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10-14 17:57:23

相关推荐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上,均需要在出风口处设置导风机构。有的导风机构上,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比较单一,出风范围小。有的导风机构上,设置多个出风口,然而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以扩大空气引流的范围,减少占用空间,提高导风机构的送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旨在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导风机构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导流圈内,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出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围绕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至少一导风叶片,用于引导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空气,且同时引导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机构,通过至少一导风叶片,用于同时引导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空气,可以扩大空气引流的范围,减少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导风机构的送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还包括: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包括后板,所述后板上设有透风孔;所述导流圈设于所述出风框内且所述导流圈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透风孔设置,其中所述导流圈内限定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由所述出风框和所述导流圈之间限定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叶片包括:多个横向导叶,多个所述横向导叶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框内且位于所述导流圈的前侧,多个所述横向导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所述横向导叶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圈的凹槽,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所述横向导叶的部分向后延伸至所述导流圈前端的后侧。

具体地,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横向导叶均与所述连杆相连;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或所述横向导叶相连以驱动所述横向导叶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框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设于所述后板的左侧且向前延伸,所述右侧板设于所述后板的右侧且向前延伸,每个所述横向导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上且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横向导叶传动相连。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上设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横向导叶分别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挂钩配合相连,其中所述横向导叶上设有挂装柱,所述挂装柱与所述挂钩配合。

具体地,所述横向导叶上设有向后敞开的安装槽,所述挂装柱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其中所述挂钩的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勾住所述挂装柱,其中每个所述横向导叶上的所述挂装柱在上下方向上对应。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设有所述凹槽的所述横向导叶上,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且向前凹入,多个所述的横向导叶的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横向导叶低于所述导流圈的最下端设置,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横向导叶中,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横向导叶的后端且向前凹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横向导叶的主视图上,所述横向导叶的前端为弧形,所述横向导叶的后端为直线型,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横向导叶的后端中部,其中多个所述横向导叶的所述凹槽的长度在由所述导流圈的中心向上下两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具体地,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导流圈的外壁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范围为:5mm~20mm。

可选地,所述凹槽的长度范围为:100mm~350mm,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20mm~3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叶片还包括:纵向导叶,所述纵向导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内且所述纵向导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风叶片和多个第二导风叶片,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联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长度,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出风框上,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导流圈和所述出风框之间;导风驱动机构,所述导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纵向导叶摆动。

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包括多个第一组导风叶片和多个第二组导风叶片,所述第一组导风叶片设于所述导流圈的上方,所述第二组导风叶片设于所述导流圈的下方。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导叶还包括扫风连杆,所述导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扫风连杆上。

具体地,所述扫风连杆包括:主动扫风连杆和从动扫风连杆,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从动扫风连杆,靠近所述主动扫风连杆的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端部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杆,靠近所述从动扫风连杆的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端部与所述从动扫风连杆连接。

可选地,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和所述从动扫风连杆平行设置,所述导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所述主动扫风连杆通过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带动所述从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

具体地,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导向杆从所述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所述第一导风叶片转动90度,所述第二导向杆从所述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转动90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驱动机构包括扫风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扫风电机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配合的传动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扫风连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动扫风连杆,所述导风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且分别驱动两个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两端可滑动地连接在两个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远离所述导流圈轴线的方向上长度依次增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纵向导叶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所述纵向导叶在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二运动状态之间可转换,其中,在第一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平行于所述导流圈的出风侧所在面,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间隙为1~2mm;在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平行于所述导流圈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叶面相对,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叶面距离为4~6mm。

可选地,所述纵向导叶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所述纵向导叶在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二运动状态之间可转换,其中,在第一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框内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出风框的横截面与所述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差值的80%~90%;在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框内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出风框的横截面与所述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差值的5%~10%。

可选地,所述导流圈的前后均敞开,且所述导流圈内设有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机构具有上述的有益效果,例如通过至少一导风叶片,用于同时引导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空气可以扩大空气引流的范围,减少占用空间,提高导风机构的送风效果。因此,通过设置该导风机构的空调室内机也同样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即空调室内机的空气引流范围大,占用空间小,送风效果好,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一个实施例的室内空调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剖视图;

图3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个实施例的另一视角上室内空调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

图6是一个实施例的出风网罩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个实施例的室内空调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8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机构的立体图;

图9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机构的爆炸图;

图10是图9中r处圈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个实施例的连杆的左视图;

图12是图11中s处圈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一个实施例的横向导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机构的另一视角上的立体图;

图15是图14中t处圈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17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8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在另一视角上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9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罩的立体图;

图20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罩的爆炸图;

图21是一个实施例的静叶的爆炸图;

图22是一个实施例的叶片驱动板的立体图;

图23是图22中q处圈示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0、

机壳a、进风口a1、前出风口a2、第一出风口a21、第二出风口a22、第三出风口a3、第一风道a4、第二风道a5、第一子风道a51、第二子风道a52、主体a6、倒角a61、敞开口a7、预定间隙a71、前面板a8、

换热器b、

安装板c、

第一风机d、

轴流风轮d1、前端叶尖d11、后端叶尖d12、

电机d2、电机轴d21、电机支架d22、

第二风机e、

出风框f、后板f1、左侧板f2、右侧板f3、透风孔f4、

导流圈g、导风面g1、安装位g2、

阻挡件h、

下阻挡板h1、

上阻挡板h2、

纵向阻挡板h3、左阻挡板h31、右阻挡板h32、

蜗壳i、蜗壳进口i1、蜗壳出口i2、

导风机构j、

导风组件j1、

第一导风组件j11、

第二导风组件j12、

第三导风组件j13、第一导风板j131、

导风叶片100、

横向导叶110、凹槽1101、安装槽1102、挂装柱1103、

连杆120、挂钩1201、横向延伸部1201a、纵向延伸部1201b、横向止挡件1202、

纵向导叶130、第一导风叶片1301、第二导风叶片1302、第一组导风叶片1302a、

第二组导风叶片1302b、

第一导向杆140、

导风驱动机构150、扫风电机1501、传动齿轮1502、

驱动装置160、

扫风连杆170、主动扫风连杆1701、传动齿1702、从动扫风连杆1703、滑槽1704、

出风网罩l、网孔l1、

进风网罩m、

导风罩n、

静叶n1、叶片n10、套筒n101、活塞轴n12、

旋流安装架n2、外环n21、安装槽n212、固定环n22、安装孔n221、

叶片驱动板n3、导槽n31、

驱动底板n4、定位结构n41、定位柱n411、定位套筒n412、

旋流叶片压板n5、安装凸耳n6、内圈安装环n7、外圈安装环n8、

驱动板驱动装置p、驱动板电机p1、驱动板电机的电机轴p12、曲柄p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j,如图8-图14所示,包括:导流圈g、第一风机d、第二出风口a22和至少一导风叶片100。

导流圈g形成有第一进风口a1和第一出风口a21。这样第一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可以通过导流圈g上进行导流,从第一出风口a21流出。

第一风机d设置在导流圈g内,用于驱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a1流出第一出风口a21。即由第一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可以由第一风机d吸入并顺着导流圈向着第一出风口a21导出。

第二出风口a22围绕第一出风口a21设置。这样,导流圈g外部的空气可以经由第二出风口a22流出。

至少一导风叶片100,用于引导由第一出风口a21流出的空气,且同时引导由第二出风口a22流出的空气。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流出的空气可以在导风叶片100的引导下,改变方向并排入室内。这样导风叶片100可以用来引导多个出风口流出的空气,可以提高空气引流的范围,从而提高导风机构j的送风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用于引导由第一出风口a21流出的空气,且同时引导由第二出风口a22流出的空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j,通过至少一导风叶片100,用于同时引导由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流出的空气,可以扩大空气引流的范围,减少导风机构j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导风机构j的送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的导风机构j还包括:出风框f。出风框f包括后板f1,后板f1上设有透风孔f4。导流圈g设于出风框f内且导流圈g的轴线垂直于透风孔f4设置,其中导流圈g内限定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风道a4,第一风道a4与进风口a1和第一出风口a21连通,第二出风口a22由出风框f和导流圈g之间限定出。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透风孔f4向前流动,经过第一风道a4的引流,从第一出风口a21进入室内。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的另一部分可以经过出风框f和导流圈g之间的位置引流,从第二出风口a22进入室内。这样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由多种方式进行引流,提高空气流动的范围,从而提高导风机构j的送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导风叶片100包括:多个横向导叶110。多个横向导叶110分别可转动地设于出风框f内且位于导流圈g的前侧,多个横向导叶110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横向导叶110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用于容纳导流圈g的凹槽1101,位于凹槽1101两侧的横向导叶110的部分向后延伸至导流圈g前端的后侧。可以理解的是,凹槽1101的设置可以使位于凹槽1101两侧的横向导叶110的部分向后延伸至导流圈g前端的后侧。这样横向导叶110与第一风机d的距离缩短,使得送风的风量增大,且可以扩大横向导叶110的送风范围,从而提高横向导叶110的送风效果。

具体地,如图8-图12所示,导风机构j还包括:连杆120和驱动装置160。连杆120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每个横向导叶110均与连杆120相连。驱动装置160与连杆120或横向导叶110相连以驱动横向导叶110转动。可以理解的是,当驱动装置160与连杆120相连时,驱动装置160可以驱动连杆120,从而使与连杆120相连的横向导叶110跟随连杆120一起转动;驱动装置160也可以通过驱动横向叶片n10的至少一个,从而与该横向导叶110相连的连杆120跟随该横向导叶110一起运动,进而与连杆120相连的其它的横向导叶110将跟随连杆120一起转动,进而转动的横向导叶110可以引导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空气的流向。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出风框f还包括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左侧板f2设于后板f1的左侧且向前延伸,右侧板f3设于后板f1的右侧且向前延伸,每个横向导叶11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至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上,驱动装置160设于左侧板f2或右侧板f3上且与其中至少一个横向导叶110传动相连。这样驱动装置160可以驱动该横向叶片n10,使该横向导叶110在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上相对转动,从而与该横向导叶110相连的连杆120跟随该横向导叶110一起运动,进而与连杆120相连的其它的横向导叶110将跟随连杆120一起转动,进而转动的横向导叶110可以引导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空气的流向。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图11所示,连杆120上设有多个挂钩1201,多个横向导叶110分别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挂钩1201配合相连,其中横向导叶110上设有挂装柱1103,挂装柱1103与挂钩1201配合。即通过挂装柱1103与挂钩1201的配合,使得连杆120与横向导叶110相连,且在挂装柱1103与挂钩1201之间的摩擦力的作用下,连杆120与横向导叶110可以一起运动。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横向导叶110上设有向后敞开的安装槽1102,挂装柱1103设于安装槽1102内,其中挂钩1201的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勾住挂装柱1103,每个横向导叶110上的挂装柱1103在上下方向上对应。这样挂钩1201可以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勾住挂装柱1103,使得横向导叶110与连杆120相连,由于横向导叶110安装在出风框f的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上,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可以限位横向导叶110,从而与横向导叶110相连的连杆120能够稳定地安装在横向导叶110上。

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每个挂钩1201包括横向延伸部1201a和纵向延伸部1201b,横向延伸部1201a与纵向延伸部1201b彼此垂直相连,横向延伸部1201a与连杆120相连。横向延伸部1201a的截面呈半圆形。可以理解的是,横向延伸部1201a可以为挂装柱1103提供配合面,在装配后,横向延伸部1201a与挂装柱1103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使得挂装柱1103在挂钩1201上一起转动。例如,当驱动装置160驱动多个横向导叶110的至少一个时,该叶片n10上的挂装柱1103与弧形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带动连杆120一起转动,进而带动挂钩1201上的其它叶片n10一起相对转动。当驱动装置160直接驱动连杆120时,挂装柱1103与横向延伸部1201a的摩擦力将直接带动横向导叶110跟随连杆120转动,从而实现导风。

本实施例中的挂装柱1103可以穿过纵向延伸部1201b以与横向延伸部1201a的外表面相贴合,从而无需将叶片n10通过挤压装配于挂钩1201上,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挂钩1201的变形,进而增加挂钩1201的结构强度,且提高叶片n10与挂钩1201的装配效率。

可选地,如图10所示,连杆120的长度两端中的一端设有挂钩1201,连杆120的长度两端中的另一端设有垂直于连杆120长度的横向止挡件1202。可以理解的是,连杆120的长度两端中的一端设有的挂钩1201可以安装横向导叶110。这样当横向导叶110安装于挂钩1201时,连杆120的长度两端中的另一端设有的垂直于连杆120长度的横向止挡件1202可以提供用于夹持的止挡位,从而便于横向导叶110的安装。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设有凹槽1101的横向导叶110上,安装槽1102形成在凹槽1101的底壁且向前凹入,多个的横向导叶110的位于最下方的横向导叶110低于导流圈g的最下端设置,位于最下方的横向导叶110中,安装槽1102形成在横向导叶110的后端且向前凹入。可以理解的是,设有凹槽1101的横向导叶110可以使横向导叶110的部分向后延伸至导流圈g前端的后侧。这样横向导叶110距离轴流风机的距离缩短,从而送风的风量增大,且可以扩大导风叶片100的送风范围,进而提高导风叶片100的送风效果。位于最下方的横向导叶110低于导流圈g的最下端设置,可以用来引导由第二风道a5送来的空气,进而由第二出风口a22排出室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13所示,在横向导叶110的主视图上,横向导叶110的前端为弧形,横向导叶110的后端为直线型,凹槽1101形成在横向导叶110的后端中部,其中多个横向导叶110的凹槽1101的长度在由导流圈g的中心向上下两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本实施例中的横向导叶110的前端为弧形,横向导叶110的后端为直线型。这样减小横向导叶110转动时所需要的空间,有利于导风机构j的小型化。在横向导叶110的后端中部的凹槽1101,其长度在由导流圈g的径向方向上由中部向上下两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可以理解的是,导流圈g的中心向上下两侧其横向尺寸逐渐减小,设有凹槽1101的横向导叶110的部分设置成向后延伸至导流圈g前端的后侧,这样凹槽1101的长度在由导流圈g的中心向上下两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有利于与导流圈g相配合。

可选地,凹槽1101的侧壁与导流圈g的外壁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范围为:5mm~20mm。这样凹槽1101的侧壁与到导流圈g的外壁之间留有合适的距离,可以使得横向叶片n10在转动过程中与导流圈g不接触,保证横向导叶110的刚性。

进一步地,凹槽1101的长度范围为:100mm~350mm,凹槽1101的深度范围为20mm~30mm。这样每个横向导叶110上的后端在上下方向上对应,且横向导叶110的部分向后延伸至导流圈g前端的后侧的距离合适,从而在不影响第一风机d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可以缩短横向导叶110到第一风机d的距离,且使得送风的风量增大,且可以扩大横向导叶110的送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导风叶片100还包括:纵向导叶130。纵向导叶130设于第二出风口a22内。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空气可以从出风框f的底部进入,或空气从出风框f的后部进入。又例如,空气从第二出风口a22导出,或空气从第三出风口a3导出,无论空气在出风框f中如何流动,出风框f内的空气均可从第二出风口a22中通过,并由后述的纵向导叶130进行导向。

纵向导叶13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多个第二导风叶片1302,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联动。即,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运动时,第二导风叶片1302也是运动的,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同时运动并同时停止。

第一导风叶片1301的长度大于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长度,多个第一导风叶片1301可枢转地设置在出风框f上,多个第二导风叶片1302可枢转地设置在导流圈g和出风框f之间。即第一导风叶片1301相对于出风框f可转动,而第二导风叶片1302相对于出风框f和导流圈g可转动。

导风驱动机构150驱动纵向导叶130摆动。导风驱动机构150控制纵向导叶130的运动或停止。

由上述结构可知,第一导风叶片1301可枢转地设置在出风框f上,第二导风叶片1302可枢转地设置在导流圈g和出风框f上,使导风叶片100具有稳定的转动支撑点和可靠的连接,导风叶片100在转动的过程中,不易脱离出风框f或导流圈g,可靠性好,导风叶片100可持续稳定的进行导风。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导风叶片1301的长度较长,其两端均连接在出风框f上,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长度较短,数量较多,并分别连接在导流圈g和出风框f上,相比于全部设置为长度较长的第一导风叶片1301,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较短的第二导风叶片1302极大地增强了导风叶片100整体的刚性,并减小出风的阻力。另外,相比于将所有的导风叶片100设置在出风框f上,本实用新型第二导风叶片1302一端设置在出风框f上另一端设置在导流圈g上,第二导风叶片1302布置容易,便于连接,连接后不易变形或脱出。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导叶130无需设置在整个出风框f的出风侧,而可以选择性地设置在出风框f的局部区域,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布置方式更灵活。

具体地,如图9所示,多个第二导风叶片1302包括多个第一组导风叶片1302a和多个第二组导风叶片1302b,第一组导风叶片1302a设于导流圈g的上方,第二组导风叶片1302b设于导流圈g的下方。即,位于导流圈g上方的第一组导风叶片1302a的上端可枢转的连接在出风框f上,下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导流圈g上;位于导流圈g下方的第二组导风叶片1302b的上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导流圈g上,下端可枢转地连接在出风框f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纵向导叶130还包括扫风连杆170,导风驱动机构150驱动扫风连杆170往复运动,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扫风连杆170上。纵向导叶130可以呈左右扫风状态,也可以为上下扫风状态。当纵向导叶130呈左右扫风状态时,扫风连杆170则在导风驱动机构150的作用下左右往复运动;当纵向导叶130呈上下扫风状态时,扫风连杆170则在导风驱动机构150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当纵向导叶130呈上下扫风状态时,扫风连杆170则在导风驱动机构150的作用下上下往复运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具体地,如图14和图15所示,扫风连杆170包括:主动扫风连杆1701和从动扫风连杆170,主动扫风连杆1701上设有滑槽1704,第一导风叶片1301的一端设有与滑槽1704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杆140,第一导风叶片1301的另一端连接从动扫风连杆170,靠近主动扫风连杆1701的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端部上设有与滑槽1704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杆,靠近从动扫风连杆170的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端部与从动扫风连杆170连接。由此,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则可以形成联动运动,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除了一起运动和停止,其运动状态如摆动角度也可以保持一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5所示,主动扫风连杆1701和从动扫风连杆170平行设置,导风驱动机构150驱动主动扫风连杆1701往复运动,主动扫风连杆1701通过第一导风叶片1301带动从动扫风连杆170往复运动。即,当导风驱动机构150驱动主动扫风连杆1701左右往复运动时,主动扫风连杆1701同时带动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一组导风叶片1302a运动,主动扫风连杆1701上的第一导风叶片1301将作用力传递到与之连接的从动扫风连杆170上,从动扫风连杆170跟随运动,从动扫风连杆170进一步带动第二组导风叶片1302b运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同步性高,摆动角度控制精确,导风驱动机构150设置简单,占用布置空间少。

具体地,如图9和图15所示,主动扫风连杆1701往复运动时,第一导向杆140从滑槽1704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第一导风叶片1301转动90度,第二导向杆从滑槽1704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第二导风叶片1302转动90度。此处,纵向导叶130转动90度后,可分别切换为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使得导风机构j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且导风机构j在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之间可转换。

可选的,如图9和图15所示,滑槽1704形成为半月形或弧形,当第一导向杆140和第二导向杆在滑槽1704中滑动时顺畅,滑槽1704的导向方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5所示,导风驱动机构150包括扫风电机1501和传动齿轮1502,扫风电机1501驱动传动齿轮1502转动,主动扫风连杆1701上设有与传动齿轮1502配合的传动齿1702。由此,当扫风电机1501转动时,可通过传动齿轮1502和传动齿1702的配合,带动主动扫风连杆1701往复运动,驱动平稳。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5所示,扫风连杆170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动扫风连杆1701,导风驱动机构150包括两个且分别驱动两个主动扫风连杆1701往复运动,第一导风叶片1301的两端可滑动地连接在两个主动扫风连杆1701上,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在其中一个主动扫风连杆1701上。即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分别受主动扫风连杆1701的驱动并直接改变运动状态。此时,导风驱动机构150的驱动传动应尽可能保持同步,以使得所有的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所有的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远离导流圈g轴线的方向上长度依次增加。由此,第二导风叶片1302更适应导流圈g和出风框f之间的空间形状,使第二导风叶片1302便于布置,布置后运动效果好。

可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纵向导叶130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纵向导叶130在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之间可转换,其中在第一运动状态时,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平行于导流圈g的出风侧所在面,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间隙为1~2mm;即,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叶面将导流圈g和出风框f之间的沿出风方向隔断,极大地减小了第二出风口a22导出风的量或风速。此时的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构成一道侧壁,改变出风框f内第二出风口a22的空气流动方向。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之间的间隙大于2mm时,两者在第一运动状态下无法形成侧壁,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之间的间隙小于1mm时,两者在第一运动状态下容易重叠或与其他连接件发生干涉和碰撞。

在第二运动状态时,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平行于导流圈g的延伸方向,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叶面相对,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叶面距离为4~6mm。即,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叶面平行于导流圈g的出风方向,使第二出风口a22中的风可顺利地从导流圈g和出风框f之间通过,若导流圈g2中有出风时,此时将使得整个纵向导叶130沿着导流圈g的出风侧的风量较大。在第二运动状态下,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叶面距离小于4mm时,设置的导风叶片10031将过于密集,不方便联动和安装;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叶面距离大于6mm时,导风叶片100布置地过于稀疏,出风调整时灵活性差。

可选地,如图8和图9所示,纵向导叶130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纵向导叶130在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之间可转换,其中,在第一运动状态时,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出风框f内的投影面积占出风框f的横截面与导流圈g的横截面的差值的80%~90%;在第二运动状态时,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出风框f内的投影面积占出风框f的横截面与导流圈g的横截面的差值的5%~10%。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运动状态时,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出风框f内的投影面积占出风框f的横截面与导流圈g的横截面的差值小于80%时,将使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第一运动状态时形成的侧壁作用变弱,当导流圈g和出风框f之间的风设计为上部出风时,向上导出的风的风量不足。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出风框f内的投影面积占出风框f的横截面与导流圈g的横截面的差值大于90%时,在第一运动状态下,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容易发生重叠及干涉。

在第二运动状态时,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出风框f内的投影面积占出风框f的横截面与导流圈g的横截面的差值的5%~10%。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出风框f内的投影面积占出风框f的横截面与导流圈g的横截面的差值小于5%时,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的厚度将太薄,刚度和强度不足,容易变形。当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出风框f内的投影面积占出风框f的横截面与导流圈g的横截面的差值大于10%时,第一导风叶片1301和第二导风叶片1302在第二运动状态下对导流圈g和出风框f之间的风产生较大的风阻,出风不够顺畅。

可选地,如图8所示,导流圈g的前后均敞开,且导流圈g内设有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由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吸入的空气顺着导流圈g向着第一出风口a21导出。

下面参考图1-图24,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7所示,包括:机壳a、第一出风口a21、第二出风口a22和出风网罩l,机壳a包括主体a6和前面板a8,机壳a上形成有进风口a1。第二出风口a22围绕第一出风口a21设置,前面板a8上设有前出风口a2,前出风口a2的外缘与第二出风口a22的外边缘对应;出风网罩l罩设在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前端,且连接在前出风口a2处。

出风网罩l罩设在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前端,且连接在前出风口a2处。可以理解的是,现有空调的出风口处敞开设置,导致空调内部结构裸露在外侧,且外观上比较单一,不美观。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前端设置出风网罩l,能够将空调内的结构保护在内部,更具安全性,且能够使风的流动更加均匀,从而增强出风效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出风网罩l的形状,使其在形状上更加多元化,更加美观。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内换热后的风可以分成两部分送出,其中一部分风达到第一出风口a21向外送出,并在遇到出风网罩l后减缓流动速率并将风均匀送出;另一部的风通过第二出风口a22后并经过出风网罩l向外送出,由此可以增加空调的出风范围,提高对室内空气的调节作用。通过在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前端设置出风网罩l,使得空调室内机1000的结构具有多样性,并能进一步增强出风效果,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主体a6的前端具有敞开口a7,前面板a8设于主体a6前端且封盖敞开口a7的至少一部分。这样空调内换热后的风还可以由未封盖的敞开口a7部分向外送出。具体而言,整个壳体上除了前面板a8具有前出风口a2外,主体a6上未被封盖的敞开口a7部分也相当于另一出风口,从而使壳体上具有多个用于出风的出口。空调换热后的冷风或热风可以由多个出口向外送出,出风范围更大,效果更好。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机壳a上还设有第三出风口a3,第三出风口a3位于前出风口a2上方且朝前送风。需要说明的是,图2和图3中的箭头所示为风的流动方向。也就是说,第三出风口a3与前出风口a2共同扩大空调前面的出风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空调的正面出风能力,空调在向外吹风时既能从前面板a8的前出风口a2向外吹风,还能从空调的顶部的第三出风口a3向上吹风,进而进一步提高出风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这里所指的正面是指空调正对用户的一面。其中上述的第三出风口a3即可以由主体a6上未被封盖的敞开口a7部分限定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出风口a21与进风口a1相连通,且在连通形成的第一风道a4中,设置有第一风机d;第二出风口a22与进风口a1相连通,且在连通形成的第二风道a5中,设置有第二风机e;第一风机d和第二风机e分别独立控制。这样第一风机d用于驱动空气从进风口a1流向前出风口a2,即由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可以由第一风机d驱动并从前出风口a2导出,第二风机e用于驱动空气从进风口a1流向前出风口a2或上述的未封盖的敞开口a7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前面板a8的上边缘部与敞开口a7的上边缘部之间具有预定间隙a71。也就是说,预定间隙a71限定出除了空调室内机1000前端除前出风口a2外的另一出风口,而且另一出风口位于空调的顶部,第三出风口a3与位于其下方的前出风口a2共同送风,空调在向外吹风时既能从前面板a8的前出风口a2向外吹风,还能从空调的第三出风口a3向上吹风,从而可以扩大空调的出风范围,由此进一步提高空调的正面出风能力,进而增强出风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这里所指的正面是指空调正对用户的一面。

具体地,前面板a8的下边缘部可以与敞开口a7的下边缘部贴合,前面板a8的左边缘部可以与敞开口a7的左边缘部贴合,前面板a8的右边缘部可以与敞开口a7的右边缘部贴合。从而使得上述各个边缘部之间互相覆盖,保证彼此之间无间隙,即保证空调内换热后的风只能从前出风口a2和第三出风口a3送出。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机壳a的主视图上,预定间隙a71的范围可以是40mm~150mm。可以理解的是,预定间隙a71太小不利于空调内换热后的风快速送出,易导致风在壳体内积聚,内部压强升高,存在散热效果不良的问题;而预定间隙a71太大则使得换热后的风顷刻间从另一出风口送出,导致风的流动不均匀,不利于风在室内的流通,因此将预定间隙a71的范围设为40mm~150mm,能够保证在此区域范围内,风从预定间隙a71流过的效果更好。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预定间隙a71的尺寸可以是40mm,此时预定间隙a71构成的顶部出风口与前面板a8上的出风口的尺寸差距较大,在此状态下空调换热后的风以从前出风口a2送出为主,从预定间隙a71构成的顶部出风口送出为辅,从而起到改善空调出风效果的作用。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预定间隙a71的尺寸可以是66mm。可以理解为,由此不仅能保证空调内风的送出效果更好,同时还能保证风在室内的流通,此时预定间隙a71的出风效果最佳。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预定间隙a71的尺寸也可以是150mm,则可以理解为,此时预定间隙a71构成的顶部出风口与前面板a8上的前出风口a2的尺寸差距最小,在此状态下空调换热后的风以从两个出风口为主,两者的作用基本相同,共同起到调节空调的对外出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5所示,前面板a8的高度范围可以是1300mm~1800mm。由此,使得前出风口a2的高度与人体的高度相适宜,由前出风口a2送出的风可以直接吹向人体所在区域,同时结合上述第三出风口a3结构可知,第三出风口a3的高度高于人体所在区域,此时由第三出风口a3送出的风吹至人体的上方,然后气流自然下沉至人体所在区域,此时人体将不会感受到风感或感受到的风感较弱,从而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前面板a8的高度与出风网罩l的高度之间的比值范围为:2~5,前面板a8的面积与出风网罩l的面积之间的比值范围为3~6。以下为可选的实施例:

可选地,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前面板a820的高度可以为1300mm。此时前面板a820的高度最小,则相对的出风口21的高度较小,空调出风时相对集中在室内较低的高度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前面板a820的高度还可以为1800mm。此时前面板a820的高度最大,则相对的出风口21的高度较大,空调出风时相对集中在室内较高的高度上。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前面板a8的高度与出风网罩l的高度之间的比值可以是3.75,前面板a8的面积与出风网罩l的面积之间的比值可以是4.5。由此更加有利于生产制造。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前面板a8的高度为1582mm,主体a6的高度为1879mm,则此时两者的高度的之比适宜,在外形上更加美观。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出风网罩l的底部到主体a6的底部之间的距离为1234mm,同样通过出风网罩l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前出风口a2所在的位置。采用该方式,出风网罩l和前出风口a2的高度位置最合适,有利于空调向外出风。此外,当出风网罩l处于该高度位置时,空调在向外出风时能够避免对儿童的直吹,避免儿童因在冷风状态下直吹而引发感冒或其他疾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出风网罩l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范围可以是:350mm~450mm。出风网罩l是连接在前出风口a2上的。当出风网罩l的尺寸太小会阻碍前出风口a2的出风能力,考虑到实际空调的大小,在此尺寸范围内出风网罩l的尺寸更适宜。同样该尺寸下的出风网罩l制作方便,有利于生产。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出风网罩l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是350mm,此时出风网罩l的尺寸最小,则前出风口a2的出风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以实现前出风口a2的稳定出风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出风网罩l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是382mm。由此使出风网罩l尺寸适宜,送风效果好。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出风网罩l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还可以是450mm,此时出风网罩l的尺寸最大,则前出风口a2向外吹风的流量最大,有助于进一步扩大空调的出风范围。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当出风网罩l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为382mm时,此时出风网罩l沿上下方向的尺寸为392mm。从而使出风网罩l在该尺寸下在的面积能完全封盖前出风口a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出风网罩l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列的等边三角形的网孔l1,每个网孔l1的边长范围为1mm~20mm。由此,将网孔l1做成等边三角形的形状,能够起到更好的装饰作用,使整体更加美观。其次,网孔l1太小不利于风的送出,网孔l1太大起不到一定的风阻效果,因此将网孔l1的边长范围设置为1mm~20mm,这样既有利于风的送出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风阻作用,提高出风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出风网罩l的上的等边三角形的网孔l1的边长可以为1mm。也就是说,此时出风网罩l上网孔l1尺寸最小且致密,不易于观察到空调内部结构,在外形上更加具有装饰作用,更显得美观。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出风网罩l的上的等边三角形的网孔l1的边长还可以为20mm。也就是说,此时出风网罩l上网孔l1尺寸最大且疏松,有利于空调出风。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多个网孔l1的边长可以为13.5mm。由此可以有利于生产制造,降低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网孔l1的形状不限于等边三角形的形状,还可以为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网孔l1还可以为菱形、矩形、圆形或者椭圆形(图未示出),同样当网孔l1为菱形时,菱形的边长尺寸可以为13.5mm,从而保证网孔l1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网孔l1的形状可以是多样的,可以是多种图形组合而成。例如,出风网罩l可以由多个同心圆区域构成(图未示出),中间的同心圆区域的网孔l1的形状为等边三角形,外侧的同心圆区域的网孔l1为菱形,更外侧的同心圆区域的网孔l1为方向,从而使得整体外观上更加美观。又例如,出风网罩l可以由多个方形环区域构成(图未示出),最内侧的方形环区域的网孔l1为菱形,外侧的方形环区域的网孔l1为方形,最外侧的方形环区域的网孔l1为等边三角形,同样也能提升美观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多个网孔l1的面积之和与出风口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0.5~0.8。通过这种方式,也就是说出风网罩l整体能够起到一定的风阻效果,空调室内机1000内经过换热的风从前出风口a2送出时首先作用到出风网罩l上,并在受到一定的阻碍后扩散开来并从网孔l1向外吹出,从而避免换热后的风集中向外吹出,而且空调风在作用到出风网罩l上后一部分仍会直接从网孔l1穿过向外吹出,但此时的人体的风感已经进行一定的程度上的减弱,具有更加适宜的舒适度,而另一部分风会沿着出风网罩l的周向扩散并从最近的网孔l1吹出,使得出风网罩l上其余位置处的网孔l1均有风通过,并起到吹风均匀的效果,提升空调吹风的风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前面板a8的前表面为弧形面,前面板a8的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向后延伸,前面板a8的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的弯曲半径范围为30mm~80mm。通过该方式,将前面板a8的前表面做成弧形面,使得前面板a8的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够与主体a6的前端面配合时起到一定的包裹作用,使机壳a内部更加紧凑,而且两者的结合性更好的同时更易于制造。其次,弧形面的前面板a8的设计更加优异,避免了机壳a的左边缘和右边缘出现锐边,可以减少在搬运过程中对人体的损伤,更具安全性。此外,弧形面的结构设计更具美感,在外形上更美观,而且使空调的外部在触摸时手感更好。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前面板a8的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的弯曲半径为46mm。可以理解为,此时为前面板a8的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的弯曲半径的最优值,更加有利于前面板a8结合到主体a6上。

当然,在具体示例中,前面板a8的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的弯曲半径可以为30mm,此时前面板a8制造时更方便,能够降低制造难度,节约制造成本。

此外,在其他示例中,前面板a8的左边缘部和右边缘部的弯曲半径还可以为80mm,此时前面板a8与主体a6结合时的深度更深,也就是使得两者结合更牢靠。

在其他实施例中,前面板a8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范围为60mm~100mm。具体的,前面板a8的前后方向上的尺寸为70mm。可以理解为,此时70mm为前面板a8的前后方向上的最优尺寸,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前面板a8的前后方向上的深度为70mm,有利于前面板a8紧贴并包裹在主体a6上,实

两者的结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a6沿前后方向上的中部的厚度为118mm,主体a6沿前后方向上的上端部和下端部的厚度为207mm。可以理解为此时的数值为主体a6在前后方向上的最优尺寸,但不仅限于此。采用该尺寸设计,机壳a整体上跟更显纤薄,立体感更强,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不会占据太大的空间从而便于进行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前后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的导流圈g,导流圈g内限定出第一风道a4,第二风道a5由导流圈g的外壁和机壳a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经第二出风口a22引流,从而进入室内调节空气。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7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前后方向的横截面为矩形的出风框f,出风框f设于机壳a内,导流圈g设于出风框f内,第二出风口a22由导流圈g的外壁和出风框f的内壁之间限定出。这样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的另一部分可以通过导流圈g进行导流,空气可以在第一风道a4进行流动。这样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由多种方式进行引流,提高空气流动的范围,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效果。

其中,从进风口a1进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经过第一风道a4的引流,从第一出风口a21进入室内。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的另一部分可以经过出风框f和导流圈g之间的位置引流,从第二出风口a22进入室内。这样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由多种方式进行引流,提高空气流动的范围,从而提高导风机构j的送风效果。

第一风机d和第二风机e分别独立控制,即第一风机d和第二风机e的控制彼此独立,互不受影响,具体地,第一风机d和第二风机e可以同时工作或者其中一个以进行导风,第一风机d和第二风机e的转速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由此可以使得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模式多样化,送风效果好。

具体地,第一风机d可以是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第二风机e可以是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由此可以使第一风机d和第二风机e的结构更具多样性,送风效果更好。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风机d并不限于上述的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第一风机d还可以为离心风机等。第二风机e并不限于上述的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第二风机e还可以为轴流风机或斜流风机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导风组件j1,导风组件j1包括:纵向导叶130和横向导叶110。纵向导叶130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a21处且用于在左右方向上导风。需这样第二出风口a22处的空气可以由纵向导叶130进行引导,从而将空气送入室内。

所述横向导叶110设于所述纵向导叶130前侧且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导风。这样横向导叶110可以用于同时引导由第一出风口a21和第二出风口a22送出的空气,扩大空气引流的范围,减少导风组件j1的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导风组件j1的送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24所示,机壳a内设有换热器b,换热器b设在主体a6内的后侧,换热器b的后侧设有进风网罩m,进风网罩m配合在主体a6的后侧上并将换热器b包裹在机壳a内。空气从进风网罩m进入到机壳a内,经过换热器b换热后形成风一分部从前面板a8的前出风口a2和出风网罩l向外流出,另一部分经过预定间隙a71向上吹出,前出风口a2和预定间隙a71提高空调的出风效果。

可选地,如图5所示,敞开口a7的顶部设有倒角a61,既能减少锐变,提高安全性,又能起到一定的导风效果。例如,当空调室内机1000经过敞开口a7向外吹风时,风在经过倒角a61时此位置处的流速大压强小,该位置处的风会沿着倒角a61向外吹出,从而使经过敞开口a7的风呈喇叭口状向外吹出,从而扩大吹风的范围,避免风力集中,同样也能起到提高吹风舒适度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机壳a、出风框f和导流圈g。

机壳a上设有进风口a1和前出风口a2。即进风口a1进来的空气可以由前出风口a2流出。

出风框f设于机壳a内,出风框f包括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出风框f通过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固定在机壳a内。即一方面,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以形成气流的流通通道,起到导流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左侧板f2和右侧板f3,出风框f可以稳定地固定在机壳a上,起到限位、固定的作用。

导流圈g设于出风框f内,其中导流圈g的左侧壁与左侧板f2之间限定出上下延伸的第一子风道a51,导流圈g的右侧壁与右侧板f3之间限定出上下延伸的第二子风道a52。这样进风口a1进来的空气可以流经导流圈g的内部,也可以流经左、右侧板f3分别与导流圈g形成的上下延伸的第一子风道a51与第二子风道a52,具有多条引流的支路,有利于扩大送风的范围,提高送风的效果。即通过导流圈g的左侧壁与左侧板f2之间限定出上下延伸的第一子风道a51,导流圈g的右侧壁与右侧板f3之间限定出上下延伸的第二子风道a52,使得左、右侧板f3与导流圈g形成有上下流动的左右支路,有利于扩大送风的范围,提高送风的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前出风口a2位于导流圈g的前侧,导流圈g的内腔分别与进风口a1和前出风口a2连通,以保证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导流圈g的内腔的引流,进入前出风口a2。

具体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第一风机d和第二风机e,第一风机d设在导流圈g内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a1朝向前出风口a2流动。第二风机e设在机壳a内,在机壳a的长度方向上,第三出风口a3和第二风机e分别位于导流圈g相对的两侧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a1朝向前出风口a2流动,以及驱动气流由进风口a1通过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后朝向第三出风口a3流动。

可以理解的是,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可以由第一风机d吸入从前出风口a2导出。进风口a1送来的空气也可以由第二风机e吸入,并驱动气流通过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后朝向前出风口a2及第三出风口a3流动。这样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由多个风机进行引流,提高空气流动的范围,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相对于导流圈g对称设置,其中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的最小宽度为w1,w1满足:20mm≤w1≤60mm。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相对于导流圈g对称设置以作为第二风机e所驱动气流的流通通道,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的宽度太小不利于空调内换热后的风快速送出,易导致风在壳体内积聚,内部压强升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将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的最小宽度设为20mm≤w1≤60mm,能够保证在此区域范围内,风从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流通的效果更好。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机壳a内设有蜗壳i,第二风机e设在蜗壳i内,蜗壳i具有蜗壳i进口i1和蜗壳i出口i2,蜗壳i进口i1与进风口a1相对,蜗壳i出口i2与导流圈g相对。这样第二风机e可以吸入进风口a1的空气流入蜗壳i进口i1,空气送出蜗壳i出口i2后朝向导流圈g流动。

具体地,如图17所示,蜗壳i出风端的宽度大于导流圈g的宽度。即蜗壳i出口i2送出的风的一部分可以经过导流圈g的阻挡,从而分流流经以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且因蜗壳i出风端的宽度大于导流圈g的宽度,蜗壳i出口i2送出的风也可以直接流入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有利于气流的快速通过,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纵向导叶130,纵向导叶130设于机壳a和阻挡件h之间,每个纵向导叶130均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多个纵向导叶130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其中多个纵向导叶130在由左右两侧朝向阻挡件h的中心的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这样纵向导叶130可以用于在左右方向上引导第一风道a4与第二风道a5内流通的空气,以进一步调整气流的流向,同时使得出风更加均匀。

具体地,如图8和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横向导叶110,横向导叶110设于机壳a内且位于纵向导叶130前侧,横向导叶110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包括多个,多个横向导叶110沿上下方向并排设置,这样纵向导叶130可以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前出风口a2送出的气流,以进一步调整气流的流向,同时使得出风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导风组件j13。第三导风组件j13包括多个第一导风板j131,第一导风板j131可转动地设在第三出风口a3处以打开或关闭第三出风口a3,第一导风板j131的转动轴线沿机壳a的宽度方向延伸。这样第一导风板j131可以上下方向上转动,从而第三出风口a3送出的空气可以由多个第一导风板j131引导,以调整风向,提高出风的范围,并使出风更加均匀,同时当第一导风板j131关闭时还具有防尘作用,可以保护非工作状态时空调内部的清洁性。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三导风组件j13还包括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设在第三出风口a3处,沿气流的流动方向第二导风板位于第一导风板j131的上游,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线沿机壳a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第二导风板可以在左右方向上转动,从而第三出风口a3送出的空气可以由第一导风板j131和第二导风板共同引导,进一步提高出风的范围,增强出风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机壳a和阻挡件h。

机壳a上设有进风口a1和设于机壳a前表面的第二出风口a22,机壳a内限定有连通进风口a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第二风道a5,第二风道a5沿竖直方向延伸。即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沿第二风道a5流出第二出风口a22。

阻挡件h设于第二风道a5内,阻挡件h被构造成阻挡第二风道a5内的空气流动,以在阻挡件h的上游形成正压区域。其中该正压区域的空气可以从第二出风口a22流出。也就是说,第二风道a5的空气流向阻挡件h形成正压区域内,由于正压区域的空气会自动流向常压区,从而第二风道a5的气流可以从第二出风口a22流出。即通过设置阻挡件h阻挡第二风道a5内的空气流动以形成正压区域,使得第二风道a5的气流可以改变方向从第二出风口a22流出,从而提高送风效率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阻挡件h包括:下阻挡板h1。下阻挡板h1在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弧形,下阻挡板h1朝下凸出设置,下阻挡板h1沿前后方向延伸。这样前后方向延伸的下阻挡件h可以阻挡来自第二风道a5的气流,因下阻挡板h1在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弧形,且朝下凸出设置,下阻挡板h1可以有效地将第二风道a5的气流引入第一子风道a51与第二子风道a52,同时弧形的设置将有利于风的快速分流,增加进入的风量。

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下阻挡板h1的一端与第二风道a5的内壁接触,下阻挡板h1的另一端与第二风道a5的内壁间隔开设置,其中下阻挡版的另一端与第二风道a5之间限定出第二子风道a52。这样与第二风道a5的内壁相接触的下阻挡板h1的一端可以阻挡来自第二风道a5的气流,与第二风道a5的内壁间隔开设置的阻挡板的另一端可以引导气流在第二风道a5内流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阻挡件h还包括:纵向阻挡板h3。纵向阻挡板h3连接在下阻挡板h1的另一端且向上延伸,纵向阻挡板h3与第二风道a5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子风道a52。即纵向阻挡板h3可以引导来自下阻挡板h1的另一端的气流沿纵向阻挡板h3向上流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纵向阻挡板h3在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弧形,且纵向阻挡板h3朝向第二风道a5凸出设置。这样纵阻挡板朝向第二风道a5凸出设置形可以阻挡来自下阻挡板h1的气流,使其沿第二子风道a52流动,且弧形的设置将有利于风的快速分流,增加进入的风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阻挡件h还包括:上阻挡板h2。上阻挡板h2的两端分别与纵向阻挡板h3和第二风道a5的内壁相连,其中下阻挡板h1、纵向阻挡板h3和上阻挡板h2之间共同限定出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风道a4。一方面,上阻挡板h2、下阻挡板h1、总止挡板之间共同限定出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风道a4,这样气流可以沿第一风道a4流通。另一方面,上阻挡板h2、下阻挡板h1、纵止挡板也可以与机壳a之间共同限定出上下贯通的第二风道a5。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阻挡板h2在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且弧形且朝上凸出设置,上阻挡板h2与纵向阻挡板h3间圆弧过渡,以有利于气流的快速通过,减少气流的能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出风框f,出风框f设于机壳a内,阻挡件h设于出风框f内,其中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由阻挡件h的外壁和出风框f的内壁之间共同限定。即第二风道a5送来的空气在阻挡件h的阻挡下,将沿着阻挡件h的外壁和出风框f的内壁之间的第一子风道a51与第二子风道a52中流动,从而第二风道a5内的气流得到有效分流,且出风更加均匀,减少风力过于集中所造成的较差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机壳a和阻挡件h。

机壳a上设有进风口a1和设于机壳a前表面的第二出风口a22,机壳a内限定有连通进风口a1和第二出风口a22的第二风道a5,第二风道a5沿竖直方向延伸。即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沿第二风道a5流通流出第二出风口a22。

阻挡件h设于第二风道a5内,以将第二风道a5分隔成左右两侧间隔开的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阻挡件h的背风侧形成有汇合区且汇合区与第一子风道a51和第二子风道a52均连通。流经第一子风道a51与第二子风道a52的空气在汇合区汇合后,向前沿阻挡件h的方向流出第二出风口a22。这样进风口a1的空气沿第二风道a5流通时,阻挡件h可以将气流分为两部分,即一部分沿第一子风道a51流动,另一部分沿第二子风道a52流动,之后在汇合区汇合后,向前沿阻挡件h的延伸方向流出第二出风口a22。

可以理解的是,阻挡件h与机壳a之间形成的第一子风道a51、第二子风道a52及汇合区将第二风道a5的气流进行引导,并朝向第二出风口a22排出。从而使得气流可以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流通,使得气流得到了有效的分流,且出风更加均匀。即通过在第二风道a5内设置阻挡件h以形成第一子风道a51、第二子风道a52及汇合区,使得第二风道a5的气流得到了有效的分流,且出风更加均匀,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阻挡件h沿垂直于风道的方向且朝向第二出风口a22处延伸。即阻挡件h可以阻挡风道流通的空气,将气流引入第一子风道a51与第二子风道a52,流经第一子风道a51与第二子风道a52的空气在汇合区汇合后,阻挡件h向前沿阻挡件h朝向第二出风口a22处延伸的方向送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阻挡件h内腔可以用来引导气流,用于此功能时也称为导流圈g。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阻挡件h内腔形成有第一风道a4,在第一风道a4中设置有第一风机d,在阻挡件h的朝向第二出风口a22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出风口a21,其中第一出风口a21位于第一子风道a51、第二子风道a52和汇合区的前侧。这样第一风机d吸入的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沿第一风道a4向前流动,经过阻挡件h内腔的引流流向第一出风口a21。这样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由多个通道进行引流,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空气流动的范围,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效果。

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左右方向上,下阻挡板h1位于机壳a的中部。还包括: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左阻挡板h31连接在下阻挡板h1的左端且向上延伸,左阻挡板h31与机壳a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一子风道a51。右阻挡板h32连接在下阻挡板h1的右端且向上延伸,右阻挡板h32与机壳a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子风道a52。即经下阻挡板h1的引流,气流将分别进入左阻挡板h31左阻挡板h31与机壳a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一子风道a51及右阻挡板h32与机壳a的内壁之间限定出第二子风道a52,并沿左阻挡板h31与右阻挡板h32向上延伸的方向流动。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在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为弧形,且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的相对侧分别凹入。这样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的相对侧分别凹入的弧形可以引导来自下阻挡板h1的气流,且弧形的设置将有利于风的快速分流,增加进入的风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分别与下阻挡板h1圆弧过渡,以有利于气流的快速通过,减少气流的能量损失。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阻挡件h还包括:上阻挡板h2,上阻挡板h2的两端分别与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相连,其中下阻挡板h1、左阻挡板h31、右阻挡板h32和上阻挡板h2之间共同限定出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风道a4。一方面,上阻挡板h2、下阻挡板h1、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之间共同限定出沿前后方向贯通的第一风道a4,这样气流可以沿第一风道a4流通。另一方面,上阻挡板h2、下阻挡板h1、左阻挡板h31及右阻挡板h32也可以与出风框f之间共同限定出上下贯通的第二风道a5。

具体地,如图4所示,上阻挡板h2在前后方向上的横截面且弧形且朝上凸出设置,上阻挡板h2与左阻挡板h31和右阻挡板h32之间圆弧过渡,以有利于气流的快速通过,减少气流的能量损失。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第一导风组件j11,第一导风组件j11设于机壳a和阻挡件h之间,每个第一导风组件j11均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纵向导叶130,多个纵向导叶130沿左右方向设置,其中多个纵向导叶130在由左右两侧朝向阻挡件h的中心的方向上长度逐渐减小。这样纵向导叶130可以用于在左右方向上引导第一风道a4与第二风道a5内流通的空气,以进一步调整气流的流向,同时使得出风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还包括第二导风组件j12,第二导风组件j12设于机壳a内且位于第一导风组件j11前侧,第二导风组件j12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向导叶110,多个横向导叶110沿上下方向设置。这样横向导叶110可以用于在上下方向上引导前出风口a2送出的气流,以进一步调整气流的流向,同时使得出风更加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导风罩n,导风罩n设于阻挡件h的前端且被构造成可引导穿过其的气流螺旋送出。这样第一出风口a21处的空气可以通过导风罩n进一步引导,由此电机d2吸入的风进一步集中,而不易在在第一出风口a21处发生涣散,增强了第一出风口a21的出风强度和出风量,同时也可以增加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风量和送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图18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机壳a、导流圈g和轴流风轮d1。

机壳a上形成有进风口a1和前出风口a2。导流圈g设于机壳a内且导流圈g内限定出用于连通进风口a1和前出风口a2的第一风道a4,导流圈g的后端所在平面为导风面g1。这样从进风口a1流入的空气经过导风圈的引导可以流向前出风口a2。

轴流风轮d1可转动地设于第一风道a4内,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向后超出导风面g1。这样轴流风轮d1与进风口a1之间的距离缩短,可以扩大轴流风轮d1的吸风范围,增加轴流风轮d1吸风的风量,从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效果。同时,空调室内机10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空调室内机1000的小型化。即通过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向后超出导风面g1,可以缩短轴流风轮d1与进风口a1之间的距离,从而扩大轴流风轮d1的吸风范围,增加轴流风轮d1吸风的风量,进而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送风效果。同时,空调室内机1000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有利于空调室内机1000的小型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和18所示,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向后超出导风面g1的距离l1范围为1mm~50mm。即将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向后超出导风面g1的距离限制在合理的范围,这样在轴流风轮d1转动过程中,在保护后端叶尖d12的安全性前提下,可以缩短轴流风轮d1与进风口a1之间的距离,从而扩大轴流风轮d1的吸风范围。(1)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器还包括:换热器b和导风罩n。

换热器b置在机壳a内且位于进风口a1和前出风口a2之间,轴流风轮d1位于换热器b前方。这样,将轴流风轮d1和换热器b在横向上前后错开排布,可使得机壳a内的结构布置合理,布局紧凑,充分利用了机壳a内的空间,有利于减小整个机壳a的体积。

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与换热器b之间具有第一预定距离l2。这样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与换热器b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轴流风轮d1转动过程中,可以保护后端叶尖d12的安全性。

导风罩n设于导流圈g上且封盖第一风道a4的前端。可以理解的是,导风罩n设于导流圈g1上可以起到对气流的导向作用;

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与导风罩n之间具有第二预定距离l3。这样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与导风罩n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在轴流风轮d1转动过程中,可以保护前端叶尖d11的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17所示,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与换热器b之间的第一预定距离l2不小于18mm,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与导风罩n之间的第二预定距离l3不小于18mm。这样,可保护轴流风轮d1在运动过程中,前端尖角和后端尖角不易与周围其他零部件发生干涉,进而造成轴流风轮d1的损坏,与此同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与换热器b之间的第一预定距离l2以及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与导风罩n之间的第二预定距离l3也并非越大越好,否则,会造成整个空调室内机1000的前后向尺寸过大,占用空间较大,质量也较大。

可以理解的是,将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与换热器b之间的第一预定距离l2设计为不小于18mm,将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与导风罩n之间的第二预定距离l3设计为不小于18mm,提供了一种合理的轴流风机的风叶安装位g2置,在保证轴流风轮d1前后安全距离的同时,提高了第一风机d的送风效率。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的扫风区域的半径与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的扫风区域的半径相等。也就是说,前端叶尖d11的径向外端与后端叶尖d12的径向外端位于同一纵直平面上,这样可保证气流流动的均匀性

具体地,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的扫风区域的半径与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的扫风区域的半径均为125mm-130mm。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的扫风区域的半径与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的扫风区域的半径均可以为128mm,这样尽可能增大前端叶尖d11和后端叶尖d12的扫风区域的面积,有利于第一风机d的送风效率,同时还有利于缩短第一风道a4的长度。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后端叶尖d12的扫风区域的外周缘到换热器b的内周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18mm。可以理解的是,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的运动平面与换热器b的内壁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即为后端叶尖d12的扫风区域的外周缘到换热器b的内周壁之间的垂直距离,该距离不小于18mm,以保证轴流风轮d1在旋转运动过程中,后端叶尖d12不会与换热器b发生干涉,保护轴流风轮d1和换热器b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和18所示,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的运动平面与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的运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105mm-115mm。具体地,轴流风轮d1的前端叶尖d11的运动平面与轴流风轮d1的后端叶尖d12的运动平面之间的距离可以为108mm,即轴流风轮d1的扫风区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为108mm,由此,在满足送风要求的条件下,轴流风机占用空间小,有利于空调室内机1000的小型化。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电机d2和电机支架d22,电机支架d22设于导流圈g前端且包括圆筒形的固定部,电机d2设于固定部上,且电机轴d21向后穿过固定部后与轴流风轮d1传动相连,导风罩n围绕固定部的外部设置。即电机支架d22通过固定部限位、固定电机d2,且电机轴d21向后穿过固定部后与轴流风轮d1传动相连,从而在电机d2工作时,在电机轴d21的传动下,轴流风轮d1将相对转动以引导风的流动。

具体地,如图16所示,电机支架d22还包括多个连接杆,多个连接杆呈放射状设于固定部的外部且将固定部连接在导流圈g上。这样连接杆的设置有利于增加电机支架d22的刚性,提高电机支架d22的稳固性,进而提高电机d2工作的平稳性。同时,固定部连接在导流圈g上,可以对电机支架d22起到限位、固定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图24所示,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导流圈g、第一风机d和导风罩n。导流圈g形成有第一进风口a1和第一出风口a21。第一风机d设置在导流圈g内,用于驱动空气从第一进风口a1流出第一出风口a21。导风罩n设于导流圈g的第一出风口a21处,导风罩n上设有可供吹过导风罩n的风以预定角度旋转出风的静叶n1。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风机d可以吸入第一进风口a1的空气,经导风圈引导空气流向第一出风口a21,此时,设于第一出风口a21处的导风罩n可进一步对流经的风导向,同时,更进一步静叶n1可使导风罩n的风以预定角度旋转出风。由此,电机d2吸入的风进一步集中,而不易在在第一出风口a21处时发生涣散,增强了第一出风口a21的出风强度和出风量,同时也可以增加空调室内机1000的出风风量和送风范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静叶n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运动地设在导风罩n上,其中在第一位置处,静叶n1打开第一出风口a21,在第二位置处,静叶n1关闭第一出风口a21。这样当静叶n1打开第一出风口a21时,第一进风口a1的空气可以流经导风罩n流出第一出风口a21,且导风罩n可以引导风的流向,扩大出风范围。当静叶n1关闭第一出风口a21时,静叶n1还可以起到阻隔外部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内部的清洁性。

具体地,如图20所示,导风罩n包括:旋流安装架n2和叶片驱动板n3。旋流安装架n2固定在第一出风口a21处,旋流安装架n2包括外环n21和位于外环n21中部的固定环n22。叶片驱动板n3设于旋流安装架n2上且绕外环n21可转动,静叶n1的一端与固定环n22相连且相对于固定环n22在径向方向上可转动,静叶n1的另一端与叶片驱动板n3相连,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驱动静叶n1运动。也就是说静叶n1的一端与固定环n22相连,从而旋流安装架n2可以对静叶n1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静叶n1的一端相对于固定环n22在径向方向上可转动,这样当叶片驱动板n3驱动静叶n1的另一端转动时,静叶n1的一端相对于旋流安装架n2的外环n21径向可以跟随静叶n1的另一端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20所示,固定环n22的周壁上设有安装孔n221,静叶n1的一端穿过安装孔n221且在安装孔n221内可转动。即安装孔n221的设置将静叶n1的一端与固定环n22转动相连,从而使得静叶n1的一端可以在安装孔n221内相对转动。

(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叶片驱动板n3套设在外环n21的外部,其中外环n21上设有安装槽n212,静叶n1支撑在安装槽n212内。可以理解的是,叶片驱动板n3套设在外环n21的外部,从而外环n21可以对叶片驱动板n3起到限位的作用。静叶n1支撑在外环n21上设有的安装槽n212内,安装槽n212可以对静叶n1起到限位作用,同时静叶n1支撑在外环n21上,可以提高静叶n1安装的平稳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静叶n1包括:叶片n10和活塞轴n12。叶片n10的一端与固定环n22相连,叶片n10的另一端设有套筒n101。活塞轴n12的第一端与叶片驱动板n3相连,活塞轴n12的第二端在套筒n101内可伸缩以带动叶片n1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即活塞轴n12的第一端在叶片驱动板n3的带动下相对转动,从而活塞轴n12的第二端可伸缩以带动叶片n10的另一端转动,叶片n10的一端相对固定环n22跟随叶片n10的另一端一起转动,进而整个叶片n10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具体地,如图21所示,活塞轴n12的第一端与叶片驱动板n3之间通过球铰相连。可以理解的是,球铰的设置使活塞轴n12的第一端与叶片驱动板n3之间的转动更加灵活,可以扩大叶片n10的导风范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2和23所示,叶片驱动板n3上设有垂直于叶片驱动板n3方向延伸的导槽n31,空调室内机1000还包括驱动板驱动装置p,驱动板驱动装置p包括:驱动板电机p1和曲柄p2。曲柄p2的一端与驱动板电机的电机轴p12相连,曲柄p2的另一端在导槽n31内可往复移动,曲柄p2的一端和曲柄p2的另一端不同轴。即在驱动板电机p1工作状态下,驱动板电机的电机轴p12带动曲柄p2的一端相对转动,因曲柄p2的一端和曲柄p2的另一端不同轴,从而使得曲柄p2的另一端可以在导槽n31内移动,进而带动叶片驱动板n3相对转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导风罩n还包括:驱动底板n4。驱动底板n4套设在外环n21的外部,叶片驱动板n3设于驱动底板n4的上方,驱动底板n4和叶片驱动板n3之间设有定位结构n41,以使叶片驱动板n3和驱动底板n4同步转动。这样驱动底板n4可以固定叶片驱动板n3,增加叶片驱动板n3的刚性,从而使得叶片驱动板n3的转动更加稳定。

可选地,定位结构n41包括定位柱n411和定位套筒n412,定位柱n411和定位套筒n412彼此套设。一方面,定位柱n411和定位套筒n412的设置可以起到加强筋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驱动底板n4和叶片驱动板n3的刚性,另一方面,定位柱n411和定位套筒n412的安装简单,便于操作。

具体地,如图20所示,驱动底板n4和叶片驱动板n3上分别设有彼此对应设置的通孔。这样通孔的设置为驱动底板n4和叶片驱动板n3的相连处提供避让空间,使得驱动底板n4和叶片驱动板n3可以通过连接件相连,同时驱动底板n4对叶片驱动板n3具有限位、固定作用,提高叶片驱动板n3相对运动的平稳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导风罩n还包括:旋流叶片压板n5。旋流叶片压板n5固定在旋流安装架n2上,其中静叶n1设于旋流叶片压板n5和旋流安装架n2之间。这样静叶n1在转动过程中,位于静叶n1两侧的旋流叶片压板n5和旋流安装架n2可以减少静叶n1触碰到手指的隐患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静叶n1包括多个,多个静叶n1围绕固定环n22的周向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静叶n1的设置,可减小单个静叶n1的设计长度,增加静叶n1的设计灵活性。同时,为了保证静叶n1在第一出风口a21处对风的导向,围绕固定环n22的周向设置多个静叶n1以使得周向上相邻静叶n1的距离适合,保证足够的导风作用和较小的风阻。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导风罩n上设有多个安装凸耳n6,导流圈g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安装位g2,多个安装凸耳n6与多个安装位g2一一对应安装。安装凸耳n6为导风罩n与导风圈的固定提供了具体的安装位g2点,使导风罩n连接在导流圈g上,同时,安装凸耳n6与安装为之间安装简单,便于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导风罩n包括内圈安装环n7和外绕在内圈安装环n7外部的外圈安装环n8,多个静叶n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圈安装环n7和外圈安装环n8上。这样内圈安装环n7和外圈安装环n8对静叶n1起到限位、固定作用,使得多个静叶n1可以稳定地连接在内圈安装环n7和外圈安装环n8上,提高多个静叶n1运动的平稳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多个静叶n1呈辐射状固定在内圈安装环n7和外圈安装环n8上。这里,内圈安装环n7与外圈安装环n8之间的空间均可以用来流通空气,静叶n1呈辐射状布置在内圈安装环n7与外圈安装环n8之间,可最大范围内将流经的风进行导流及进一步集聚以向第一出风口a21输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静叶n1在导风罩n内的横截面占导风罩n的横截面与内圈安装环n7的横截面的差值的5%~15%。即设置在导流圈g和内圈安装环n7之间的静叶n1占据了部分空气的流通空间,为保证导风罩n自身的强度和其对风的引导性,静叶n1在导风罩n内的横截面占导风罩n的横截面与内圈安装环n7的横截面的差值应进行合理设置。这里,当静叶n1在导风罩n内的横截面占导风罩n的横截面与内圈安装环n7的横截面的差值的5%~15%时,导风罩n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且对风具有良好的引导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的其他构成例如电控盒和接水盘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导流圈内,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出所述第一出风口;

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围绕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

至少一导风叶片,用于引导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空气,且同时引导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出风框,所述出风框包括后板,所述后板上设有透风孔;

所述导流圈设于所述出风框内且所述导流圈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透风孔设置,其中所述导流圈内限定有沿其轴向方向贯穿其长度方向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口由所述出风框和所述导流圈之间限定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包括:

多个横向导叶,多个所述横向导叶分别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出风框内且位于所述导流圈的前侧,多个所述横向导叶沿上下方向间隔开设置,多个所述横向导叶的至少一部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导流圈的凹槽,位于所述凹槽两侧的所述横向导叶的部分向后延伸至所述导流圈前端的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横向导叶均与所述连杆相连;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连杆或所述横向导叶相连以驱动所述横向导叶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框还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设于所述后板的左侧且向前延伸,所述右侧板设于所述后板的右侧且向前延伸,每个所述横向导叶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上,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左侧板或所述右侧板上且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横向导叶传动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上设有多个挂钩,多个所述横向导叶分别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挂钩配合相连,其中所述横向导叶上设有挂装柱,所述挂装柱与所述挂钩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导叶上设有向后敞开的安装槽,所述挂装柱设于所述安装槽内,其中所述挂钩的由上向下或者由下向上勾住所述挂装柱,其中每个所述横向导叶上的所述挂装柱在上下方向上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设有所述凹槽的所述横向导叶上,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且向前凹入,

多个所述的横向导叶的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横向导叶低于所述导流圈的最下端设置,位于最下方的所述横向导叶中,所述安装槽形成在所述横向导叶的后端且向前凹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向导叶的主视图上,所述横向导叶的前端为弧形,所述横向导叶的后端为直线型,所述凹槽形成在所述横向导叶的后端中部,其中多个所述横向导叶的所述凹槽的长度在由所述导流圈的中心向上下两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侧壁与所述导流圈的外壁之间的垂直距离的范围为:5mm~20mm。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长度范围为:100mm~350mm,所述凹槽的深度范围为20mm~3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叶片还包括:

纵向导叶,所述纵向导叶设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内且所述纵向导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风叶片和多个第二导风叶片,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联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长度,多个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出风框上,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导流圈和所述出风框之间;

导风驱动机构,所述导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纵向导叶摆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包括多个第一组导风叶片和多个第二组导风叶片,所述第一组导风叶片设于所述导流圈的上方,所述第二组导风叶片设于所述导流圈的下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叶还包括扫风连杆,所述导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分别可滑动地连接在所述扫风连杆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连杆包括:主动扫风连杆和从动扫风连杆,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从动扫风连杆,靠近所述主动扫风连杆的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端部上设有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导向杆,靠近所述从动扫风连杆的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端部与所述从动扫风连杆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和所述从动扫风连杆平行设置,所述导风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所述主动扫风连杆通过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带动所述从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时,所述第一导向杆从所述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所述第一导风叶片转动90度,所述第二导向杆从所述滑槽的一端滑动到另一端,所述第二导风叶片转动90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驱动机构包括扫风电机和传动齿轮,所述扫风电机驱动所述传动齿轮转动,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设有与所述传动齿轮配合的传动齿。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连杆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主动扫风连杆,所述导风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且分别驱动两个所述主动扫风连杆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导风叶片的两端可滑动地连接在两个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一端可滑动地连接在其中一个所述主动扫风连杆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远离所述导流圈轴线的方向上长度依次增加。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叶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所述纵向导叶在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二运动状态之间可转换,其中

在第一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平行于所述导流圈的出风侧所在面,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间隙为1~2mm;

在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平行于所述导流圈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叶面相对,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的叶面距离为4~6mm。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导叶具有第一运动状态和第二运动状态,所述纵向导叶在所述第一运动状态和所述第二运动状态之间可转换,其中,

在第一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框内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出风框的横截面与所述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差值的80%~90%;

在第二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导风叶片和所述第二导风叶片在所述出风框内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出风框的横截面与所述导流圈的横截面的差值的5%~10%。

2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圈的前后均敞开,且所述导流圈内设有轴流风机或贯流风机。

24.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导流圈,所述导流圈形成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所述导流圈内,用于驱动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出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围绕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至少一导风叶片,用于引导由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的空气,且同时引导由所述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空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风机构,通过至少一导风叶片,用于同时引导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的空气,可以扩大空气引流的范围,减少占用空间,从而提高导风机构的送风效果,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研发人员:宫笋;钟志尧;彭杰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6.26

技术公布日:.02.28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