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Python学习笔记:面向对象编程(2)

Python学习笔记:面向对象编程(2)

时间:2020-09-01 03:58:07

相关推荐

Python学习笔记:面向对象编程(2)

前言

最近在学习深度学习,已经跑出了几个模型,但Pyhton的基础不够扎实,因此,开始补习Python了,大家都推荐廖雪峰的课程,因此,开始了学习,但光学有没有用,还要和大家讨论一下,因此,写下这些帖子,廖雪峰的课程连接在这里:廖雪峰

Python的相关介绍,以及它的历史故事和运行机制,可以参见这篇:python介绍

Python的安装可以参见这篇:Python安装

Python的运行模式以及输入输出可以参见这篇:Python IO

Python的基础概念介绍,可以参见这篇:Python 基础

Python字符串和编码的介绍,可以参见这篇:Python字符串与编码

Python基本数据结构:list和tuple介绍,可以参见这篇:Python list和tuple

Python控制语句介绍:ifelse,可以参见这篇:Python 条件判断

Python控制语句介绍:循环实现,可以参见这篇:Python循环语句

Python数据结构:dict和set介绍Python数据结构dict和set

Python函数相关:Python函数

Python高阶特性:Python高级特性

Python高阶函数:Python高阶函数

Python匿名函数:Python匿名函数

Python装饰器:Python装饰器

Python偏函数:Python偏函数

Python模块:Python模块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1):Python面向对象

目录:

前言访问限制内部数据私有化练习 继承和多态多态静态语言 vs 动态语言小结

访问限制

在Class内部,可以有属性和方法,而外部代码可以通过直接调用实例变量的方法来操作数据,这样,就隐藏了内部的复杂逻辑。

但是,从前面Student类的定义来看,外部代码还是可以自由地修改一个实例的name、score属性:

>>> bart = Student('Bart Simpson', 59)>>> bart.score59>>> bart.score = 99>>> bart.score99

而实际生产中这样是很危险的,对于数据不同人有不同的访问权限。

内部数据私有化

如果要让内部属性不被外部访问,可以把属性的名称前加上两个下划线_,在Python中,实例的变量名如果以_开头,就变成了一个私有变量(private),只有内部可以访问,外部不能访问,所以,我们把Student类改一改:

class Student(object):def __init__(self, name, score):self.__name = nameself.__score = scoredef print_score(self):print('%s: %s' % (self.__name, self.__score))

改完后,对于外部代码来说,没什么变动,但是已经无法从外部访问实例变量.__name和实例变量.__score了

>>> bart = Student('Bart Simpson', 59)>>> bart.__name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AttributeError: 'Studen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name'

这样就确保了外部代码不能随意修改对象内部的状态,这样通过访问限制的保护,代码更加健壮。

但是如果外部代码要获取name和score怎么办?可以给Student类增加get_name和get_score这样的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def get_name(self):return self.__namedef get_score(self):return self.__score

如果又要允许外部代码修改score怎么办?可以再给Student类增加set_score方法:

class Student(object):...def set_score(self, score):self.__score = score

你也许会问,原先那种直接通过bart.score = 99也可以修改啊,为什么要定义一个方法大费周折?因为在方法中,可以对参数做检查,避免传入无效的参数,增加算法的健壮性:

class Student(object):...def set_score(self, score):if 0 <= score <= 100:self.__score = scoreelse:raise ValueError('bad score')

需要注意的是,在Python中,变量名类似_xxx_的,也就是以双下划线开头,并且以双下划线结尾的,是特殊变量特殊变量是可以直接访问的,不是private变量,所以,不能用namescore这样的变量名。

有些时候,你会看到以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名,比如_name,这样的实例变量外部是可以访问的,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当你看到这样的变量时,意思就是,“虽然我可以被访问,但是,请把我视为私有变量,不要随意访问”。

双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是不是一定不能从外部访问呢?其实也不是。不能直接访问__name是因为Python解释器对外把__name变量改成了_Student__name,所以,仍然可以通过_Student__name来访问__name变量:

>>> bart._Student__name'Bart Simpson'

但是强烈建议你不要这么干,因为不同版本的Python解释器可能会把__name改成不同的变量名。

总的来说就是,Python本身没有任何机制阻止你干坏事,一切全靠自觉。

最后注意下面的这种错误写法:

>>> bart = Student('Bart Simpson', 59)>>> bart.get_name()'Bart Simpson'>>> bart.__name = 'New Name' # 设置__name变量!>>> bart.__name'New Name'

表面上看,外部代码“成功”地设置了__name变量,但实际上这个__name变量和class内部的__name变量不是一个变量!内部的__name变量已经被Python解释器自动改成了_Student__name,而外部代码给bart新增了一个__name变量。不信试试:

>>> bart.get_name() # get_name()内部返回self.__name'Bart Simpson'

练习

请把下面的Student对象的gender字段对外隐藏起来,用get_gender()和set_gender()代替,并检查参数有效性:

class Student(object):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gender):self.__name=nameself.__score=scoreself.__gender=genderdef print_score(self):print('%s:%s' %(self__name,self__score))def get_name(self):return self.__namedef get_score(self):return self.__scoredef get_gender(self):return self.__genderdef set_score(self,score):if 0 <= score <= 100:self.__score = scoreelse:raise ValueError('bad score')def set_gender(self,gender):if gender=='M' or gender=='F':self.__gender=genderelse:raise ValueError('wrong gender')

继承和多态

在OOP程序设计中,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可以从某个现有的class继承,新的class称为子类(Subclass),而被继承的class称为基类、父类或超类(Base class、Super class)。

比如,我们已经编写了一个名为Animal的class,有一个run()方法可以直接打印:

class Animal(object):def run(self):print('Animal is running...')

当我们需要编写Dog和Cat类时,就可以直接从Animal类继承:

class Dog(Animal):passclass Cat(Animal):pass

对于Dog来说,Animal就是它的父类,对于Animal来说,Dog就是它的子类。Cat和Dog类似。

继承有什么好处?最大的好处是子类获得了父类的全部功能。由于Animial实现了run()方法,因此,Dog和Cat作为它的子类,什么事也没干,就自动拥有了run()方法:

dog = Dog()dog.run()cat = Cat()cat.run()

运行结果如下:

Animal is running...Animal is running...

当然,也可以对子类增加一些方法,比如Dog类:

class Dog(Animal):def run(self):print('Dog is running...')def eat(self):print('Eating meat...')

继承的第二个好处需要我们对代码做一点改进。你看到了,无论是Dog还是Cat,它们run()的时候,显示的都是Animal is running…,符合逻辑的做法是分别显示Dog is running…和Cat is running…,因此,对Dog和Cat类改进如下:

class Dog(Animal):def run(self):print('Dog is running...')class Cat(Animal):def run(self):print('Cat is running...')

再次运行,结果如下:

Dog is running...Cat is running...

多态

当子类和父类都存在相同的run()方法时,我们说,子类的run()覆盖了父类的run(),在代码运行的时候,总是会调用子类的run()。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继承的另一个好处:多态。

要理解什么是多态,我们首先要对数据类型再作一点说明。当我们定义一个class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就定义了一种数据类型。我们定义的数据类型和Python自带的数据类型,比如str、list、dict没什么两样:

a = list() # a是list类型b = Animal() # b是Animal类型c = Dog() # c是Dog类型

判断一个变量是否是某个类型可以用isinstance()判断:

>>> isinstance(a, list)True>>> isinstance(b, Animal)True>>> isinstance(c, Dog)True

看来a、b、c确实对应着list、Animal、Dog这3种类型。

但是等等,试试:

>>> isinstance(c, Animal)True

看来c不仅仅是Dog,c还是Animal!

不过仔细想想,这是有道理的,因为Dog是从Animal继承下来的,当我们创建了一个Dog的实例c时,我们认为c的数据类型是Dog没错,但c同时也是Animal也没错,Dog本来就是Animal的一种!

所以,在继承关系中,如果一个实例的数据类型是某个子类,那它的数据类型也可以被看做是父类。但是,反过来就不行:

>>> b = Animal()>>> isinstance(b, Dog)False

Dog可以看成Animal,但Animal不可以看成Dog。

要理解多态的好处,我们还需要再编写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受一个Animal类型的变量:

def run_twice(animal):animal.run()animal.run()

当我们传入Animal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Animal())Animal is running...Animal is running...

当我们传入Dog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Dog())Dog is running...Dog is running...

当我们传入Cat的实例时,run_twice()就打印出:

>>> run_twice(Cat())Cat is running...Cat is running...

看上去没啥意思,但是仔细想想,现在,如果我们再定义一个Tortoise类型,也从Animal派生:

class Tortoise(Animal):def run(self):print('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当我们调用run_twice()时,传入Tortoise的实例:

>>> run_twice(Tortoise())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Tortoise is running slowly...

你会发现,新增一个Animal的子类,不必对run_twice()做任何修改,实际上,任何依赖Animal作为参数的函数或者方法都可以不加修改地正常运行,原因就在于多态。

多态的好处就是,当我们需要传入Dog、Cat、Tortoise……时,我们只需要接收Animal类型就可以了,因为Dog、Cat、Tortoise……都是Animal类型,然后,按照Animal类型进行操作即可。由于Animal类型有run()方法,因此,传入的任意类型,只要是Animal类或者子类,就会自动调用实际类型的run()方法,这就是多态的意思:

对于一个变量,我们只需要知道它是Animal类型,无需确切地知道它的子类型,就可以放心地调用run()方法,而具体调用的run()方法是作用在Animal、Dog、Cat还是Tortoise对象上,由运行时该对象的确切类型决定,这就是多态真正的威力:调用方只管调用,不管细节,而当我们新增一种Animal的子类时,只要确保run()方法编写正确,不用管原来的代码是如何调用的。这就是著名的“开闭”原则:

对扩展开放:允许新增Animal子类;

对修改封闭:不需要修改依赖Animal类型的run_twice()等函数。

继承还可以一级一级地继承下来,就好比从爷爷到爸爸、再到儿子这样的关系。而任何类,最终都可以追溯到根类object,这些继承关系看上去就像一颗倒着的树。比如如下的继承树:

┌───────────────┐│ object│└───────────────┘│┌────────────┴────────────┐││▼▼┌─────────────┐ ┌─────────────┐│ Animal │ │ Plant │└─────────────┘ └─────────────┘││┌─────┴──────┐ ┌─────┴──────┐│ │ │ │▼ ▼ ▼ ▼┌─────────┐ ┌─────────┐ ┌─────────┐ ┌─────────┐│ Dog │ │ Cat │ │ Tree │ │ Flower │└─────────┘ └─────────┘ └─────────┘ └─────────┘

静态语言 vs 动态语言

对于静态语言(例如Java)来说,如果需要传入Animal类型,则传入的对象必须是Animal类型或者它的子类,否则,将无法调用run()方法。

对于Python这样的动态语言来说,则不一定需要传入Animal类型。我们只需要保证传入的对象有一个run()方法就可以了:

class Timer(object):def run(self):print('Start...')

这就是动态语言的“鸭子类型”,它并不要求严格的继承体系,一个对象只要“看起来像鸭子,走起路来像鸭子”,那它就可以被看做是鸭子。

Python的“file-like object“就是一种鸭子类型。对真正的文件对象,它有一个read()方法,返回其内容。但是,许多对象,只要有read()方法,都被视为“file-like object“。许多函数接收的参数就是“file-like object“,你不一定要传入真正的文件对象,完全可以传入任何实现了read()方法的对象。

小结

继承可以把父类的所有功能都直接拿过来,这样就不必重零做起,子类只需要新增自己特有的方法,也可以把父类不适合的方法覆盖重写。

动态语言的鸭子类型特点决定了继承不像静态语言那样是必须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