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3-01-05 12:11:28

相关推荐

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对异养反硝化工艺研究较多,但对于像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这类低碳/氮比水体修复,采用异养反硝化需外加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但外加有机碳源存在成本高、有后续有机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低碳/氮比水体修复采用异养反硝化需外加有机碳源作为电子供体导致成本高、有后续有机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qcl-sod载体固化:

(1)在反应槽中上部加入qcl-sod载体,后加入超过载体水面20%的清水或待处理水,同时经下部排出清水,此时将清水全部排出,目的冲洗qcl-sod载体表面浮游杂质;然后,将浓缩污泥液倒入,覆盖填充qcl-sod载体;

(2)加入硝酸盐废水,静置5日,ph控制在7-8,每日测定ph和no3-,以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若no3-的降解率达80%以上,将反应槽中的合成废水由反应槽下部慢慢排出后,再将新的废水加入反应槽至有效水位,开始进行底部进水上部出水的系统内部循环即培养完成,培养完成后qcl-sod载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即为脱氮硫杆菌;

(二)将污水由设在反应槽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反应槽内,进水管中流速小于30mm/s,之后由下部经过qcl-sod载体间隙布水折流翻上排出去,少量悬浮物沉降进入反应槽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内部依托水泵实现内循环。

优选的,所述反应槽为圆形或方形的反应槽,由下部进水,上部出水。

优选的,所述qcl-sod载体占反应槽体积的30%-40%,浓缩污泥液占反应槽体积的50%-60%。

优选的,所述硝酸盐废水占反应槽体积的20%,硝酸盐废水中no3-=50-100mg/l。

优选的,所述浓缩污泥液为浓度是5-10g/l的好氧生化池浓缩污泥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本发明处理系统载体中添加了固化脱氮硫杆菌所需要的硫源、无机碳源等多种营养物质,微生物由于营养竞争关系,固化成功后,全部富集在载体表面,进而含总氮类物质便成了脱氮硫杆菌的营养物被成功代谢,最终总氮以氮气形式释放。本载体为兼氧型无需曝气动力能耗,固化成功后接触即可去除,平均每kg约载体去除tn0.3g,并且处理成本低,无后续有机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qcl-sod载体固化:

(1)在反应槽中上部加入qcl-sod载体,后加入超过载体水面20%的清水或待处理水,同时经下部排出清水,此时将清水全部排出,目的冲洗qcl-sod载体表面浮游杂质;然后,将浓缩污泥液倒入,覆盖填充qcl-sod载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槽为圆形或方形的反应槽,由下部进水,上部出水;所述qcl-sod载体占反应槽体积的30%-40%,浓缩污泥液占反应槽体积的50%-60%;所述浓缩污泥液为浓度是5-10g/l的好氧生化池浓缩污泥液。

(2)加入硝酸盐废水,静置5日,ph控制在7-8,每日测定ph和no3-,以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若no3-的降解率达80%以上,将反应槽中的合成废水由反应槽下部慢慢排出后,再将新的废水加入反应槽至有效水位,开始进行底部进水上部出水的系统内部循环即培养完成,培养完成后qcl-sod载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即为脱氮硫杆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硝酸盐废水占反应槽体积的20%,硝酸盐废水中no3-=50-100mg/l。

(二)将污水由设在反应槽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反应槽内,进水管中流速小于30mm/s,之后由下部经过qcl-sod载体间隙布水折流翻上排出去,少量悬浮物沉降进入反应槽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内部依托水泵实现内循环。

qcl-sod载体可以富集脱氮硫杆菌,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denitrificans)是专性无机化能自养型细菌,在氧化硫化物的过程获得能量,并以硝酸盐为电子受体生成氮气,可以同步脱硫反硝化处理。脱氮硫杆菌能够利用的氮源范围很广,可以是氨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以及氨基酸等,在厌氧条件下,硝酸盐又被作为电子受体而被还原。在硫循环体系中,好氧条件下,脱氮硫杆菌以氧为电子受体氧化还原硫化合物而获得能量。

qcl-sod载体负载脱氮硫杆菌降解总氮中的硝酸盐氮,无需补充任何碳源添加物质,驯化过程简单容易操作,只需加入传统的好氧生化剩余污泥就可以培养,脱除硝酸盐氮在99%以上,脱氮硫杆菌工作原理如下:

no3-+1.10s+0.40co2+0.76h2o+0.08nh4+→0.5n2↑+1.10so42-+1.28h++0.08c5h7o2n

本发明处理系统载体中添加了固化脱氮硫杆菌所需要的硫源、无机碳源等多种营养物质,微生物由于营养竞争关系,固化成功后,全部富集在载体表面,进而含总氮类物质便成了脱氮硫杆菌的营养物被成功代谢,最终总氮以氮气形式释放。本载体为兼氧型无需曝气动力能耗,固化成功后接触即可去除,平均每kg约载体去除tn0.3g。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qcl-sod载体固化:

(1)在反应槽中上部加入qcl-sod载体,后加入超过载体水面20%的清水或待处理水,同时经下部排出清水,此时将清水全部排出,目的冲洗qcl-sod载体表面浮游杂质;然后,将浓缩污泥液倒入,覆盖填充qcl-sod载体;

(2)加入硝酸盐废水,静置5日,ph控制在7-8,每日测定ph和no3-,以进行微生物的培养;若no3-的降解率达80%以上,将反应槽中的合成废水由反应槽下部慢慢排出后,再将新的废水加入反应槽至有效水位,开始进行底部进水上部出水的系统内部循环即培养完成,培养完成后qcl-sod载体表面附着的微生物即为脱氮硫杆菌;

(二)将污水由设在反应槽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反应槽内,进水管中流速小于30mm/s,之后由下部经过qcl-sod载体间隙布水折流翻上排出去,少量悬浮物沉降进入反应槽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内部依托水泵实现内循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为圆形或方形的反应槽,由下部进水,上部出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qcl-sod载体占反应槽体积的30%-40%,浓缩污泥液占反应槽体积的50%-6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硝酸盐废水占反应槽体积的20%,硝酸盐废水中no3-=50-100mg/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污泥液为浓度是5-10g/l的好氧生化池浓缩污泥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特殊的载体应用于污水总氮降解处理技术,包括有以下步骤:(一)QCL‑SOD载体固化:(1)在反应槽中上部加入QCL‑SOD载体,后加入超过载体水面20%的清水或待处理水,同时经下部排出清水,此时将清水全部排出,目的冲洗QCL‑SOD载体表面浮游杂质;然后,将浓缩污泥液倒入,覆盖填充QCL‑SOD载体;(2)加入硝酸盐废水,静置5日,pH控制在7‑8,每日测定PH和NO3‑,以进行微生物的培养;(二)将污水由设在反应槽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进入反应槽内,进水管中流速小于30mm/s,之后由下部经过QCL‑SOD载体间隙布水折流翻上排出去,少量悬浮物沉降进入反应槽底锥形沉泥斗中,澄清水从池四周沿周边溢流堰流出,内部依托水泵实现内循环。

技术研发人员:刘济忠;石井裕之;刘波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台腾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7.30

技术公布日:.02.11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