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700字范文 > 红旗渠精神故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背后有什么的故事)

红旗渠精神故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背后有什么的故事)

时间:2022-01-14 17:16:38

相关推荐

红旗渠精神故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背后有什么的故事)

红旗渠精神故事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下面一起来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背后有什么的故事吧。

红旗渠的故事

红旗渠的故事

04月09日11:42北方网

红旗渠分水苑是红旗渠干渠的分水点,干渠从这里分成三条支渠,向不同的方向流去,渠水滋润着林州大地。分水苑上建有红旗渠纪念馆,馆藏照片、资料和实物记载着红旗渠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转自搜狐 分水苑边,记者走进了一户人家。家里只有一位姓王的老婆婆收拾着零活儿。王婆婆的头发已花白了,可脸色却依然红润,显得很健康。问起修红旗渠的事情,老婆婆用浓重的方言说:“记得、记得。”她说,当时几乎人人都修过这渠,怎么能不记得?转自搜狐 她说,那时活儿很累,青壮年都要上山,吃不饱,也伤了不少人。但最后水来了,值得。问起她家的情况,婆婆说,两个儿子都在外省干活儿,小儿子有文化,在工地上是个头头。媳妇也在外面,回来得不多。看看家里电器俱全的摆设,就知道他们的收入不错。这么一会儿的功夫,婆婆就说了两遍:修渠好啊,是件大好事。转自搜狐 红旗渠给王婆婆一样的林州人带来了幸福生活。可是,修建这条红旗渠时,林县人民是付出了很大代价的。在当时的开工文件上,林县县委写了这样一段话:“县委已做了许许多多的工作……奠定了不论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畏缩,勇往直前的领导基础。引漳入林(即红旗渠工程)是全县群众的迫切要求……”可能当时的县委也没有想到,修建红旗渠,会碰到那么多的困难。当时没有什么先进的施工技术,而又要在半山腰的石崖上凿一条渠,只有靠双手和钢钎,难度可想而知。转自搜狐 据民间的说法,红旗渠参战大军中,有一百多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伤者都没有统计数字。施工中要在直上直下的岩壁上打炮眼,人就吊着绳子下去,凿眼、装炮。炮响了,有的石头却没有落下来,成了悬石。只好再吊人下去排险。这工作非常危险,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悬石砸到。有一位小伙子,多次排险从没有疏漏,一次因为没有注意一块鹅卵大的小石头,被这石头砸掉了三颗门牙。施工中,大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创造了多种独特的施工方法。红旗渠上游的青年洞施工时,三百多名青年突击队员吃住在悬崖峭壁上,通过摸索出来的放炮方法,使施工进度由0.3米提高到两米多,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转自搜狐 站在王婆婆家的窗前,可以看到碧绿的渠水正向着山下流去。正是这渠水,凝着林县人民的血汗的宝贵的水,把干旱的林州变成了美丽而富饶的林州。红旗渠动人的故事,真是多得讲也讲不完。讲不完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些故事,那碧绿的、汩汩流淌的红旗渠水,都真真切切地记得。转自搜狐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背后有什么的故事?

我去红旗渠参观学习过,只有到了红旗渠现场,全面了解修建红旗渠整个过程,才能深刻认识这一伟大奇迹的含义和份量。

红旗渠修建的原因就不说了,简单来说当地缺水,而且非常严重,只能引用林县之外的水源。于是,红旗渠就只好建在峰峦叠嶂的太行山山腰上,完全是在推倒山头、劈开山岭、凿通山洞、跨过山峦、越过道道沟壑,极为艰难条件下修建起来的。

据统计,开挖红旗渠过程中,共炸开山头上千个,凿开隧洞约211个,这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完全是靠一个山区小县的人民群众,苦战十个春秋,用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土一石、一锹一铲完成的,所以红旗渠被称为第八大奇迹。

修建这么艰巨浩大的工程,在当时的条件下基本上全靠人力,别说什么推土机、挖掘机、钻孔机等先进工具了,那是奢望。

红旗渠,是一条位于中国

河南省安阳市

林县

林州市

引水渠

红旗渠在国际上被称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经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不同的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举全国之力,而“红旗渠是英雄的林县人民用两只手修成的”!外国人说:“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到中国不看红旗渠,等于没到过中国。”红旗渠始于悲壮,终于辉煌。

十年鏖战,愚公移山。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起了211个渡槽,凿通了211个隧洞,修建12408座各种建筑物……硬是在崇山峻岭中凿出了一条三千华里的“人造天河”。如果把十年挖砌的1818万立方米土石筑成宽2米、高3米的墙,可以纵贯中华南北,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成一道“万里长城”。

红旗渠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不朽的魂!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

我就是林州人,感觉被称作奇迹的原因主要是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条件下,全靠人力修建,而且几乎全是义务劳动。 我的姥姥的父亲是参与过的。真是吃不饱穿不暖全心全意为后代着想。林州人很棒

提起修建红旗渠既悲伤又自豪,我虽没有直接参加红旗渠的修建,但我也参加过红旗渠的后续维护工程,我们的父辈从始至终参加了这项举世震惊的伟大工程。当时修的时侯每个生产队的劳力都是轮流一个月去工地劳动,去的时候用小推车推着铺盖卷,到工地有的没有地方住,就在山崖下住下,因为正处在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每天六两粮食吃不饱,还要干着超体力的劳动,尽管艰苦老百姓心里是高兴的,他们知道是为自已不再受穷,不再因为没水而苦战的。

红旗渠建成后,确实为林县人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誓把河山重安排那首歌里唱的一样,条条渠道绕山转,座座水库映蓝天,层层山岭绿油油,荒山变成大寨田,彻底解决了林县人民人慉用水和灌溉农田的问题。自从生产队解散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里我就不再说了。

周恩来总理曾骄傲的对外国友人说: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可见红旗渠在六七十年的传奇,世人皆知。红旗渠虽然是一个水利工程,但它更是林县人民的精神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毛主席时代的标志,红旗渠之所以能修建成,靠的不仅是是勤劳和智慧,还有林县人民对毛泽东思想的信仰,因此红旗渠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

图片中是总干渠的分水闸,当年通水时,全县人民拥在渠边欢呼!

红旗渠的修建,解决了林县千百年来的吃水问题,今天,红旗渠也成为了林州的一张名片!“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也衍生出新的内涵“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

红旗渠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酸,让人流泪,在中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形势下,土法上马,与天斗与地斗,与价级敌人斗,所创造出的契机。人造天河,世界文明,林县人民的光荣,中国人民的骄傲!

它不是八大奇迹好么 世界

八大奇迹

巴比伦空中花园

亚历山大港灯塔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

奥林匹亚宙斯神像

阿尔忒弥斯神庙

摩索拉斯陵墓

金字塔

秦始皇

全国的党员只要想更进一步的都来学过红旗渠精神,以前人为了能活下去 爆发出来的力量是你无法想象的,像红旗渠这样的产物现在人手工造是造不出来的,就算会造出来时间也长无法想象花的钱也无法想象,以前的人吃苦耐劳现在 我就是呵呵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红旗渠精神

周恩来曾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就是红旗渠。”在技术落后,一穷二白的艰苦年代,林州人何以在太行峭壁开凿出一条震撼世人的人工“天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赴林州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林州,通过参观走访,听修渠人讲述修渠故事,同时展开深入调查,了解了当代林州中国共产党人对红旗渠精神的生动实践。

在林州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党员干部搬砖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党员干部流汗水,群众就能留血水。”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搬砖头精神,与修渠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危险的事冲在前,在修渠工作中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

修渠过程中,为了保证修渠民工的安全,急需成立除险队。然而,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吊在高空中作业是极其危险的事,没人愿意去,那怎么办呢?这时中国共产党员任羊成站了出来,他担任除险队队长,多次涉险。后来更多的人加入了除险队伍。在采访中,实践队员问到:“爷爷,当时您不害怕吗?”任老回答:“嘴说不怕,心里扑嗵嗵跳的不停啊。可是,你是党员,得站出来。我当初是在党旗下宣过誓的!”老人的党性和真诚,深深感染了实践队员。

这种党员带头搬砖头的精神,在当今林州的乡村振兴实践中,得以传承和发展。7月17日,实践队队员来到下里街村——“太行山下的桃花源”。车子驶入村里,可以看到整洁的街道,漂亮的房屋,在大树下乘凉闲聊的的村民。但是,据讲解员介绍,三年前,这里还是街道臭气熏天,一下雨就泥泞遍地的样子。为了改变这样的境况,下里街村开始了清洁村庄行动。而这,则需要村民扒掉畜社、车库等占道建筑。如何让村民配合呢?这位妇女代表回答说:”党员带头,先拆掉自家不合规的建筑,再挨家挨户做工作。”在交谈中,她也多次提到党员搬砖头的精神,认为只有党员起到带头作用,乡村振兴的工作才能推进下去。

修渠人的故事可能很多天都讲不完,林州人的努力奋进也没有终点。红旗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引领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中国发展和中国人民的幸福不断奋进。

 

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实质所在。以下是关于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上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万丈豪情,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用十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修建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红旗渠的建成,圆了林县人千百年来的盼水梦,从根本上改变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红旗渠被林县人民亲切地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红旗渠,不仅仅为林县人民带来了“一渠水、一渠粮”,打开了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其影响早已超越了工程本身。红旗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伟大变革实践,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个永恒的精神坐标,是述说党和人民图存发展、追梦圆梦的中国故事。修渠过程中孕育出的红旗渠精神,不仅早已浸润在林县人的血液里,成为了一方民风,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党和国家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

红旗渠的修建,本身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没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和担当,没有群众的期盼和创造,不会产生修建红旗渠的设想;没有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苦干精神,也不可能建成红旗渠。

修建红旗渠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的宗旨信念。林县缺水的历史令人悚然。翻开林县老县志,满眼都是干旱、大旱、禾枯、绝收、十室九空、人相食等触目惊心的字眼。1954年,杨贵同志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他挨着村子调研,发现群众因为缺水,打不上粮食吃不饱肚子不说,还普遍患有皮肤病、大脖子病和食道癌等多种地方病。好多地方穷得本村的姑娘往外跑,外面的姑娘不进来,最后都快断子绝孙了,政府不得不想办法从无锡的儿童福利院里调来400多个孤儿分配给各家各户。杨贵同志的心里异常难过,他问自己:共产党人干革命是为了什么,怎么革命胜利了,这里的群众还是这么穷?他当时就下了决心,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非得把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了不可。杨贵同志多次深入山区,既了解各地严重缺水的状况,又总结群众因地制宜创造的新鲜经验,逐步形成了劈开太行、“引漳入林”的思路。当时,上级没有要求去干这个工程,林县县委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做“太平官”、“平安官”。可是经过深入讨论和科学论证,他们毅然决定修建红旗渠。几十年之后,杨贵同志曾对一名记者感慨道:“我们当时要是稍稍有点私心杂念,渠绝对修不成。太平官好当啊!但是当时大家没有一点想靠这个当官的意思。群众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缺水,那就修渠。”无私才能无畏,林县县委牢记党的宗旨,按照人民群众的意愿,去开辟这条千里长渠。

建成红旗渠的成就依赖于人民群众的苦干和实干。为了将县委“引漳入林”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杨贵同志又带着县委一班人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当群众听说要修建引漳入林工程时,纷纷表示,县委的想法代表了群众的心声,宁愿跟着县委的同志们苦干,也不愿再受老天爷摆布!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县“引漳入林”指挥部向全县人民发布了动员令。动员令发出后的第一天,正好是1960年的元宵节,四万修渠大军开进莽莽太行,“立下愚公移山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修建红旗渠历时十年,发动民工30万人,林县当时共有55万人,除去老人和孩子,能上工的全都上工了。他们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广大群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人民群众是修建红旗渠的真正功臣。

二、红旗渠精神蕴含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从设想、勘察、决策到修建,无不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没有这两者的辩证统一,红旗渠既不敢想,更建不成。

实事求是,顶住浮夸风,为红旗渠建设储备下最基本的粮食供应。修建红旗渠,是林县县委在1959年底作出的决定。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比较严重,有些地方虚报产量,但林县县委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不虚报、不瞒报。1958年夏收后的小麦产量汇报会上,无论上级如何施压,杨贵同志始终坚持林县亩产小麦114斤。结果有些县的粮食因领导的虚夸被征走了,林县除安排好群众的口粮,各生产队还留有储备粮。1960年全国闹粮荒,但是林县因前几年县委敢于说实话,还积累了3000多万斤储备粮。所以在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林县不仅没饿死一个人,还敢向穷山恶岭全面开战。

解放思想,深入考察寻找水源。最初,林县县委并没有考虑从山西的漳河引水。因为林县境内有四条河流,县委当时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河里的水、挖掘地下的水、蓄住天上的水,就能彻底结束林县缺水的历史。所以一开始打了很多旱井,从1955年起还相继修建了抗日渠、天桥渠、英雄渠和3个中型水库。但1959年一场大旱让这些水利设施形同虚设,流经林县的几条河流全部断流,这才逼着大家去找水。 1959年6月,林县派出3个调查组顺着漳河、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寻找新的水源。调查发现,淇河和淅河均为季节性河流,而漳河最大流量达7000立方米每秒,常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即使枯水季节也不少于10立方米每秒。正是这次调研发现了漳河是可靠水源,为红旗渠成功修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敢于担当,勇于发现问题、修正错误。工程启动之初,林县县委提出了“大战80天,引来漳河水”的目标,认为组织7万群众,每人修建长1米、宽8米、高4.3米的渠道,80天便可完成70多公里的总干渠施工。可开工不久,就遇到了战线太长、物资匮乏、无法统一指挥、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一个月过去了,山上只留下了一些鸡窝坑。在关键时刻,林县县委及时在盘阳村召开会议,客观分析面临的问题,广泛听取意见,对施工作出了调整:一是树立长远作战的思想,原本所设定的大干80天是不现实的。二是集中力量打攻坚战,由全线铺开改为分段施工。也是在这次会议上,决定把“引漳入林”工程正式命名为“红旗渠”,这也就是“红旗渠”的来历。会议作出的重大战略调整,对红旗渠建设的最终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盘阳会议也被称为红旗渠建设中的“遵义会议”。大干快上的思维,虽然反映了群众盼水的焦急心情,但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但以杨贵同志为代表的工程领导者们能够广泛听取意见,勇于发现问题,及时修正错误,上下齐心,最终将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红旗渠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红旗渠修建时期,正是我国物质极为匮乏、经济极其困难的一个时期。林县人民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凭着最简单的工具,修成了千里长渠。

坚持自力更生,但不是闭关自守,而是不等不靠。林县缺水,但林县人不是坐以待毙,而是想方设法从县境外引水。红旗渠修建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资金和物资又极度匮乏。但林县人宁可苦干、不愿苦熬,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勤俭建渠的发展道路。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水泥自己制,没有炸药自己造,不会技术干中学;为了节省资金,民工口粮群众自筹,修渠工具群众自带,施工器材群众自己造;杠子折了当?把,?把断了当锤把,锤把短了烧火做饭。红旗渠工程总投资6865.64万元,上级拨付资金占14.94%,林县人民群众自筹了85.06%。共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土石修成一条宽2米、高3米的长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

坚持艰苦奋斗,但不是被动地在贫困中挣扎,而是积极进取。修渠过程中,林县人不但苦干硬拼,也巧干智取,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建设难题。比如,在总干渠最艰巨的谷堆寺段施工中,开始民工们腰系绳索,吊在半空中打钎放炮,崩出工作面,进度很慢而且危险。后来采取土办法,架起空运线,加快了进度,还大大减少了安全事故。修建桃园渡槽时,发明了“简易拱架法”,建成了一个“槽下走洪水、槽中过渠水、槽上能行车”的科学渡槽,被写入了水利教科书。县长李贵负责后勤保障,他召集相关人员组成100多人的采购队,一手拿着林县县委的介绍信,一手拿着他写给以前战友的求助信,奔赴全国各地采购回修渠所需的钢材、水泥、煤炭、炸药、工具等,保障了施工的正常进行。

四、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无私奉献的价值导向

修渠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表率作用和带头作用,凝聚了人心,形成了亲如鱼水的党群干群关系。群众与广大党员干部齐心协力,保障了修渠工程的顺利开展和最后胜利。

工作高标准、生活低标准的无私奉献精神。“工作高标准、生活低标准”,这是修渠工程指挥部给干部制定的规则。所谓“工作高标准”是指干部参加劳动时实行“五同六定”,“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六定”即给干部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劳力、定工具、定工段。所有干部参加第一线的劳动,任务只能超额,不能拖欠。除了坚持“五同六定”之外,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领导干部先实验,再给群众定指标。”如果县委书记一天能修5米,普通干部的指标就定为4米5,群众的标准比干部再少1米。干部的工作量比群众大,但口粮标准比群众低,群众一天定8两,干部就只能定6两。有一次,杨贵同志饿晕在工地上,炊事员做了碗小米稠饭偷偷端给他,他非常生气,说:“群众吃啥我吃啥!”最后,他将这碗饭倒进大锅里,搅了又搅,让大家一起分着吃。

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的示范表率作用。勘测水源时,县委书记处书记周绍先带着一个技术队沿漳河西行,遇到山高路险,他总是不顾阻拦走在最前面。他说,谁让我是领导呢,领导领导,就是要领好路,当好向导。副县长、工程总指挥马有金,红旗渠修了十年,他在工地上整整干了九年,患了严重的风湿病,腿都直不起来还跪在地上打钎,直到最后被抬下工地。凌空除险,是修渠中最危险的一个工种,共产党员、除险队长任羊成,为了大家的安全,每天带领除险队员用绳索捆住腰,飞崖下堑,凌空作业,排除险石。任羊成不但失去了四五颗门牙,折了两次腿,还受了四次重伤差点丢了性命。多年之后,我有幸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见到这位老英雄,他正在给学员们讲述当年修渠的故事。有学员问他,任老,要是再让您去修渠,您会选择什么工种?老人家说:“还去除险。”学员又追问,可是那太危险了,您怎么还要去?不善言辞的任老憋了半天,只说了一句话:“入党的时候,我可是举过拳头的!”党员干部给群众树立了好的榜样和标杆,林县的群众就说,“干部能够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党员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就能流成河”。这句话,被用石灰水写在了太行山的岩石上,至今清晰可见,给人启发,催人奋进。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50多年过去了,太行山依旧巍峨,红旗渠水依然奔流不息。从当年十万大军“战太行”修成千里长渠,到改革开放之初十万大军“出太行”发展建筑业闯出致富路,从上世纪90年代“富太行”敢想敢试发展工商业,再到新时期开启的“美太行”创业新征程,林州人奋斗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下过,林州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渐次展开,发源于林州的红旗渠精神,也必将随着时代的步伐,融汇着时代的元素,与时俱进,走向未来。

;

那里有条高高的河

《那里有条高高的河》是《全国小学生寒假分年级阅读推荐书目》中的一本书。

《那里有条高高的河》是一本向儿童讲述红旗渠建设过程及红旗渠精神的原创绘本。故事以一位当年参与建设红旗渠的老爷爷的口吻讲述。

那时候,林县儿女为了解决当地祖祖辈辈面临的缺水问题,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劈山开岭、凿洞架桥,经过十年鏖战,终于在太行山的悬崖陡壁上,筑起了一条高高的河红旗渠,把漳河水引入了林县,创造了“愚公移山”的现代奇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故事里缓缓流淌。

绘本选取了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关键性事件和工程进行重点讲述,力图展现在高山上修筑水渠的艰辛和困难。独具匠心的黑白素描、饱含深情的叙述文字,真实而有力地再现了当时人们自力更生,团结协作,依靠简陋的工具,发挥智慧“土法创新”,战天斗地,修建这条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的奋斗历程。

那里有条高高的河读后感:

刻画了一群值得永远铭记的先辈,讲述了一个属于人民群众的传奇。在那个缺衣少食、技术落后的困难年代,林县的英雄儿女们硬是靠着一双双手,凭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锤一锤、一寸一寸,凿出了生活的希望,写出了属于人民群众的传奇历史。

那些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敢于牺牲的精神面貌和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顽强作风,通过极具纪实感的黑白素描,绽放出绚丽的生命光彩。“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红旗渠是太行山山腰上的一条河,是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为我们树立了一座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它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镌刻了历久弥新、永不过时的红旗渠精神。对于孩子来说,红旗渠精神同样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能为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不畏困难、团结拼搏、勇毅前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