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阿昌传统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

阿昌传统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

时间:2024-03-13 06:33:53

相关推荐

阿昌传统节日:习俗活动是什么?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习俗活动,所以在阿昌族传统节日是什么?有哪些习俗活动?接下来,跟随本期少数民族的节日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的阿昌族节日

撒种节和尝新节

每年农历3月1日和8月15日,阿昌族的传统节日都会举行。当时,每个家庭都按照传统习惯,打扫庭院、房子、准备鱼、米粉、酸性食物和米酒,然后拉一堆种子结最大的芋头,切一个双耳玉米,然后把玉米和芋头绑在三五英尺长的竹杆上,放在大厅的左右角。然后用新谷捣成米蒸成米,杀上一只肥鸡,放在祭桌上缅怀祖先。

这一天,阿昌人不得不带回已婚女孩,全家团聚。晚饭后,男子穿着蓝色、黑色或素色的裙子上衣和黑色裤子;女人穿着裙子、围腰和脖子上的银项圈。项圈上有银链、银须、银元等饰品;女孩把辨子放在头上。每个人都聚集在村子前后唱歌跳舞,非常热闹。

撒种节和尝新节起源已久。据说很久以前,阿昌人民中有一位老妇人。每年8月中旬,当庄稼成熟时,她总是选择各种颗粒饱满的谷物,并在明年插种时把它们送给别人。她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因为她经常帮助村外的人提高耕作技术。

一年八月,妻子在收获前去世。人们为这位一生勤劳的慷慨老人感到难过,因为他没有吃自己的食物,而是穿上自己的新布衣服离开了这个世界。于是她把生前种的米饭、豆类和蔬菜做成美味的食物,把她织的布做成新衣服,献给了老人。

之后,每年8月15日,阿昌家家户户都要把房子打扫干净,用当年收集的米饭、豆类、瓜果做成饭吃,形成阿昌家的尝新节。妻子去世后的第二年三月,人们把她留下的种子撒在地上,每年农历三月十日,又形成了阿昌族的撒种节。直到现在,阿昌人还利用媳妇回娘家过种节的机会,交流农种品种,达到增产丰收的目的。

会街

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主要在农历九月中旬举行。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传说打马(阿昌语,意思是菩萨)克服了上天取经的困难,终于拿到了经书,决定9月15日回到人间。为了迎接打马的归来,阿昌族人民扎起青龙白象,男女青年收斋米,煮斋饭供斋。之后,逐渐演变成民族节日。

那时,男人穿着蓝色、黑色或白色的裙子上衣,黑色的裤子,斜背上有一个管帕,包头,头后有一英尺长的包头布,已婚女人穿袖子长而窄的裙子和覆盖膝盖的裙子,包裹腿,包裹黑布或蓝布包头。大多数女孩把一个辨别盘放在头上,用两个手指宽的布包裹在辨子里,胸前并排有四个银纽扣,扣上四条长银链,戴上银沧花、项圈、耳环等珠宝。会街时,主要是玩自象,舞青龙。村里的艺人用竹木精心编织白象和青龙,一般都是竹木做架,纸贴身,布做象鼻。玩白象的时候,一个人藏在自象的肚子里,双手拉着带滑轮的绳子,像鼻子一样上下左右摆动。青龙,由盛装打扮的年轻人挥舞,表演各种动作。

会街一开始,人们就把红丝系在白象和青龙身上。村里的男女老少围着白象跳舞,敲锣打鼓绕村一周,然后来到广场,把白象和青龙围在中间。突然,像脚鼓声、锣鼓声、∞声齐鸣,人跳起欢快豪放的象脚鼓舞。跳跃时,蟋蟀总是对着击象脚鼓的人,脚前后左右跳跃,腿踩踏时收缩,身体像波浪一样起伏。跳着跳着向前迈一大步,然后退回下蹲,一跨一退一蹲连续三次。情绪达到高潮,叽叽喳喳地打着,拿着树枝跳舞的男女也发出欢呼声。旁观者热烈鼓掌欢迎。这时,白象的鼻子甩得更频繁,舞青龙的年轻人也更有活力。

窝罗节

窝罗节是梁河地区阿昌族盛大的传统民族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四,梁河地区的阿昌族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围绕窝罗台如痴如醉地跳窝罗舞。窝罗平台高约1米,4米见方,中间矗立着两座高约6米的牌坊。牌坊顶部有一个巨大的木雕满弦弓箭,表明人类祖先用这支神箭射落了魔鬼伊玛目的假太阳。左牌坊顶部画着阳光,右牌坊顶部画着明月碧空。太阳月亮下画着阿昌妇女服饰的各种颜色图案,表示阿昌人民纺织的龙裙和凤裙。

节日从纪念人类祖先天公地母遮帕麻、遮米麻重整天地、为人民除害、造福人类发展到歌颂党、社会主义、阿昌人民幸福生活。节日期间,各民族团队还举办了传统的阿昌体育刀舞、棍子、拳击、对歌、春灯等活动。节日欢快而隆重,非常热闹。

火把节

阿昌人过火把节,云龙草涧阿昌人火把节在农历6月25日举行,主要内容是献五谷神,祈求五谷丰收。农历6月24日,梁河、户撒地区阿昌人火把节举行。

进洼

汉语被称为关门节。每年6月至9月4日,这是一个休闲时期。一般来说,信徒们坐在每个村庄的佛寺里,听佛经,过佛寺的生活。他们不能在这里结婚。

出洼

汉语称开门节,进洼三个月期满,一年一度的佛寺生活宣告结束,恢复正常生活。出洼将举行盛大的集会。

烧白柴

农历十二月举行。为了温暖佛像,佛寺所属的人们在晚上在佛寺附近把木头堆成井形,点燃大火,用佛像烤火取暖,求佛保佑。

换黄单

农历十月,各佛寺所属群众将黄单换成佛像,旧黄单取下,以示虔诚。

泼水节

阿昌族泼水节与傣族泼水节日期相同,但过法不同。阿昌泼水节的开始是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今天上午,男女老幼穿上节日服装,摘花,女人插在头上,男人不在胸前。下午4点左右,全寨的中青年男子聚集在一起。前面一个人在家里跳舞撒刀,后面几个人像脚一样跳舞鼓舞。他们一路鸣枪,走向山区。上山后,放鞭炮采花(桑剑花、杜鹃花等)。大家手里拿着鲜花,在山上欢跳。大家跳够了,敲着象脚鼓回村。村里的女人已经准备好了苏子巴巴。听到采花队鸣铜枪报信时,立即挑选十几个女孩带着苏子粑粑到村外迎接。采花的男人向女孩们献花,女孩们请她们吃爸爸,然后同歌同舞回村。回到村里,他们把采来的花扎成花塔和轿子,围着花塔和轿子唱到深夜。

二、三天是浇花水。男子敲着象脚鼓、芦锣、簸箕,背着彩旗在前面开路,女孩们排成一条龙到河里挑水浇花塔和轿子。花轿里的佛用清水喷洒。第四天,年轻男女敲着象脚鼓,互相泼水祝福。泼水很讲究文明礼貌:男:现在浇花水?女:浇点。男:你的衣服像花,怕脏?女:你一浇,我的烂衣服就更好了。”

共同协商后,男人先在女人的肩膀或衣领上浇一点水,女人还是浇一点礼貌。永远不要勉强,更不要互相追逐,随意乱泼。泼水节是男女青年的社会活动。他们互相泼水后,邀请在山坡上唱歌。歌词内容丰富,花鸟虫鱼无所不及。比如《十二属扮花名》男:二月来什么?花中绣出了什么?天亮寅时报为什么要吃碎米?女:十月来茶花开,花绣酉鸡。小鸡要吃碎米,天亮寅时报来了。”……每个人,你对我说一句话,一起到夕阳西下才回家。

如果年轻人喜欢哪个女孩,到深夜12点,到她家门口吹葫芦萧,如果女孩也喜欢年轻人,打开门,让年轻人坐在火池上方,和女孩唱歌:男人:草连接水,今晚见面并不陌生。女人:郎是细雨从天而降,妹妹是当地的微风。男人:交朋友到高年级的水,不要学会露珠一大早。女人:你和我就像栗树,风雨打不到根。

第四天晚上,年轻人约好去串村。他们一进村,就被村里聚集的女孩邀请到女孩家睡觉。女孩们去了另一个女孩的家。根据年轻人的数量,一个杀了一只鸡,然后煎、煎、煮、炖……用他们高超的烹饪技术,做成八道菜,引起年轻人的喜爱。

晚上两点,一碗鸡头,一碗米酒,一双筷子,一套圆桌,女孩去请年轻人吃饭:来串年轻人,我们做了一些食物,请尝尝。年轻人原本是去串的,一来就请去睡觉,怎么能睡着呢!躺在床上睁开眼睛,竖起耳朵,等待头发落下!这太好了,但又不敢冒失,于是假装不好意思不开口,姑娘们看见没动静,再请一次,小伙子人才齐声说:我们厚脸皮去吃吧!大家起身跟着姑娘们走。

参加宴会后,他们互相说了一些礼貌的话,男人和女人直到黎明才唱歌。年轻人要回村子了。离开前,他把事先凑好的鸡钱藏在墙缝里或压在碗下,留给女孩们去找。然后,每个人都拿着碗里的鸡头告别了女孩……通过这次活动,他们播下了爱的种子。

耍白象

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一会街的主要内容。阿昌族信小乘佛教,耍白象迎接他们最信仰的打马菩萨的灵魂回归世界。解放后,阿昌族人民自行改革了整条街,把街道集中在国庆期间的三天里。盛大的封建宗教集会已成为庆祝白象节的活动。白象用木头做架子,纸贴身,布做鼻子。一个人藏在白象的肚子里,双手来回拉着连着象鼻和滑轮的绳子,人们围着白象跳。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