式)、“吟诗”,真是信可乐也——这实在是太高兴了!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也许很多年后,看我今天在兰亭游玩的照片,也犹如今天我看王羲之们吟诗流觞的古迹一样。

下面的字不知出于谁之手,“犹”误为“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